第八十一章 修为道行两生花,混元先天气
类别:
武侠仙侠
作者:
照夜真人字数:2726更新时间:25/02/09 16:03:44
春打五九尾,穷汉莫要归。
春打六九尾,吃穿不用愁。
冬至与立春若相差四十五天,可能会天气严寒,不利万物生长;若相差四十六天,便会风调雨顺,大吉大利。
今年冬至与立春是六九尾,那一天,冬去春来,四季交替,新旧更迭,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玄明恰好炼好两面八卦镜法器,体内下丹田也终于起了变化,光茧破碎,微天地浮现。
只是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玄明当时忙于炼器,精力有限,未曾理会,而今才有时间处理此事。
下丹田内,居高俯视,微天地如一团光晕,悬挂元海之上,与精花如日月同天,交相辉映,单看微天地,又自成一个太极图案,天乾地坤,天阳地阴,两极归一。
心神入其中,奇异景象入眼:
天高九尺,日月当空,黑白同存,白昼玄日,黑夜白月,相互包容,臻至玄同,形成一个特殊太极图案,两者按照太极阴阳相生相克的轨迹运转,玄妙莫测,仿佛囊括天地阴阳道理。
地厚九尺,其色澄黄,放眼望去,空无寂寥,无草无木,无花无果,无水无河,也不分平原谷地,没有丝毫生灵,原始蛮荒,苍凉萧索。
唯有一座四尺九寸九分九厘的山丘矗立在天地相去的九尺间,巍峨雄浑,散发堂皇正大、正气凛然的气息,山丘内部凝聚出一个法字,此山正是海奉明道理真意所化,暂时成为天地间第一座山。
整个天地则为《黄庭外景玉经》,其道成天,其理化地,其法充斥天地,每一件事物,每一道光芒,都充满黄庭真理,藏于有象,隐于有形。
随玄明心神一动,天地各自分出一抹气机,交汇成一部《黄庭经》,伴着他念头再动,道经散去,回天返地。
兴奋之余,玄明观天察地,福至心灵,顺着玄妙气机的牵引,心神覆盖整片九尺天地,逐渐沉入晦涩深奥的太极道理之中:阴阳、日月、黑白、昼夜、生死、动静、虚实……
玄明宛如置身道海,被繁多道理真义包围,仿佛在经受洗礼,心无杂念,见素抱朴,虚室生白,道行与日俱增。
随着时间推移,玄妙道韵从他身上无意识地散发出去,逐渐弥漫整座小院,院中草木、桌椅板凳、道经书卷等都得到滋养,润物无声,道韵越来越浓,却未曾漫出小院,像是一墙隔开两个世界。
———
岁月缱绻,葳蕤生香。
春雷炸响,万物惊蛰。
转眼便是三月初,阳光明媚,冰消雪融,潺潺流水奏响生命乐章,春风拂大地,春雨贵如油。
绵绵细雨落浮云,藏道峰被甘霖滋润,沉寂一冬的草木萌发新绿,青草破土而出,树木抽枝发芽,朝气勃发。
当和风细雨来到问道院,一株株灵药、青竹与梨树复苏,焕发生机,暖风伴着甘霖落入原老松生长地。
起初毫无动静,直到风雨渐小,这场天地造化临近尾声时,终于传来一道咔嚓声响,积蓄三个月的灵种终于破开外壳,生根发芽,顶开地面灵土,绽放一抹新绿,舒展叶片,向天地彰显存在。
茅舍内,玄明中丹田里同样响起一道咔嚓声,藏道峰起大风,后来波及整个求真观,灵机涌动,争先恐后地奔向藏道峰,奔入问道院。
破空声嗖嗖响起,七道身影相互赶来,只是玄虚他们都没靠近问道院,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小院被包裹在灵机漩涡里,像是漩涡中心生出一座院落,造成一种瑰丽奇观。
“还得是师兄。”
护法之余,玄阳由衷感慨。
玄虚与玄素颔首,他们成就真人时的动静,与眼前这一幕相比,完全是小巫见大巫,根本不值一提。
要知道,他们是突破大境界,而玄明师兄只是突破小境界,哪怕是练气境小境界也有些过分了。
“上乘道基的真人都这般恐怖吗?”
玄空瞬间觉得手里灵糕不香了。
玄阴摇头:“上乘道基亦分三六九等,不是上乘道基的真人可怕,而是师兄太出类拔萃,成就的上乘道基不一般。另外,法再强只是辅助,最终要看人自身。”
玄素没参与讨论,骄傲地看向盘坐在不远处的长宁,自家闺女筑就了上乘七品道基,未来成就定在她之上。
众弟子匆匆赶来,对他们来说,这场声势浩大的灵机潮汐是一个小机缘,机缘难觅,再小都要抓住。
茅舍内,玄明呼吸转内息,也就是胎息,逆转周天,他无私无想,固守虚无,心不动念,致虚之极,守静之笃。
道在天地间,古今唯一息,杳杳冥冥间,进入一种不可言说的玄妙状态,自胎息中得见真息,由真息而归根见本性,见性始为真。
最终先通过小周天洞见先天元精之海,又借助大周天,化先天元精为先天元气,气入周天,气贯周虚。
先在小阴阳里走一圈,再到大阴阳里走一圈,如此才算完整一圈,反复九次,再顺时针运行大周天九次,顺反又是一个太极,这才将一道先天气留在中丹田。
九为至极,两仪归一。
这便是玄明《混元一气诀》先天篇的玄妙,先天气精炼到极致,又气返混元,为气中气,天中天,真中真。
———
万事开头难。
当第一缕混元先天气诞生,其他先天气出现的速度开始加快。
一天一夜后,中丹田充斥了大量先天气,整个绛宫都充满玄妙气息,幽微精深,宛如太虚,灰蒙浩渺,深邃神秘。
灵机潮汐消失,灵机漩涡消散,玄明睁开双眼,眸光深处有太极图沉浮明灭,片刻隐没,起身走出茅舍,打开问道院房门刹那,震耳欲聋的声音传入耳畔。
“多谢师伯赐福!”
上百四代道人齐致谢。
玄明乐呵呵道:“诸位师侄客气,是你们自己抓住了机会。”
简单说了几句,他命四代道人散去,仅剩三代道人留下。
“恭喜师兄破境。”
“恭喜师兄迈入先天。”
“师兄这次进阶,看来初春论道,我求真观又多了几分胜算。”
玄虚、玄阳等皆欢天喜地恭贺,玄明稽首还礼:“有劳诸位师弟护法。”
知晓师兄要巩固境界,玄虚等人没多打扰,相继离去,返回院落,瞧着生机勃发的场景,玄明捋须,喜笑颜开。
见到灵种发芽,他松了口气,熬过天地考验,此灵根将来定会成为浮云山一景。
亲手用桃木剑给灵芽松土,注视灵机充裕的嫩芽,嗅着生命朝气蓬勃的气息,玄明心情更舒畅。
初次观摩太极天地,他得了不小造化,消化半个月,玄明道行终于打破先天极限,跨入金丹境,洞悉了金丹真谛,甚至走出一段距离:
道修金丹是精气神的初合一,太极天地便是阴阳两仪的合一,都落在一字上。
修为也在大周天圆满两个多月后,水到渠成地破境,成为先天境存在。
在院里待了一会儿,玄明进入茅舍,稳固境界。
———
草长莺飞,鸟语花香,几场斜风细雨后,浮云山更生机勃发。
藏道峰,问道院。
玄虚与玄明对案而坐,品茗对弈,放下一颗黑子后,玄虚问道:“明日就要论道,不知师兄有多大把握?”
落下一颗白子,取走两颗黑子,玄明不慌不忙道:“论道之事,未尘埃落定前,谁也没绝对把握,我道门卧虎藏龙,更不好说,为兄全力以赴,其他的便尽人事听天命。”
见玄虚若有所思之余,依旧有几分忧心,玄明趁机再下一城,取走三颗黑子,等确定自己这局即将大胜,才悠悠道:“师弟,下棋当专心,莫要因明日事扰了今日心情,否则,你要输惨了,难道你真想给我那鹿儿洗澡?”
玄虚立刻稳住心神,专心下棋,正如师兄所言,事已至此,全力以赴便是。
翌日一早,朝阳初升,山如火发,云海都被朝霞渲染成五彩云海时,浮云山山门大开,弟子们鱼贯而出,道袍整洁,意气风发,迎八方道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