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损一人之名而肥万民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宸庭字数:2198更新时间:25/09/20 02:19:21
    “二哥莫急,二哥莫急……”

    羊耽连忙出声安抚起羊衜之余,想要让羊衜落座再细细询问状况。

    可羊衜根本就没有什么入座的心思,急道。

    “在耽弟离开的第二天开始就陆续有南城中人携礼前来拜访求字,这也就罢了,可从昨天开始,有源源不断的马车跨郡而来,所赠礼物是一个比一个贵重……”

    “你又不在家中,这礼是既不敢收,也不能收,可那些人也不离开,就这么堵着路等你回来。”

    “为了不至于失礼,现在全族上下一并准备酒食都招呼不过来。”

    “耽弟再不回来,就连母亲都得忙坏了……”

    羊衜的这一顿诉苦,却是让羊耽一时哑口无言。

    泰山羊氏过去何尝见过这等上门赠礼的盛况?

    更重要的是,真正能做主收不收礼的羊耽还不在家中,其余族人哪里敢出言决定收不收礼。

    可羊衜也曾尝试出言婉拒了,却是毫无效果。

    尤其是许多送礼之人那都是从什么汝南郡、南阳郡、颍川郡等等地方奉命而来,不见到羊耽,怎么可能会轻易离开?

    只是以泰山羊氏的能力,就算给这些到访之人安排不了住处,也总得依礼具馔酒以待。

    以至于,羊衜不得不紧急动员全族上下,乃至于连妇孺都用上了。

    作为羊耽的亲兄弟,羊秘与羊衜更是时刻都忙碌不停地应对各方来客。

    莫说是羊衜,就连在奉高城经历了那一遭的羊耽都没想到会是这等盛况。

    门槛被踏破,都不足以形容了。

    随后,羊耽简单翻了翻羊衜初步登记的来客身份,发现背后的主家大多数都是参与了阳翟雅集的士人。

    其中,袁绍曾在书简所一笔带过所提的赠礼,落到了实处却是整整十五车礼物。

    而未曾在书信提及过此事的袁术,也不知是不是硬要压袁绍一头的意思,更是送来了十六车的礼物。

    除此之外,不少羊耽在雅集上结识的士人所送来的礼物,大多也有一车到两车不等。

    由于羊耽绕道谯县耽搁了一段时间,这反倒是恰好在这个时间点都陆续送到了泰山郡。

    ‘什么时候,礼物以车为计量单位开始送了?’

    羊耽只觉得眼界大开之余,也意识到这或许只是一个开始。

    毕竟此前依据南城的属吏交谈,怕是还有许多得知了羊耽归乡的世家豪强也想着携礼而来求见。

    一篇《洛神赋》以及天下第一行书相互叠加,已经彻底奠定了羊耽在士林中受万人追捧的地位。

    收?还是不收?

    这个念头在羊耽的脑海里,仅仅只是一闪而过就已经有了决断。

    羊耽若是想得到如父亲羊续那般清名,或想要打造一个在世人眼中没有一丝瑕疵的形象,自然是该拒绝。

    可仅凭一身清名,在乱世之中,于万民何益?

    绝大多数世家豪强的富裕,那是毋庸置疑的,甚至可以说每一个乱世的到来,都是由于绝大多数资源都集中到了某些群体手中所引发的连锁反应。

    在这个时代,羊耽很清楚这一个群体就是世家豪强。

    想要有所作为,钱粮从来都是必不可缺的。

    而在羊衜的注视中,陷入沉思的羊耽动作一顿,心中不知不觉生出了一个念头。

    钱粮兼备,假如羊氏还能养一大批人……

    不过这个想法一闪而过后,就被羊耽给否定了。

    须知就连袁氏都需要通过董卓等人去接触兵权,而不是私藏铠甲练兵。

    原因无他,这一时期暗养一定数量的死士门客不算什么,但私藏铠甲就是谋反大罪。

    在大汉朝廷还没有彻底咽气之前,这一条红线无疑还是没人敢贸然去触碰的。

    想要兵权,只能通过大汉的规则去获得。

    可距离天子驾崩的乱世仍有接近两年的时间,仅仅是羊耽囤着钱粮,待天下大乱之时再行取用招募乡勇?

    那还不如将这清名换得的家资无数,换成实惠落在乡里百姓的身上。

    以清名换仁名,以一人之富换得万家灯火,何不为之?

    于理性,又或是于感性而言,羊耽都找不出拒绝的理由。

    且,羊耽此前便打算借大同雅集而聚钱粮,规模种植药材为长远做出一些准备。

    如今羊耽笑了笑,却是发现自己所作的设想太过于保守了……

    收!

    在心中已有了决断的羊耽,转身对着羊衜开口道。

    “一众友人不惜千里迢迢赠礼,若是不收,也是不好。”

    羊衜有些惊讶,也有些为难地说道。

    “耽弟,可如此一来,该如何回礼?再者,赠礼之人极多,倘若尽数收下,怕是对耽弟的名声有损,传出什么贪财的流言就不好了。”

    这一点,羊耽自然清楚。

    可深知乱世将至的羊耽,太清楚钱粮的重要性了。

    只要羊耽开这个收礼的口子,那么泰山羊氏的家资就能在极短时间内丰厚起来。

    不说家资能比袁氏那等世家,但想来与贪了一辈子的曹嵩相提并论还是有可能的。

    曹嵩这贪了一辈子,到头来却比不过羊耽一篇大赋所得的士林追捧。

    这也不知是抬举了曹嵩,还是显得这一篇大赋有些廉价了。

    不过,羊耽却清楚有足够的钱粮在手,当下能做的事自然就能多起来了,不再是务虚的清谈之风,而是务实的受益家国。

    “二哥放心,非是我好那黄白之物,实乃损我一人之名而肥万民,可为之。”

    “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此前我羊氏以清正传家,耕耘不惜,自力更生而受世人敬仰。可二哥尚且记得中平元年之乱象,兵灾肆虐,流民不计,饥饿之下不得已以草皮树根为食……”

    “就是如今的泰山郡,贪官污吏所设的苛捐杂税何其多也?年年皆有百姓不得不弃卖田地,或化流民,或为奴仆,何其悲也。”

    “而收下这各方所赠厚礼,弟非为自用,而图增设粥舍,安置流民,周济乡人……”

    羊耽语气沉重地缓缓说罢,转而说道。

    “至于回礼,羊氏清贫,唯我一份手书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