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这一次,必须在天师殿立我的神像

类别:玄幻奇幻 作者:扶摇入画来字数:2650更新时间:25/09/23 00:17:52
    “我悟了。”

    “五行者,非名词,而是动词。”

    “琉璃者,取土之材,经火之炼,成金之形。”

    “塑料者,木藏于土中千万载,所生石油之水,以火炼化而成,有金木之形,坚固柔韧。”

    “乃至于网络者,服务器为金铁所铸,数据信息如水储存,传播无形如缥缈之火。”

    “万事万物,皆蕴藏五行。”

    “今悟五行大遁,当可身化万物,无处不可至,无处不可行。”

    三清殿外,张通仙等人听着陆歌之道音

    前面还似懂非懂,但到后面却是一脸懵逼。

    什么塑料,什么网络?

    这都啥啥啥啊。

    祖师大道玄妙,果真非我等所能参悟。

    哗啦啦。。。

    三清殿门缓缓被打开。

    张通仙等人抬头望去。

    就见陆歌踏步而来。

    但其身形变化不定。

    时而如金铁之相,好似坚不可摧。

    时而又如碧波流水,铺洒地面,无孔不入。

    又如有形无相之火,升腾跳跃。

    而后再化青莲横亘虚空,又如神木通天,生机勃勃

    再成土相,山川起伏,与天对应,承载万物。

    五行轮转不休,演化万物大道。

    五行之后,化为天光,遁入青冥之间,游走苍穹之内。

    如风云,如雷电,如霜雪,如雨水。

    直到最后,超脱天光,彻底消散无形,好似彻底融入天地之间。

    无形,又无相。

    不可见,不可闻,不可听。

    但又无处不在。

    大神通,五行大遁。

    陆歌掌握的第十九门神通,成了。

    如今还留在龙虎山的弟子,一个个看的痴迷。

    仙人演道,可能是他们这辈子最大的机缘造化了。

    所以一个个看的仔细,不敢走神分毫。

    时间流逝,演道终有结束之时。

    随着异象点点消散,陆歌身影重新浮现,立于半空云端之上。

    “恭喜祖师领悟大神通。”

    张通仙刚才可是听得清清楚楚。

    最后一句话,陆歌说的是今悟五行大遁。

    道经有记,五行大遁,乃大神通也。

    陆歌俯首看向下方,微微一笑。

    “今日侥幸悟得神通,诸位亲眼见证。”

    “此等喜事,自该同享。”

    陆歌轻轻一挥手,无边元气浮现,凝聚如雨,自九天泼洒,笼罩整座龙虎山。

    一场天地元气暴雨,哗啦啦倾盆而下。

    众多龙虎山弟子一个个也顾不了其他,纷纷原地盘坐,疯狂吸收这浓郁到极致之元气。

    凡身有旧伤者,即刻痊愈。

    凡困于瓶颈者,尽数突破。

    凡精神萎靡者,无不振奋。

    凡意志颓散者,道心重塑。

    这场天地元气雨,包含的不仅仅是能量之元气,更有陆歌太上忘情之道韵。

    龙虎山弟子,从灵魂到肉身,都得到一场洗礼。

    张通仙激动无比,口中喃喃自语。

    “果然,请祖师驾临龙虎山,是我这辈子做的最对的一件事。”

    “比当初为了让师父戒酒,便偷偷喝光他的珍藏还要对。”

    “这一次,我定要让天师殿中竖起我的神像。”

    “他日飞升之后,我再问问历代天师,有我这样的弟子,你们开不开心?”

    旁边诸多龙虎山长老,听着张通仙的话,一个个面色怪异。

    自从祖师驾临龙虎山后,在天师殿中立神像好像都成天师的执念了。

    看把孩子给急的。

    咱要不就给他立了神像算了。

    别到时候因为这事,整的走火入魔,那可就糟糕了。

    一场雨,下了足足三日。

    龙虎山所有弟子,皆受裨益。

    陆歌轻轻一抬手,降临在龙虎山的浩瀚元气道韵,被不断压缩,化作一轮明月。

    “外出寻人之弟子,当同享喜事。”

    “今日我将这道韵元气困锁山中,化为明月仙轮。”

    “往后百年,明月仙轮会逐步放出其中道韵元气。”

    “日后众弟子归来,也能吸收修行。”

    张通仙闻言,忍不住赞叹道:“祖师慈悲。”

    本以为外出的弟子都享受不到这次福利了。

    没想到祖师还记挂着他们。

    不过在陆歌眼中,这就是正常举动而已。

    没道理在山中留守的弟子能享受福利。

    那外出替自己奔走干活的,反而享受不到。

    要真这样,那还有天理么?还有王法么?

    一场盛事就此落幕。

    龙虎山复归平静。

    陆歌又一头钻进三清殿,继续钻研下一门神通。

    直到三个月后。

    外出的龙虎山弟子回来了。

    三清殿。

    “祖师,找到了。”

    张通仙怀揣着激动的心情进来禀报。

    陆歌眼眸猛然睁开。

    “在何处?”

    张通仙赶忙道:“就在峨眉山。”

    “峨眉山中,佛道混杂。”

    “有佛门临济派,还有我道门玄空剑宗。”

    “他们是一同找到白仙子的。”

    “但好像为了祖师之重宝悬赏,一直争执不下。”

    “现在白仙子在两派的守护之下,静候祖师驾临决断。”

    陆歌甩袖起身,一遍朝外走,一边说道:“你随我一同前去。”

    “顺便给我讲讲这两个门派。”

    张通仙赶忙跟上。

    “临济派乃是以修心为主,听闻炼之大成,便可领悟佛门他心通的大神通。”

    “其派主持,慧心禅师便已然神通有成,能观眼眸而知心声。”

    陆歌闻言,眉头一挑。

    他心通?

    这么巧么?

    自己也会诶。

    “而玄空剑宗,乃是以炼剑为主。”

    “传闻其开派祖师名为司徒玄空,观山中灵猿而悟拳法,剑法。”

    “而后又传授于那灵猿,以还因果。”

    “那传说中的越女阿青,一身剑术便是得那灵猿传授。”

    “此派传承千年,直到如今,已然行至剑道巅峰。”

    “飞剑如丸,藏于丹田,一旦催动,便可千里之外取人首级。”

    “掌门李庆轩,更是当世顶尖的大剑仙。”

    “两派都是一流宗门,不可小觑。”

    当今天下,顶尖宗门只有三个位置。

    道门龙虎山,佛门少林禅宗,儒门岳麓书院。

    余者皆是一流,二流,三流。

    说话之间,已经出了三清殿。

    陆歌已经迫不及待,直接一把抓住张通仙。

    “指个方向。”

    张通仙只耳边就响起陆歌的声音。

    “往西三千两百里,便是峨眉山。”

    张通仙本能开口道。

    下一刻,就只觉浑身一震,眼前一花。

    “到了。”

    张通仙愣了愣,到了?

    咱刚刚不还在龙虎山么?

    一个眨眼的功夫,这就到了?

    低头往下看去,云雾缭绕,山中绿树成荫。

    还真是峨眉山。

    张通仙有些不可置信。

    这是什么遁术?

    道经上讲,咫尺天涯,不过瞬息之间。

    原本以为是夸大之词,没想到居然是写实。

    “峨眉山中分东西。”

    “东面是玄空剑宗,西面是临济派。”

    “根据弟子带回来的消息,白仙子就在山中龙门峡内修行。”

    “现在两派弟子都在那里守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