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舆论武器!(5更!)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满洲里电鳗字数:1984更新时间:25/09/09 12:55:23
    这篇文章的行文,与前面三篇截然不同。

    没有引经据典,没有空谈大道。

    它只是平铺直叙,问了几个问题。

    “北地苦寒,冬日无蔬,民多患病,若暖房遍地,冬日可食绿菜,此利大否?”

    “大军远征,水土不服,军粮单调,兵多病倒,若罐头随行,千里可食肉糜,战力存否?”

    “水师远航,经年不归,败血之症,如影随形,若鲜果封存,万里可食,海军强否?”

    一个个问题,直白而尖锐!

    最后,文章做出结论。

    “琉璃暖房,可使北地不输江南,此为农之基石!”

    “铁皮罐头,可使远征不虑后勤,此为战之利器!”

    “此二物,非奇技淫巧,乃经世济国之重器!其功,可抵十万大军!”

    李伯智与夏侯昱倒吸一口凉气。

    他们瞬间明白了赵锋的用意!

    先将所有反对的声音放出来,让他们尽情宣泄。

    然后再用这篇“树人”的文章。

    用最无可辩驳的事实,给出致命一击!

    这不是在辩论!

    这是在教化!

    “三日后,孤要襄阳城放报,人手一份。”

    赵锋的声音响起。

    ……

    三日后。

    《大楚日报》横空出世!

    一张张还散发着墨香的纸张。

    通过无数个报童的呼喊,传遍了襄阳城的每一个角落。

    “快报!快报!《大楚日报》创刊!楚王广开言路,论国之大事!”

    “马元、蒲骏封君,到底该不该?报纸上吵起来啦!”

    酒楼、茶肆、官署、军营……

    所有人都被这新奇的玩意儿吸引了。

    一文钱一份,不贵。

    无数人掏出铜板,抢购一空。

    南城军营。

    独臂千夫长陈默,也拿到了一份。

    他识字不多。

    但还是迫不及待地找到了【激辩】板块。

    他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文章,里面描述的沙场惨状。

    “说得对!他娘的说得太对了!”

    “就是这个理!凭什么!”

    周围的士兵们,群情激奋。

    可当他们翻到最后一篇,看到那个名叫“树人”的文章时。

    喧嚣的营地,忽然安静了下来。

    “暖房……冬天……吃绿菜?”

    一个老兵喃喃自语,他来自北方,知道冬天的滋味。

    “罐头……远征……吃肉?”

    另一个士兵咽了口唾沫,他想起了在衡山啃草根的日子。

    陈默死死盯着那句“其功,可抵十万大军!”

    脑子里一片轰鸣。

    他还是不服,可心中那股理直气壮的愤怒。

    却像是被什么东西,凿开了一道裂缝。

    同样的一幕,也在临武县令王旭的府邸上演。

    他看到了自己的文章被选中刊登,先是得意。

    可当他看到“树人”那篇时,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荒谬!一派胡言!”

    他嘴上怒斥。

    可脑海里,却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岭南那瘴气弥漫的深山,那些因为水土不服而倒下的同僚。

    如果……如果当时有那种罐头……

    这个念头一出,连他自己都吓了一跳。

    他猛地摇了摇头,将报纸扔在地上。

    可坐在他对面的一个同僚,却捡起了报纸。

    看着上面的其他板块,眼神发亮。

    “王兄,你看这里!【大学趣闻】!写的是襄阳大学里的事,还挺有意思。”

    “还有这个,【边关事迹】,写的正是咱们岭南临漳县的李县丞!他带着百姓修水渠的事,都写上去了!”

    “嘿!还有【东瀛战报】,说咱们的水师,又在海上打了胜仗!”

    报纸上的内容。

    五花八门,远不止那一场争论。

    新奇的大学生活,偏远郡县官员的功绩,前线的战报,甚至还有一些生活小窍门。

    这些内容,如同一扇扇窗户。

    让所有人都看到了一个更广阔,更生动的大楚。

    争论还在继续。

    但许多人的心态,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

    承运殿。

    赵锋高坐于上。

    李伯智、夏侯昱、尤用、黄枭四人,位列其下。

    “都看过了?”

    赵锋的声音响起。

    “回禀大王,都看过了。”

    李伯智躬身道,脸上带着一丝兴奋。

    “此报,是我们掌握舆论,向民众宣传政策风向的最佳手段!”

    赵锋的手指,在御案上轻轻敲击:“所以,它很重要!”

    四人身体一震。

    尤用上前一步,拱手道:“大王,臣有一问。那篇署名“树人”的文章,见解独到,一针见血,不知是哪位大才?臣,心向往之。”

    黄枭也投来好奇的目光。

    赵锋笑了。

    “既然是匿名,自然要为他保密。此事,切莫再问。”

    他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中下层的将领,现在还不理解。无妨。”

    “等到今年冬天,暖房里的青菜送到军营。”

    “等到明年北伐,肉食罐头摆在他们面前。”

    “他们,自然会明白。”

    赵锋站起身,目光扫过四人,变得锐利。

    “从明日起,《大楚日报》的重心,要变。”

    “第一,加大力度,宣传大乾的腐败,揭露吴烨的昏庸无道!让天下人都知道,我们为何要伐乾!”

    “第二,着重报道我北境四大营的练兵情况,宣扬我大楚将士的悍勇!为明年的大战,凝聚军心,鼓舞民心!”

    “孤要让这天下,在决战之前,就先分出个胜负!”

    “喏!”

    四人齐齐躬身,心中热血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