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7 章 目标,高丽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老黄字数:2096更新时间:25/09/21 13:06:21
四个月后,初春来临,但辽东大地依旧冰天雪地。
辽阳府衙的议事厅内,炭盆里的银丝炭烧得正旺,将满室烘得暖意融融,却驱不散众人眉宇间的几分凝重。
朱元璋端坐主位,手指轻轻敲击着案上的辽东舆图,目光落在标注着“白山黑水”的区域。
“如今异族已清,这片土地不能就这么空着。
春播在即,若误了农时,来年粮草短缺,辽东根基便难稳固。”
冯胜点点头:“辽东沃野千里,若能引来百姓开垦,不出三年便能成为大明粮仓。
只是中原历经战乱,人口本就稀少,江南虽人口稠密,却多畏寒之士,不愿北迁,这移民之事确实棘手。”
话音刚落,随行户部右侍郎周正便皱着眉附和:“属下前几日已查过户籍,河南、山东两地因常年战乱,百姓十不存三,根本无民可迁;
江南苏、杭一带虽人口稠密,但当地士绅豪强盘根错节,若强征移民,恐引发民怨。”
众人一时陷入沉默,唯有炭盆里的木炭偶尔发出“噼啪”声响。
这时,随行的历史学家周明忽然开口:“主公,诸位将军,臣倒有一策。
昔日西晋永嘉之乱后,北方士族南迁,在江南落地生根;
如今倒可反其道而行之,从江南筛选两类人迁徙,既不会引发民怨,又能解辽东之需。”
朱元璋眼中一亮,抬手道:“周先生请讲。”
“其一,可从江南的流民中挑选移民。”
周明走到舆图旁,指着江南一带继续说道,“江南虽富庶,但去年遭了蝗灾,不少农户颗粒无收,沦为流民,靠官府赈济度日。
这些人流离失所,本就无固定居所,若官府承诺给予辽东的良田、农具,再发放半年口粮,想必愿意北迁的不在少数。”
他顿了顿,又道:“其二,可征召江南的工匠与商户。
辽东初定,城池修缮、道路铺设都需工匠;而百姓迁来后,衣食住行皆需商铺供应。
官府可许以优惠,工匠迁来后免三年徭役,商户可免五年赋税,如此既能充实辽东的手工业与商业,又能让移民更快安定下来。”
朱元璋闻言抚掌道:“此计甚妙!
流民本就无依无靠,有田有粮便愿迁徙;
工匠与商户逐利而行,免徭役、免赋税的诱惑足以让他们动心。只是江南畏寒之事如何解决?”
这时,现代军事人员张峰接口道:“我们可以提前在辽东修建保暖的房屋,用砖石砌墙,屋顶覆以厚瓦,再在屋内搭建火炕。
这种取暖方式在北方很常见,我们可以派工匠教移民搭建。
另外,出发前给每户移民发放厚实的棉衣、棉被,路上再安排医官随行,预防冻伤,定能打消他们的顾虑。”
朱元璋点头赞同,当即下令:“就按周先生与张指挥的计策办!
周正,你即刻派人前往江南,统计流民数量,登记工匠与商户信息;
陈林,你负责在辽东选址建城,规划良田,准备农具与口粮;
张峰,你协调现代工匠,指导火炕修建与御寒物资的制作。
务必在三个月内,将第一批移民接到辽东,最好能赶得上夏播。”
众人齐声领命,移民之事总算有了眉目。
议事厅内的气氛稍缓,陈林却话锋一转,目光投向东南方向,语气渐沉:“移民之事安排妥当,接下来便该处理高丽了。
去年高丽遣使朝贡,表面臣服,实则暗中与纳哈出,甚至北元朝廷有往来。
如今辽东已定,若不拿下高丽,加之辽东空虚,很可能咱们此次拿下土地,却是为他人做嫁衣。”
朱元璋皱眉道:“高丽毕竟是藩属,去年刚遣使朝贡,若贸然出兵,恐其他藩国心生恐惧,以为大明要吞并藩属,反而不利于稳定。”
陈林早有准备,上前说道:“所以我们不能‘贸然出兵’,而是要‘名正言顺’。
去年高丽遣使朝贡时,我就强迫他们归还汉四郡之地,当时高丽使者虽勉强答应,却也说需回国商议。
如今大半年过去,我们正好以催促归还汉四郡’为由,派使者前往高丽,若他们顺从,便和平接收土地;若他们拒绝,便是忤逆大明,我们再出兵征讨,其他藩国也无话可说。”
蓝玉性子急躁,闻言立刻说道:“此计甚好!若高丽识相,便乖乖归还土地;
若不识相,我愿率军南下,踏平高丽!”
众人眼睛越来越亮!
朱元璋一拍手,兴奋道:“原来你小子在这等着。
就这么办,先派水师前往下,游弋高丽附近海域,以示威慑;
再派使者前往高丽王都开城,催促归还汉四郡。
若高丽国王识时务,便让他亲自前来辽阳觐见,商议交接事宜;
若他敢抗命,水师即刻封锁港口,陆军随后南下。”
这时候,在场年纪最小的郑和补充道:“水师方面,我们可以调动现代改装的战船,配备火炮与机枪,既能震慑高丽,又能确保使者安全。
另外,需派人暗中探查高丽国内的动向,防止他们暗中调兵遣将。”
朱元璋颔首,当即下令:“水师由张赫、郑和统领,三日后出发,进驻高丽仁川海域;
使者明日便启程前往开城;
陈林,你负责暗中探查高丽国内局势,若有异动,及时汇报。”
众人领命而去,一场针对高丽的布局悄然展开。
三日后,张赫、郑和率领的大明水师从辽东湾启航。
十余艘改装后的战船乘风破浪,船舷两侧的火炮泛着冷光,甲板上的士兵手持自动步枪,神情肃穆。
这支水师虽规模不大,却凭借着现代舰船技术与武器装备,在黄海一带如入无人之境。
沿途的高丽渔船见了,无不吓得四散而逃,消息很快传到了高丽王都开城。
此时的开城王宫,气氛却异常紧张。
高丽国王王禑端坐王座,脸色苍白地看着下方的大臣,手中紧紧攥着一封密信。
正是大明水师进驻仁川海域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