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4 章 纳哈出末日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老黄字数:2204更新时间:25/09/19 13:49:41
就在纳哈出使出各种城防手段时,冲在最前边的一辆辆铲车,挥舞着巨大的铲斗,如同一只只钢铁巨兽的利爪,闪烁着寒光。
铲车驾驶员熟练地操纵着操纵杆,铲子迅速地插入地面,将土石高高扬起。
每一次挖掘,都能感受到地面的颤抖,仿佛大地也在为这强大的力量而战栗。
接着是挖机,它那长长的机械臂如同一条巨龙,灵活地伸展着。挖机的钻头如同锋利的獠牙,轻易地穿透坚硬的城墙。
随着钻头的旋转,城墙的砖石纷纷碎裂,掉落下来。
挖机的动作精准而有力,每一次攻击都瞄准了城墙的要害部位,让城墙在它的攻击下逐渐瓦解。
纳哈出也不甘示弱,不断往下投下火油。
瞬间,大火覆盖了部分工程车辆,形势危急。
可就在这时,后方又出现一排消防车和洒水车,播放着熟悉的《兰花草》和消防鸣笛声,冲到前方,架好水枪,我滋滋滋~~~~
大火瞬间被扑灭,紧随其后的是数量最多的重型翻斗车。
重型翻斗车则如同一个移动的堡垒,它的车厢巨大而坚固。
关键他们是倒着车重伤钱,用巨大坚固的车厢,齐齐撞向岌岌可危的城墙,很整齐的那种。
轰~~~
随着着最后一击,一大段城墙轰然倒塌。
铲车、挖机再次投入工作,迅速将废墟挖出数条通道,为后方的大军进城做准备。
此时的纳哈出如坠冰窖,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懊悔。
他瞪大了眼睛,看着眼前混乱的场景,心中暗自咒骂自己的愚蠢。
如果时间能够倒流,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投降。
然而,现在一切都已经太晚了,他陷入了绝境,无处可逃。
他从未想过,自己竟然会落到如此田地。
这些工程车辆仿佛是来自地狱的使者,无情地碾压着他的希望。
纳哈出的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着,他的眼神中透露出绝望和恐惧。
他后悔自己没有早点投降,没有及时做出正确的选择。
如今,他只能在这混乱的战场中挣扎求生,祈祷着能够逃过一劫。
他的心中充满了自责和悔恨,仿佛有无数只蚂蚁在啃噬着他的灵魂。
他知道,这一切都是他自己的过错,是他的犹豫不决和贪婪导致了今天的局面。
纳哈出深深地叹了口气,命运已经注定,但他还是忍不住想象着如果当初做出了不同的选择,现在的结局会不会有所不同。
就在纳哈出焦头烂额之际,他突然接到了一个令他震惊的消息!
五千明军已经拿下金山卫,朝着辽阳的侧翼袭来,距离金山已经不足五十里。
“什么?”纳哈出大惊失色:“完了,全完了!”
纳哈出看着越来越近的明军,心中充满了绝望。
他知道,辽阳根本守不住,再坚持下去也只是徒劳。
可之前冯胜来信劝降时,他已经拒绝,现在投降还来得及吗?
汉人最恨反复无常之人,现如今更是城破在即,明军根本没理由再接受他的投降!
想到这,纳哈出毫不犹豫地拔出腰间的弯刀,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高声喊道:“勇士们,今日我等与辽阳共存亡!随我杀!”
他的声音如同惊雷一般在战场上回荡,激励着身边的亲兵们。
然而,他们所面对的敌人却并非普通的明军。
明军的前方,是一排手持自动步枪的士兵。
这些先进的武器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它们的存在仿佛宣告着冷兵器时代的终结。
纳哈出率领着亲兵们,如猛虎下山般朝着豁口处的明军冲去。
他们挥舞着弯刀,口中喊着杀声,气势如虹。
但是,当他们接近明军时,自动步枪的火力瞬间爆发。
密集的子弹如雨点般倾泻而下,形成了一道无法逾越的死亡之墙。
纳哈出的亲兵们在枪林弹雨中艰难前行,他们的身体不断被击中,鲜血四溅。
然而,纳哈出却毫不畏惧,他身先士卒,挥舞着弯刀,试图冲破明军的防线。
在激烈的战斗中,纳哈出的身上也多处负伤,但他依然咬牙坚持。
他的亲兵们纷纷倒下,而他却依然孤身奋战。
最终,纳哈出的体力渐渐不支,他的动作也变得迟缓起来。
然而,明军的自动步枪却没有丝毫怜悯之心。
它们无情地继续射击,纳哈出终于无法抵挡,倒在了血泊之中。
他的身体缓缓倒下,手中的弯刀也滑落一旁。
当纳哈出被带到朱元璋面前时,他已经出气多进气少。
朱元璋看着眼前的纳哈出,心中不禁生出一丝敬佩之情。“纳哈出,你乃一代名将,可惜了!”
纳哈出冷哼一声:“我乃大元臣子,岂能屈身事你这个汉人皇帝?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朱元璋点点头:“那你就去死吧!”
“来人,砍下纳哈出头颅,着人巡视辽东,收服各个城池,如有胆敢抵抗的,屠城!”
解决了纳哈出的问题后,朱元璋便开始着手处理辽东的善后事宜。
他任命冯胜为辽东总兵官,负责镇守辽东;
同时下令减免辽东地区的赋税,安抚百姓。
陈林则留在金州卫,对蒸汽舰队进行检修和维护,同时训练将士们使用新式武器。
此次辽东之战的胜利,只是一个开始。
接下来就是按照历史,收拾白山黑水间的其他异族,以及半岛上反复无常的棒子们了。
很快,冬日的第一场雪飘落,整个辽东以及北边大部区域都覆盖上一层雪白。
白山黑水,名副其实。
陈林勒住缰绳,胯下的战马打了个响鼻,喷吐的白气在金山卫城头凛冽的寒风中瞬间消散。
他抬手按了按腰间的现代军用匕首,目光扫过脚下刚刚平定的金山卫。
城墙上的弹孔还残留着昨夜厮杀的血迹,几名穿着明军铠甲的士兵正小心翼翼地修补破损的雉堞。
而不远处,一队身着迷彩服的现代军事顾问正手把手教明军士兵拆解火铳,用更高效的方式保养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