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1章 多一个选择
类别:
武侠仙侠
作者:
怀水沧澜字数:2967更新时间:25/09/19 10:40:28
且说,林照见杨老头确实没有其他意思,似乎只是让他来修竹椅,便也不再耽误。
离开杨家铺子后,提着剑径直出了小镇东门,循着路上的车辙痕追去。
紧赶慢赶,随着车辙印记越来越明显,林照反而放慢了速度,刻意保持着距离,遥遥缀行,避免被车队里的两位中五境的儒家修士感知到。
一路上风餐露宿,山河作伴,地为床,天为被,日月为灯,星光为烛……却也一刻未曾放松修行。
于一天前突破观海境!
让崔明皇和马瞻震惊的修行速度,实际上在林照看来,这并不算太令人意外。
一切都有迹可循。
那片昏天黑地的天幕下,林照睁开眼的那一刻,后天剑体真正小成。
宁姚所说的“先修第五境,再反修前四境”这等杂乱的修行顺序,也随着剑体成就,水到渠成的成功了。
登山五境——铜皮境、草根境、柳筋境、骨气境、筑炉境,分别对应着皮、肉、筋、骨、体。
后天剑体初成,林照便完成了五境的修行。
当他从躺椅上化作数十道剑光的时候,已经是站在筑炉境巅峰,且随时可以迈入第六境洞府境。
随后骊珠洞天坠落,化作大骊的一块疆土,天地规则不再受限。
林照便推开府门,开窍纳气,踏入洞府境。
他和李柳去山中砍竹子时,这个小镇土生土长的少年,已经成为一个真正的中五境神仙了。
即便是几天前心高气傲的符南华,和他也没有什么本质差距了,无非后续时间积累法力。
后天剑体自成剑意循环,即便是他不可以修行,体内三百六十五个窍穴也会自然而然地纳取天地灵气。
毫不夸张的说,时间是林照的朋友,即便他躺着睡觉,一身修为也会随着时间流逝如河流汇入湖泊,逐渐提升。
直至最后湖满水溢,小湖拓展为大湖,最后变成一片汪洋。
正如齐静春所说“等你成就后天剑体,下五境不会耗费你多少时间,中五境在你道途上也不会有什么关隘,玉璞境之前,皆是坦途。”
仅用数天时间,林照便做到了“我登楼观百川,入海即入我怀”,天地灵力进入经脉,灵气升华,反哺肉身。
只不过除了体内灵力升华这一点外,其余的“扩大筋脉、强化体魄”,因为后天剑体的缘故,反而没有太明显的进步。
只不过找地方闭关破境终究还是耗费了些时间,马瞻也因为担心与崔明皇交手误伤李宝瓶等人,选了个离车队较远的僻静之地。
因此即便是林照掐着时间缀在车队后方,当他感知到两人交手的气息波动后,便赶过来,马瞻已经重伤倒地。
林中。
一袭风尘仆仆的少年见老人七窍流血跌坐在地上,眉头微挑,转眸望向崔明皇,淡声道:
“堂堂观湖小君,竟然暗中伤人,谋杀文圣弟子,残害儒家同门,传出去不知道要惊掉多少人下巴。”
他的声音平淡,却令崔明皇心底微寒。
“莫不是……观湖书院要为天下读书人之先,灭了文圣一脉?替那场三四之辩做个了解?”
好大一顶帽子!
儒家重仁义,尤其是三四之辩后,性善论如日中天。
文圣的神像是被搬出文庙了,可文圣一脉不是死的,天下读书人也都是要面皮的,真要传出去观湖小君谋害文圣弟子,私德有亏,他这“君子”名头怕是也要摘一摘了。
崔明皇却是面色不变,恢复了之前谦谦君子的模样,拱手道:
“林小兄弟误会了,是马瞻自毁文胆,偷袭在先,欲行不轨,崔某不过是自卫反击,何来暗算谋杀之说?至于文圣一脉、三四之辩,更是无稽之谈。”
林照并未立刻与崔明皇争辩,而是趁着对方说话的间隙,看似随意地向前迈了几步,恰好挡在了马瞻与崔明皇之间。
他蹲下身,伸出两指,轻轻搭在马瞻枯瘦的手腕上。
指尖一缕极其细微、却精纯无比的灵力悄然渡入,迅速探查其体内状况。
片刻后,林照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随即又缓缓松开。
情况比他预想的稍好一些。
马瞻文胆尽碎,经脉受损严重,体内窍穴毁了近四成,一身苦修而来的浩然正气几乎散尽,未来即便是恢复了,只怕修为也是止步不前,甚至是跌境。
但万幸的是,心脉生机被其自身残存的一点文气死死护住,暂无性命之忧。
他正要收回手,老人却抬手抓住他的袖子。
林照动作一顿,垂眸看向从地上的挣扎爬起的马瞻。
老人口鼻皆有血沫冒出,样貌狰狞可怖,满是皱纹的手死死抓着少年袖子,喉咙滚动,双唇张合,声音沙哑却很轻:
“我…悔不听你劝言…错了…做了错事…”
马瞻抓着林照衣袖的手猛然用力,咳嗽中吐出血沫:
“你去带走李宝瓶他们,我来阻他…找陈平安…找阮邛…咳,李宝瓶…不能被他带走。”
林照沉默了下,推开了老人的手。
马瞻,马老先生。
乡塾的孩子当然认识这个称呼齐静春为师兄,实则长相像是齐静春先生的老人。
为人严肃认真,不苟言笑,但是对待学问却是极为认真。
无论是谁问他什么问题,都会认真回答,言行举止恪守儒家礼仪。
昔日因为林照的懒惫性子,马瞻没少对他发火。
大约也是见如此出彩的少年却完全不把心思放在学问上,让这位以文圣弟子身份自豪的老人无法接受。
更或许是对于少年挥霍天赋的惋惜和怒其不争。
也是这个老人,在文脉倾颓时,随着师兄枯守骊珠洞天,却等来恩师身死的消息,随后被叛出师门的大师兄引诱,成了齐静春身死的推手。
说实话,这个时期的文圣一脉堪称一团糟。
文圣自囚功德林,嫡传大弟子崔巉叛出师门,又欲杀齐静春,刘十六不知所踪,只剩下左右,却是以剑修闻名天下。
个头高的这几个,一个个的也没能顶起这个天。
堂堂文圣一脉,能担得起文脉传承的的,竟然只有一个在元婴境止步不前的茅小冬。
马瞻未死的话或许也能算一个。
原先的文圣门下走的走散的散,在这种情况下,马瞻被自己原大师兄引诱害死自己四师兄,似乎也情有可原,也反而醒悟,与崔明皇决死。
最终魂魄被崔巉收走,成了人不人鬼不鬼的大骊庙祝。
不过这些和林照有什么关系呢?
他没有被齐静春收入门下、传承文脉,早早从小镇棋盘上脱身,也不欲为绣虎棋子,任人驱使。
他求的是长生道,这一场关于文脉的局,其实说到底只有一个马瞻因未守住本心,成了鬼物而已。
李宝瓶几人没有受伤,也无人死亡,只是会被吓一吓而已。
马瞻怎么选,似乎也和他没关系。
只是……
林照想着那位陪他下棋的青衫儒士,还有偶尔在一旁观棋不语的严肃老人。
下了很多年棋,也看了很多年棋。
多年规劝和发火,点点积累下也有了些情分可说。
林照想着或许可以做一些事。
于是他来了。
若是要一个理由,便是“顺心意”。
“你应该道歉的人不是我,而那个人其实早已经知道你的选择。他既然没有怪你,我又能说什么?”
在马瞻的怔然目光中,林照缓缓转身,淡淡道:
“我辛辛苦苦跑这么远来,可不是为了别人的因果,你们的事情找陈平安去,和我无关。”
“我来,是给你多一个选择。”
身死道消,魂魄成为大骊皇室的庙祝,从文圣弟子变成一个不人不鬼的存在?
还是拖着重伤的躯壳,以“人”的身份,见证未来文圣一脉一挽狂澜,未来有可能见到自己愿景成真的一天,文圣一脉从低谷再次登上巅峰,而他也与茅小冬一样,有资格进文庙议事。
全看老人自己的选择。
林照面向崔明皇,语气依旧平淡:“一位文圣弟子,一位观湖君子,荒郊野岭,生死相搏,传扬出去,恐怕都不是一句‘自卫’就能轻易了结的吧?”
崔明皇淡淡微笑:“崔某问心无愧,岂惧流言蜚语。”
他目光垂下,看向倒地的马瞻:
“马瞻自作自受,落得如此下场,亦是咎由自取,即便是圣人亲至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