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 章 进门,仪式?
类别:
都市言情
作者:
秋收十月字数:2368更新时间:25/07/26 06:33:23
以前赵家村的人没钱只是舍不得赶集买肉,但家里自己种的蔬菜还是随便吃,现在这些都可以换成钱了。
王金茹说不止这次,以后会经常来收。
只收应季的瓜果蔬菜,大棚种植的不要。
如果大棚种植,臻汇选有太多选择了,赵家村没点优势。
王金茹被人围了起来,就连邱春菊都被人堵住问东问西。
知情人先返回了赵今安的家。
“祖奶奶....”
赵有财找张凳子坐下,他一个单身汉一个人在家也很无聊。
“芊芊,去拿点冰棒出来。”
“噢。”
赵悦芊不知道自己家现在很有钱了,只知道现在生活好了很多,妈妈对自己大方了很多,冰棒都是批发,不是一个一个的买了。
以前赵悦芊想吃冰棒,还要王金茹心情好,几天才舍得带女儿去村里小卖部买一个。
你说这样赵今安怎么会“认”宋超文这个叔叔,宋超文在郴城经营烧烤摊比赵国华赚钱多了,这是赵今安欠叔叔一家的。
赵悦芊抱着冰棒出来,只章玉妮贪吃拿了一个。
赵悦芊又硬塞了一个给赵有财。
赵有财没办法,直呵呵傻笑,7岁的赵悦芊是他姑姑辈。
“有财,你果树种的怎么样?”
奶奶最关心赵有财,赵有财家里穷,一个人打光棍,老婆跑了孩子都没留下一个。
也就是没有后。
“祖奶奶,我种了很多,料理的很好。”
赵有财很勤快,一有时间就开荒。
“赚了钱再娶个老婆,不要漂亮,老实本分点的,愿意和你过日子生孩子.....”
“祖奶奶,我这个年纪了....”
“有的,家里搞好点,喊村里人介绍一个。”
“有财,我帮你瞄一个,哈哈。”
刘彤花笑哈哈,这里的人都算和赵今安走的比较近。
村里的人也反应过来了,难怪赵有财和赵有恒他们开荒种那么多果树,两兄弟还租了一大片土地。
特别是赵鹏宇,不声不响埋头苦干。
村里人都说赵鹏宇拿章玉妮当公主养,没见过那么疼老婆的。
接下来的几天,天天无数的人往王金茹家跑。
大家打着趣,喊“王经理”的人越来越多。
王金茹有权决定收谁的不收谁的,品相好不好由她说了算。
直到得知王金茹一个月5千5工资,赵家村沸腾了,又只能感慨。
赵国华和王金茹加起来有上万工资,赵家村第一户!
王金茹在村里走来走去,就和赵今安当初考上师大一样,她打电话催促尹晓兰快点。
尹晓兰和赵伟离婚很简单。
二人没有共同财产,又没有孩子。
还是赵伟主动向尹晓兰提出离婚的。
赵博兰和公司的一个出纳回来了,坐着公司的大货车,真的提了一小箱子现金。
在路上,赵博兰又打电话接上尹晓兰一起回赵家村。
“晓兰,你的工资是三千。”
“嗯。”
尹晓兰只提着一个行李包,里面只有几件衣服。
出纳看着尹晓兰,有些不解。
这份工作太简单了,平时没点事,一个月可能就忙几天,王金茹开5万5的工资都很好理解,赵总的亲婶婶嘛。
就当一年给婶婶60万了。
但这个离了婚的堂嫂....是堂嫂啊,又不是亲嫂子。
尹晓兰和赵博兰一样归心似箭。
赵博兰是想着,公司能带领村里脱贫致富了。
尹晓兰是想着自己终于又回来了,这次不再是赵伟的老婆,是什么不太重要,自己可以住在赵今安家。
不对。
是白天跟着奶奶和婶婶吃,晚上睡在赵今安家。
尹晓兰裤兜揣着一本离婚证,还有赵今安给她转的两万块钱。
公司又开了3千的工资。
在金钱上,尹晓兰完全没有了后顾之忧。
大货车缓缓开下斜坡,去村委的路稍微好点。
“滴——!”
随着一声长鸣,村委人头涌动。
“来了!真来拉货了!!”
村委的前坪挤满了人,拿的拿簸箕,挑的挑箩筐,反正能换钱的都拿来了,以前烂在地里也是烂掉了。
尹晓兰先下了车,朝赵今安家里走去。
奶奶和赵悦芊站在前坪上坡口处等着。
“嫂子!”
赵悦芊大喊,朝尹晓兰扑过去。
尹晓兰抱起赵悦芊,对奶奶说:“奶奶,我回来了。”
“回来好,回来了好。”
奶奶摸着尹晓兰手臂,尹晓兰掏出离婚证:“奶奶,我和赵伟离婚了。”
奶奶只是看了眼,没说什么。
这个她不知道,不知道尹晓兰是和赵伟离了婚才回的赵家村。
“奶奶,今安又给了我两万块钱。”
在钱方面,赵今安给了多少钱,尹晓兰都会告诉奶奶。
“给你,你就拿着,买几件好衣裳。”
奶奶又是这句话,上下打量半年没见的尹晓兰:“晒黑了点哟,那么热的天,回家休息下。”
“奶奶,婶婶呢?”
“你婶婶还能在哪里?一大早就去了村委。”
尹晓兰笑了笑。
奶奶没说话牵着尹晓兰先去的赵今安家,没去赵国华家,从大门进的堂屋,门全开,不是从侧门走的厨房。
尹晓兰只提着一个简单行李包,低着头也没说话。
有些时候不需要说话。
在门口的时候,传统的尹晓兰头更低了点。
这是真的很传统了。
奶奶什么都没说,只看了眼尹晓兰。
尹晓兰也没问,她心里想什么?
是当成一个仪式?
尹晓兰不是后世那些“小仙女”,男人是天,“过门”的时候女人低头是老一辈才讲究的。
推开房门。
房间很干净,半年没住人了,没有积厚厚的灰尘。
尹晓兰摸着床沿,还有白色蚊帐,房间多了个老式衣柜。
是赵国华和王金茹搬过来的。
在赵国华家,王金茹也给尹晓兰准备了个房间,农村自建房就是房间多。
村委已经闹翻了天。
喧闹声隔着两三百米远都能听见。
赵博兰和出纳搬张课桌,拿出一小箱子钱,有零有整,零钱都备好了。
人群哗然了。
邱春菊两口子很骄傲,女儿是管钱的,这种精神层面的东西不是工资可以衡量的,这是在赵家村啊,女儿管着钱袋子。
“排队,排队!过秤了!!”
王金茹大声指挥,又打电话给尹晓兰,这女人回来了还不来帮忙,在家里搞什么?偷懒?要扣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