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被抓
类别:
都市言情
作者:
古占字数:4245更新时间:25/07/27 01:24:41
第二天上午,他们来到县公安局,把门的不让进,他们硬是冲了进去。昨天到王家峪去的一位警察接待了他们,“你们谁是领头的?”
副队长道:“我们都是王家峪队委会成员和小组长。”
那个警察说:“你们都是包产到户的骨干分子,今天又聚众闹事,冲击公安部门,本应该把你们抓起来,考虑到你们大队书记已经承诺,马上选举产生新队长,立即纠正错误做法,所以,领导网开一面,不再追究你们了,请你们马上回去。”
发福道:“警察同志,陈玉强真的没有搞包产到户,我们都可以作证,能不能让我们见一下你们领导?”
“领导都在开会,这个事,你们大队王书记都已经说清楚了,承认你们搞的就是包产到户,你们要是再这样无理取闹,我们就要对你们采取措施了。”
彩云一听,知道事情已经无法挽回,不想再拖累大家,便赶紧转移话题:“警察同志,我是陈玉强的母亲,能不能让我见他一面?”
“不行,现在他不能和外人见面。”
彩云见那位警察的态度很强硬,领导也不愿出面,再耗下去也没什么意义,便劝大家一起返回。
彩云他们刚回到村口,有翠一手拉着小鱼宝,一手拉着小红,立即迎上去:“妈,玉强怎么样?”
“没见着,应该没多大问题。”彩云不想让有翠过度担心。
小鱼宝问:“奶奶,警察为什么要把爸爸带走?”
彩云拉着小鱼宝的手,“警察有些事不明白,想让你爸跟他们说一说。”
“为什么不在这里说?”
“因为事情太复杂,需要过去一边说一边研究。”
小红又问:“爸爸什么时候能回来?”
“过几天就能回来。”
有翠对婆婆说:“玉兰上午过来了,问了问情况就回去了。”
“她有没有留下什么话?”
“没有。”
当天晚上,王红兵召集全村社员开会,宣布陈玉强因带头搞包产到户,已被公安部门带走,大队党支部决定撤销他队长职务,王家峪生产队立即纠正包产到户的错误做法,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选举产生新队长。
社员们得知玉强被警察抓走后,就感到包产到户又黄了,大家那种要大干一场的激情一下子就没了,感到很沮丧。
王红兵想尽快找一个能替代玉强当队长的人选,可谁也不愿意接这个烫手山芋。
会上,只有王红兵自己在台上唱独角戏,没有任何人和他互动。最后就直接提名他的堂侄王富贵当队长,大家也只好表示同意,并正式明确包产到户作废,所有土地由生产队全部收回。
散会后,王红兵的心里感到很踏实,因为他终于把王家峪生产队从包产到户的错误路线上拉回来了,他的乌纱帽又可以稳稳地戴在自己的头上了。
玉兰晚饭后就赶过来,得知队里正在开会,母亲和有翠都去参加会议了,她觉得会议内容很可能跟哥哥的事有关,一直在这里焦急地等待。
彩云回来后,玉兰就急着问:“开会干什么?”彩云把会议情况和去公安局的情况都跟她说了,玉兰听了很生气,“王红兵怎能这样?他这不是要把我哥朝火坑里推吗?”
“他这么做,朝好的方面想,可能就是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撇清自己的责任,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借机整你哥哥。”
“公安局不会只凭他一个人说搞包产到户,就下结论吧?会不会还要来调查?”
“有可能,所以,队委会成员和几个组长都跟大家说了,统一口径,就说是‘分组作业,责任到人。’”
“您说这个举报人会是谁呢?他的目的是什么?”
“我怀疑是王红兵,他见《人民日报》关于搞‘包产到组’的地方必须坚决纠正的报道后,可能害怕了,要求你哥立即纠正,你哥不同意,当场就跟他呛起来了,他可能觉得你哥不把他放在眼里,怀恨在心。”
“那他可以向公社书记反映,没必要写匿名信啊?”
“他要是公开向上级反映,担心老王家人饶不了他。”
“那他要求我哥纠正,不也得罪了老王家人吗?”
“不一样,他是以执行党支部决定的名义提的,不是他个人行为。”
“反正这次老王家的人肯定对他有意见。”
“他考虑的是如何保住乌纱帽,对老王家的人,他只要能找出理由来应付他们就行了。”
翌日上午,县公安局来了两名警察,直接进了彩云家,见到彩云就问:“你是陈玉强的母亲张彩云吗?”
彩云连忙说:“我是,玉强回来了吗?”
“他正在接受调查,问题没查清之前回不来,他让你把那个《责任制方案》和《保证书》交给我们。”
彩云愣了一下,觉得不对啊,玉强跟警察说的是口头约定,没有书面的东西,和社员们也是这么说的,怎么会是这样呢?
警察见彩云在那里发愣,便问她:“我说的话你听明白了吗?”
“不明白,我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意思?”
“我再跟你说一遍,玉强让你把那个《责任制方案》和《保证书》交给我们,听明白了吗?”
“我没听说有你要的那两个东西?你是不是搞错了?”
“你别和我们绕弯子了,你不配合调查,对玉强非常不利,希望你明白。”
两个警察离开这里,进了王红兵家,没一会,王红兵、王红奎和两名警察一起去了大队部。
彩云一直在后院观察,见他们去了不久,王红奎就出来了,又把王富贵喊过去。
她来到王红奎家里,见到他便问:“警察问你什么了?”
王红奎说:“主要就是问我们是不是搞包产到户或包产到组。”
“王红兵是不是给你施压了?”
“他就是要求我如实回答警察提出的问题,我一口咬定就是‘分组作业,责任到人。’”
“谢谢你!关键时刻还是想着要保护玉强。”
“这是应该的,他是为了让大家过上好日子才摊上事的,我相信别人也会这么说。”
“我见王富贵过去了,不知道他会怎么说?”
“我已嘱咐他了,就不知道王红兵会不会给他施压。”
“不知道王红兵是怎么想的,要不是他跟公安局和公社说我们搞包产到户,警察就拿我们没办法。”
“他是大队书记,公安局找他调查,公社书记找他谈话,作为大队负责人可能也有顾忌,所以,不敢撒谎。”
彩云听明白了,关键时刻,他还是替王红兵说话。
先后有十几个人接受了调查,彩云不知道这些人都说了什么。
二十多岁的王富贵接任生产队长后,工作倒是很积极,上任不久,就将土地、各组的大型农具以及耕牛等全部收回,迅速恢复了集体经济。
久违了的上工哨子又吹响了,可吹了半天,没人响应,没办法,王富贵只好到各家各户去催。约半个小时后,才有稀稀拉拉的几个人,扛着锄头从村里晃晃悠悠地出来,大呼隆的生产模式又回到了这里。
王富贵岁数虽然不大,但长得高大魁梧,显得忠实厚道。但要是急了,两个大眼一瞪,还真有些凶相,王红兵以为让他当队长,也许能镇得住人。可他没有意识到,大家已经从玉强推行的《方案》中得到了实惠,再也不愿回到过去那种大呼隆的生产模式。
彩云接连几天晚上睡不着,经常把《责任制方案》和《保证书》拿出来反复琢磨,觉得这就是一个包产到组、责任到户的做法,根本没有提到包产到户的事,并没有触及“两个不许”的红线。
她最担心的是玉强的犟脾气,他会不会跟警察发生争执?警察会不会对他用刑?
一天夜里,她梦见玉强拒不承认搞包产到户,被王红兵和警察绑在长板凳上。就在王红兵举起大砍刀向玉强砍下去之际,彩云大喊了一声:“住手!”随即从梦中惊醒。
她急忙坐起来,吓出一身冷汗,知道是做了一个噩梦。躺下后,怎么也睡不着,只要一闭上眼睛,王红兵举着大砍刀的画面就出现在眼前,她预感到玉强在公安局可能有危险。
于是,她穿上衣服,拿着那个《方案》和《保证书》,打着手电,连夜去找玉兰。
彩云刚出了村口,又止住了脚步,她担心玉兰会不会拒绝?毕竟她和陈书记很久都没有联系了,陈书记会不会给她这个面子?他能不能真正为玉兰着想?她觉得,俩人有过亲密关系,见了面总会有一些情分,而且尚虎也说陈书记经常提起玉兰,说明他心里还有玉兰,于是,便加快步伐向杨家岗走去。
彩云来到玉兰这里,天刚蒙蒙亮,她把玉兰喊出来,说明来意,玉兰表示:“妈,您别着急,让我好好想一想,我觉得把这个《方案》和《保证书》交给陈书记不合适。”
“说说你的想法。”
“我哥和大家一直都说是口头协议,没有书面的东西,现在突然拿出这两份材料,他会不会觉得我们是在欺骗组织?”
“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王红兵是大队书记,他跟公安局说的话影响很大,我们的说法估计他们不会相信,我现在也没有别的办法,如果陈书记看了,觉得对你哥不利,你就拿回来,如果对你哥有利,就交给他,我想他至少不会坑你。”
“这个我相信,我现在就去找他,看能不能把我哥救出来。”
彩云道:“一定要注意,必须是没有别人在的时候拿出来给他看。”
“好的,您先回去吧,我收拾一下就去。”
“如果能和你哥见过面最好,看他受伤了没有。”
“知道了,放心吧。”
彩云走后,玉兰洗完脸,梳了梳头,擦了些歪歪油,穿上那套军装,对着镜子照了又照,直到满意才出发。
一路上,玉兰心里老觉得不踏实,陈书记这么长时间不见她,是不喜欢她了,还是嫌她多事,给他添麻烦?
不管是什么情况,她都必须去找他,希望既能救出哥哥,又能知道自己在陈书记心目中的位置。
玉兰赶到县城,已是上午九点多了,陈书记正在开会,她只好在接待室等着。
她只觉得心脏在扑通扑通地跳动,额头上也出了汗,她走出接待室,想分散一下注意力,控制住自己紧张的心情。
直到十点多,才见到她迫不及待想见的人:“陈书记,您好!”
陈书记见玉兰穿了一身军装,显得很精神,“好久没见,看到你很高兴!”
玉兰跟着陈书记来到了他的办公室:“没把我忘了就好。”
“忘了谁也不会忘了你,是为你哥的事吧?”
“是的,您都知道了?”
“这么大的事我能不知道吗?”
“我哥的问题严重吗?”
“我们正在研究。”
“我哥他们搞的是包产到组,不是包产到户。”
“可你们大队王书记说他搞的就是包产到户,这个事就难办了。”
玉兰把带来的两份材料递给陈书记,“这是两份关键材料,您看看。”
陈书记看完材料后,一拍桌子:“好,这个材料很能说明问题,我现在就到地委找王书记,晚上回来,你就在县城等我。”
“您觉得这个材料对我哥有利吗?”
“等我回来再告诉你。”
“好的。”
陈书记赶到东除,直接去见地委王书记。
王书记听完陈书记的汇报,又反复看了他带来的两份材料,深有感触地说:“老陈,这个材料好啊,是我们地区又一种形式的责任制,叫‘包产到组,责任到户’,很有创意。”
“问题是他们大队书记也站在举报人一边,一口咬定陈玉强搞的就是包产到户,现已撤销了他的队长职务,还要求公安部门严惩。所以,我们已经把陈玉强给抓起来了。”
“省委领导一再强调,农村一切工作要以生产为中心,不要乱扣帽子,农村建设需要这样的人,我们应该设法保护这样的同志。”
“现在,主要是《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发表的那封读者来信和编者按,使一些人产生了新的想法。”
“前两天,省委主要领导为此亲自过来做工作,让大家稳住,不要乱,不论实行什么样的责任制,都要坚决稳定下来,责任制是省委同意的,有什么问题省委负责。”
“省委领导这么说,我们就放心了。”
“但王家峪的情况有些特殊,你们处理时还是要慎重些。”
“我知道,您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