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坐庄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古占字数:3021更新时间:25/07/24 06:50:44
    到了晚上,有运早早就来到赌场门口等尚虎,他觉得现在终于有资本跟他提要求、谈条件了。

    他见到尚虎,立即迎上去:“李老板,您来了!我正在等您!”

    “有事吗?”

    “昨晚的酒真好,一点都不上头。”

    “你还说呢,怎么把玉兰一人扔在我那里?”

    “这是她的事,跟我没关系。”

    “别胡说了,玉兰不是你说的那种人。”

    “你可不知道,她有一次在梦里喊你,我把她弄醒后,她还责怪我坏了她的好事。”

    “别瞎扯了,是不是又手头紧了?”

    “不是,我看您坐庄老能赢钱,能不能算我一份?”

    尚虎对有运的话半信半疑,但不管是真是假,他听了还是感到很舒服,于是,便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

    “行啊,我推牌,你来管钱,赢了有你的份,输了都算我的。”

    “那多不合适?”有运心想,玉兰昨晚的表现肯定让他满意了,所以,才这么慷慨。

    “没事,我知道你手头紧。”

    “还是李老板理解我!”

    俩人第一次合作,坐庄不到一个小时,赢了七十多块,尚虎善于把握尺度,见好就收。

    “给,这是你的。”尚虎把五张大票子掖进自己的腰包,将剩下的十多块零票子全部给了有运。

    有运连忙接过来塞进衣兜里:“谢谢李老板!”

    俩人来到门外,他见尚虎掏出烟来,便赶紧划了根火柴给他点上:“去我那里坐一会?”

    “不了,我该走了,你也回吧。”

    “再见,李老板。”

    “再见。”

    有运回到家,见玉兰还没睡着,便把和李老板合作坐庄的事和盘托出,还把李老板分给他的钱,拿出来在玉兰面前炫耀,玉兰一把夺过去,对他说:“没收了。”

    “傻瓜,那就是给你的,大头还在我这里。”

    “究竟赚了多少?”

    “要想知道,先告诉我昨晚你和李老板的事。”

    “别胡扯了,李叔不是你想象的那种人,我醒后,衣服都穿得好好的,他根本就没碰我。”

    有运一听就知道她在撒谎,显然是跟尚虎在一起了。

    “那他今天怎么这么大方?还有你早上回来好像也挺高兴的?”

    “我怎么高兴了?我问你,昨晚你把我一人丢在那里是什么意思?”

    “是李老板提出的,他说他非常喜欢你,只要我同意让你们俩在一起,他不会让我吃亏的。”

    “你们男人没一个好东西!”玉兰还真相信了有运的谎言了。

    “我喜欢儿子,李老板身体那么棒,你又那么喜欢他,你们俩在一起,肯定能生儿子。”

    “滚蛋!”

    玉兰心想,李叔平时对她那么好,经常给她和小凤买吃的,难道是为了这个?她觉得李叔不像是这样的人,可能是酒后一时冲动,才提出那样的要求,干出那种事来。

    一大早,玉兰挑着两个水桶去西山水库挑水,一路上,她看着杨家岗稻田中干得枯死的秧苗,和王家峪正在收割的黄澄澄、沉甸甸的稻穗,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觉得王家峪今年肯定丰收,这都归功于哥哥推行的“包产到组责任制”,调动了社员们的积极性。只是风险太大,杨家岗的杨队长可没有这个胆,打死他也不敢。

    王家峪不但水稻长势好,旱作物也获得了丰收,目前正在全力抢收。

    一天晚上,彩云在油坊收拾完以后,便把尚虎喊到外面:“老李,我问你,昨晚你是不是和有运合伙坐庄了?”

    “你怎么知道的?”

    “村里都传疯了,你输了多少?”

    “一百多。”

    “啊,一晚上输这么多?怎么回事?”

    “我原来坐庄,多数都能赢,就是输了也不会超过一百,这次有运不认输,硬说他手气来了,换他掷色子,结果他掷三把,通赔三把。”

    “你明知他没钱又不靠谱,怎么想起来和他合伙坐庄?”

    “我是看在玉兰的面子上,给了他一次机会,后来就没这么干了。这次他跟我磨了半天,没办法我才答应他的,没想到会是这样。”

    “你开油坊赚了钱,很多人都眼红,你这么赌很容易给陈书记惹麻烦。再说,你的身份也特殊,影响不好。”

    “你说得对,下次注意。”

    “我虽然不是你老婆,但这事我得管,从现在开始,赌场少去,要去必须经过我批准,而且不许坐庄。”

    “是,听司令的。”

    正在看场子的发福迎上来插话道:“俩人聊什么呢?”

    “老陈,你们组今年可是丰收了。”尚虎望着晒场上堆着的几堆刚打下来的稻谷说。

    发福道:“其他组也丰收,这都是分组作业创造的奇迹。”

    “好多人都觉得你们的分组作业有猫腻,我始终没敢点破。”

    “你要是敢泄密,小心司令毙了你。”

    彩云道:“你们聊吧,我走了。”

    秋收结束后,发福的第五小组,根据队里五斤山芋折合一斤粮的规定,全年共收获粮食三万五千六百斤,亩产约三百八十八斤,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三十八,全队的平均亩产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三十六,而其他生产队均大幅减产。

    玉强上任后推行的“包产到组责任制”,虽然遇上百年罕见的特大干旱,但仍然取得了丰收,而且在协调和处理各种问题和纠纷时,特别是在处理各组争夺肥料和水利问题上,出于公心,以理服人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大家的信任。

    “包产到组责任制”让村民尝到了甜头,许多社员向玉强提出实行包产到户的建议,这正合玉强的心意,他决定跟母亲商量一下。

    晚饭后,玉强约母亲出去散步,他跟母亲说:“现在这地干得都开裂了,几个组长都说没法耕种,马上就到十一月份了,再不种就过了季节了,我想把土地分到各家各户,实行包产到户,您看怎么样?”

    彩云道:“这事我也考虑过,总觉得风险太大,最近省里不是提出,凡集体无法耕种的土地,可以借给农民种小麦和油菜吗?我们就以借地度荒的名义,把地借给各家各户,这样可能稳妥一些。”

    “我跟几个组长商量过,他们觉得借地种麦的办法只是一个应急措施,社员们心里可能不踏实,效果肯定不好。”

    “虽说省里的政策有些松动,但包产到户绝对是红线,如果捅出去,弄不好要坐牢的。”

    “包产到组保密工作做得不错,相信大家不会说出去。”

    “包产到组仍是集体干活,跟分组作业不好区分,如果包产到户,就相当于单干,人家一眼就能看出来,不好保密。”

    “怎么您也怕了?您不是说与其庸庸碌碌地活着,倒不如轰轰烈烈地闯一闯吗?”

    “但这事太冒险。”

    “没有风险也轮不到我来当队长,所以,我想试试。”

    “这事你让我再好好想一想。”

    晚上,彩云躺在床上,反复琢磨包产到户的问题。她内心感到很矛盾,既赞赏儿子敢干敢闯的魄力,又担心被上面发现了会坐牢,拖累全家。

    她想,既然当初自己鼓励儿子出面带领大家干,就不能退,特别是玉强现在决心很大,一心想带领大家过上好日子,自己理应支持。

    她拿定注意后,开始思考怎么做,才能将风险控制在较低水平。

    她把玉强喊过来,跟他说:“我支持你的想法,但我们可以改个名字,不叫包产到户,对外就叫‘分组作业,责任到人’,对内就叫‘包产到组,责任到户’,您觉得这样行不行?”

    “您能说得更具体一点吗?”

    “就是在包产到组的基础上,由各组将土地和征购任务以及上交生产队的任务全部分到各家各户,缴足国家和集体的,剩下的全部归自己,小组长负责组织和综合协调工作,包括耕牛、大型农具、水利等。”

    “跟我想的差不多,我觉得您提出的那个说法很巧妙,既延续原来的做法,又达到包产到户的目的,姜还是老的辣,佩服!”

    “这么做社员可能都欢迎,但王红兵肯定不同意。”

    “我找他谈,出了事我一人承担。”

    “这么大的事,你要提前做好有翠的工作。”

    “我跟她说了,她说听您的。”

    “怎么又开窍了?”

    “她看今年丰收了,又没出什么事,心里觉得踏实了。”

    “那就干吧。”

    玉强当晚召开了队委会,大家都觉得这是个好办法,既绕过了政策红线,又可以达到包产到户的目的。所以,大家都表示同意,并对原《方案》和《保证书》的内容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队委会研究的结果是他预料之中的事,社员大会通过也没问题,现在最头疼的,就是如何说服王红兵。

    果不其然,王红兵听了玉强的汇报,当时就急了:“我看你胆子是越来越大了,你这就是包产到户,是要坐牢的,我坚决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