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愤怒的储户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老猿摘秋果字数:2215更新时间:25/07/29 20:28:38
许三妥协了。
这是一个有底线的好姑娘,为了让许三放心自己的钱,不惜以身相许。
而作为一个男人,他又有资格什么去矫情呢?
他同样需要去消除唐令仪在使用资金的时候的顾虑。
为了不影响她赚钱的速度,为了国内能早点用上抗日资金。
特别是作为一个单身狗,他没有理由去拒绝!
两个心中都有对方,都为对方考虑的年轻人。就这样很自然的一拍即合,水到渠成了。
一觉醒来,看着旁边还带着幽香的空枕头,洁白的床单上几朵梅花绽放。
许三使劲的搓了搓自己的脸,真是没想到,稀里糊涂的,自己就有老婆了。
唐令仪走了,叫他不要去送。
因为她的家族太公开化,不利于保护许三的身份。
所有人都走了,单线联系人都没有了。
自己也是时候离开。
只是觉得空间里那么多钱,怎么也得给老四留点,让他们日子过得宽裕些。
至于武器,这次倒是没有了。
英军战舰捞了一批,但给不了,不是小气,是因为补给难。一旦弹药消耗完,就都成了烧火棍。
许三还是去那个小卖铺,卖东西的人又换了一个,许三将孟团长那个臭烘烘的,专门给他的永久通行证丢到了柜台。
“通知一下老孟,我明天这个时候来找他。”
许三说完就走了,现在孟团长也是大官,不可能随叫随到。
他便去公租界溜达,没多久便听到了前面很大的喧闹声。
抬头望去,传来的地方是几个银行区域。
这次英国佬的那些银行倒透了霉,想转移的八成资产都没有了,现在很多储户都跟他们闹挤兑。特别是那些清朝贵族们,他们将大量资产都放进了这次的托运舰队里,除了硬通货的黄金,还有很多古董、字画。
他们现在也去银行闹腾,这可是几辈子积下来的财富啊。他们还指望着在海外继续过着富家翁的生活,让自己的子子孙孙都过着富家翁的生活,可是现在,都没有了啊!
除了嚎啕痛哭,他们就去找银行的麻烦。
可是银行只留了几个阿三,还有一些华人探员。
一个主事的都没有,这状况直接宣布破产都可以,谁还想待在这里挨骂?
他们还想把银行金库剩下的最后一点东西搬走,只是现在银行周围日夜都有人看守。一旦被发现他们在清空金库,绝对会蜂拥而上,抢得一干二净。
所以他们就熬着,只容巡捕英的人帮忙看守,还有之前雇佣的阿三保安,一起荷枪实弹的守着。
等那些储户累了,闹不动了,他们再来善后,把剩下的东西全部搬走,这里的业务该歇一下了,等过段时间,人们忘记这些事情,再吸收新的储户。
许三看着维权的人,心里不是滋味,毕竟那些钱都在自己手里。
而受害的人群中,有一部分并不富裕,也只是勉强生活好一点而已。
现在的存款丢失,让他们迅速返贫。
许三是有些同情心泛滥,即使没有他,那些钱也回不到储户手里,英国佬早就想好了,用新储户还旧储户,然后不停地兑换出开始贬值的法币。如果战事再激烈一点,他们的储户会更多,那些运走的金钱完全可以当做不存在。
那么这次运输就会成为未来几年后的利润,仅此而已。
但是,千不该万不该船被炸沉了,而且还只是在吴淞口,闹得尽人皆知。你哪怕是在公海,再远个几十里路,他们也可以通过信息差给圆过去啊。
可这好死不死的,报纸都铺天盖地。
银行高管除了躲起来,别无他途。
希望时光抹平这群可怜虫心里的伤疤吧,现在最难对付的是那些最有钱的,托运过黄金的。
他们不单是来银行闹而已,他们在社会各界还很有头脸,也会在将来给他们使绊子。
好在托运他们货物的是英国政府的军舰,对付这些弱势群体,那群老爷们太有办法了。
几个高官在另一栋楼里秘密办公,他们掀开窗帘,正好看到如今一枝独秀的花旗洋行。
“里面进进出出人头,那以前都是他们的客户啊!...”
“不要脸,趁人之威,诅咒你们过了今晚就被人偷...”
同行是冤家,现在自己落魄,对方却风生水起,这怎么能忍受?
所以这些憋屈的高官开始小声的骂对方。
当然,隔了上百米,人家花旗的人压根听不到,此时正为财源滚滚而兴奋呢。
许三看看这边落魄追讨赔偿的可怜老储户,又看看那些进入花旗,兴高采烈的新储户。
他们仿佛在上演一出新老贵族之间交替的大戏。
“我若是给了他们钱,反倒会害了所有国人。英国佬必然会把给小鬼子的仇恨转移到国人身上,这不好。”许三摇头暗道。
但是洋鬼子利用自己的虚假信用,侵吞国人的资产这种行为,许三还是有些膈应。
是不是继续研究一下怎么开锁?自己空间里撬棍、钢锥、铁丝可都没用完呢。
晚上再说,许三继续闲逛。
许三来到贩马的陈老板那里,领了自己的‘疾风’向城外遛圈去了。
不过他走得有些远,直接来到了苏家码头那里,远远的就下马,潜伏了过去。
还是那么荒芜,好像更加没有人烟了。
许三寻找了一个看上去很久没有人待过,里面堆放着干草的窝棚。
类似的窝棚好几个,这个最破最不起眼。
许三将几个大箱子藏了进去,里面有十万银元。
还原、掩盖好后,再细心的消除了进入的痕迹,又在窝棚外面做了一个不起眼的标识。
这次给钱,他可没空总是来盯着,等明天告诉一下就行了。
重新上马回城。
“陈老板,过两天我要出趟远门,要骑马走,你给我准备些马吃的进料,要够一个月的,多少钱我算给你,明天帮我送到静安寺外。”
之所以送到那里,是因为再过去就出了公共租界,对普通人来讲,就变得不安全了。
把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都弄完,许三回到饭店吃饭、休息,为晚上的行动养精蓄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