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新机遇现
类别:
都市言情
作者:
自由奔驰字数:3773更新时间:25/07/26 03:38:37
清晨的阳光如一柄金色的长剑,斜切过社区中心那通透的玻璃幕墙,细碎的光影在会议室的白板上摇曳生姿,投下一小块晃动的光斑,似是灵动的精灵在跳跃嬉戏。陈风安静地坐在会议桌旁,修长的手指轻轻推了推面前的保温杯,杯底与桌面接触,发出短促而细微的摩擦声,在这寂静的清晨里显得格外清晰。昨晚的直播数据已经精准汇总完毕,阿飞凌晨三点发来的图表还静静躺在工作群里,那图表的标题醒目地写着《98.6%治愈率背后的甜食消耗量统计》。陈风微微眯起眼睛,目光扫过那密密麻麻的数据,脑海中不断浮现出直播时的场景,每一个观众的反馈,每一次情绪的起伏,都如同电影般在眼前回放。
就在这时,小灵端着一碟刚蒸好的糯米糍,轻盈地走进了会议室。她的发梢还沾着厨房的水汽,在晨光中闪烁着晶莹的光芒,如同珍珠般散发着柔和的光泽。她将糯米糍轻轻放在桌上,笑着说:“今天可热闹了,连隔壁小区的猫都来排队了,导诊台差点被挠坏。那些猫啊,一个个眼巴巴地望着,我都不好意思不给个情绪稳定贴试试。”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带着一丝调侃,让原本有些严肃的会议室氛围瞬间轻松了不少。
“那得给猫也出个宠物专用贴。”陈风被小灵的话逗得笑了起来,他笑着把面前的文件夹翻开,文件夹里装满了各种资料和文件,纸张摩挲的沙沙声仿佛是他内心思绪的交织。“不过现在有更大的事。”他的神情变得认真起来,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和紧张。
他缓缓地从文件夹中抽出一张印着外文信头的A4纸,纸张带着淡淡的墨香,轻轻放在会议桌中央。纸角还压着半块没吃完的草莓大福,那粉嫩的颜色在洁白的纸张旁显得格外诱人。阿飞是个急性子,立刻凑了过来,眯起眼睛,仔细地读着标题:“全球异能协同***?这名字听着像联合国下属的咖啡俱乐部。”他一边念一边忍不住笑了起来,那模样活像一个发现了新大陆的孩子。
“不是俱乐部。”专员推门走了进来,他的风衣随意地搭在臂弯,手里拎着一个加密U盘,U盘的外壳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的光泽。“他们是正经注册的国际非营利组织,总部在日内瓦,在十七个国家都有分支,专门攻克异能应用的社会化落地难题。”专员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感。
“听起来挺靠谱。”小灵坐直了些身子,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他们为什么找我们?”她歪着头,眼神中充满了疑惑。
“因为你们昨天的直播上了国际异能论坛热搜第三。”专员说着,熟练地把U盘插进投影仪,电脑屏幕瞬间亮了起来,一段英文邮件被清晰地投在墙上,落款处是一个精致的环形徽标,中间嵌着三道交错的波纹,仿佛蕴含着某种神秘的力量。
“他们想合作?”阿飞转着笔,手中的笔在指尖灵活地旋转着,仿佛在弹奏一首无形的乐章。“具体怎么个合作法?”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兴奋和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合作带来的无限可能。
“初步意向是技术共享和试点联动。”陈风轻轻点了点邮件里的一段文字,手指在屏幕上滑动,眼神专注而认真。“他们愿意提供实验室资源,帮我们优化贴片的渗透效率,还能把我们的模式复制到他们的海外站点。”他的声音沉稳而平静,但内心却涌起了一股难以抑制的波澜。
“天上掉馅饼?”阿飞吹了声口哨,那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带着一丝调侃和怀疑。“那他们图啥?”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警惕,仿佛在警惕着可能存在的陷阱。
“图案例。”专员接过话,他的表情严肃而认真。“我查了他们过往项目,有个试点在柏林,用强频共振帮人戒网瘾,结果三十个人里有七个短期失忆。这事当时在国际上闹得还挺大。”他的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
“啊?”阿飞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置信。“这哪是戒网瘾,这是格式化大脑。”他的声音有些激动,双手在空中挥舞着,仿佛在表达着内心的震惊。
“所以他们的研究边界比我们激进。”陈风指尖轻敲桌面,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仿佛是在为这场讨论打着节拍。“我们靠的是温和引导,他们是数据驱动。方向不同,容易踩雷。”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凝重,心中已经开始权衡着合作的利弊。
“那还谈吗?”小灵轻声问道,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犹豫和不安。她的手指不自觉地绞着衣角,眼神中流露出对未来的担忧。
“谈。”陈风笑了,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的阳光,温暖而自信。“不谈怎么知道谁更怕踩雷?知己知彼,才能把规则捏在自己手里。”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已经下定了决心。
阿飞挑眉,脸上露出调皮的笑容:“风哥,你这是打算反向拿捏国际组织?”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戏谑,仿佛在开一个玩笑。
“不。”陈风把草莓大福推到一边,他的动作干脆而果断,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严肃。“是让他们明白,咱们不是来蹭资源的,是来定标准的。”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在会议室里回荡。
专员点头,他的眼神中透露出赞许的神情:“我已经申请调阅他们近三年的项目档案,重点看伦理审查流程和事故处理记录。另外,他们的中国区联络人今天下午会来,面谈。”他的声音沉稳而专业,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面谈?”小灵有点紧张,她的双手不自觉地握紧,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慌乱。“我们要准备什么?”她的声音有些颤抖,仿佛在面对一场未知的挑战。
“真实。”陈风站起身,走到窗前,缓缓拉开窗帘,阳光瞬间涌进会议室,照亮了每一个角落。“让他们看看我们这儿是什么样——没有高科技玻璃墙,没有穿白大褂的博士,只有一群想让人少点焦虑的普通人。”他的声音在阳光下回荡,充满了真诚和力量。
下午两点,一辆低调的银色商务车缓缓停在社区中心外。车门打开,走下来一个穿浅灰西装的女人,三十出头,戴着一副精致的无框眼镜,手里拎着一个极简风格的公文包。她没有走正门,而是先绕到活动区外围,静静地看了五分钟居民做情绪测试。她的眼神专注而认真,仿佛在观察着每一个细节。
“观察力不错。”专员低声说,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赞赏。
女人自我介绍叫林澜,是该组织中国区项目协调人。她说话节奏平稳,用词精准,每一个字都仿佛经过精心雕琢,像在读一份精心校对的报告。
“我们关注你们三个月了。”她开门见山,没有丝毫的拐弯抹角。“从第一次免费试用活动开始。你们的治愈率波动极小,副作用可控,最关键的是——”她看向小灵,眼神中带着一丝欣赏。“执行者没有居高临下的姿态。”
小灵愣了愣,她的脸上泛起一丝红晕:“我只是……不想有人和我当初一样,病了都不敢说。”她的声音有些哽咽,眼神中流露出对过去的感慨。
林澜点头:“这正是我们想找的伙伴。技术可以复制,但温度不行。”她的声音温和而坚定,仿佛在传递着一种信念。
陈风递上一杯茶,茶叶在水中缓缓舒展,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你们的理念是什么?”
“效率优先,安全兜底。”林澜答得干脆,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自信和果断。“我们相信异能可以像疫苗一样普及,但必须经过千次模拟和伦理评估。”
“听起来很严谨。”陈风笑了笑,那笑容中带着一丝调侃。“但你们在柏林那个项目,失忆的七个人,后来怎么样了?”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质疑,仿佛在试探着对方的底线。
林澜的表情没变,但指尖在杯沿停顿了一瞬,这一细微的动作被陈风敏锐地捕捉到了:“全部康复,补偿到位,项目已叫停。我们内部复盘了十二轮,现在所有神经干预类试点,必须加入双盲对照组。”她的声音依然平静,但语气中却透露出一丝严肃和认真。
“挺负责。”阿飞插嘴,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敬佩。“那你们打算怎么‘协同’我们?”他的身体微微前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第一阶段,技术互助。”林澜打开平板,屏幕上显示出一系列复杂的图表和数据。“我们可以提供高精度透皮仪,帮你们测试新配方的吸收曲线;你们提供临床反馈,优化我们的模型。第二阶段,如果顺利,联合申报跨国试点。”她的手指在屏幕上滑动,详细地介绍着合作方案。
“没提资金?”专员问,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谨慎。
“初期不涉及资金往来。”林澜坦然道,她的眼神清澈而明亮。“我们更看重数据共建。当然,后续若产生专利,收益按贡献分配。”她的声音清晰而有力,仿佛在向大家展示着合作的诚意。
会议室再次安静。每个人都在心里算着那笔看不见的账,权衡着合作的利弊。陈风的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眼神中闪烁着思考的光芒。
“我有个条件。”陈风忽然说,他的声音打破了沉默。
“请讲。”林澜微微抬头,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
“所有合作数据,必须以我们这边的命名体系为准。比如情绪稳定贴,代号‘安心一号’,不能改成‘GC - 7’之类的冷冰冰代码。”陈风的眼神坚定而执着,仿佛在守护着一份珍贵的遗产。
林澜笑了,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的花朵般灿烂:“可以。命名权,归原创者。”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理解和尊重。
“还有。”小灵抬起头,她的眼神中带着一丝倔强。“如果未来推广,必须注明‘由社区团队研发’,不能只写你们的名字。”她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充满了力量。
“当然。”林澜合上平板,她的眼神中透露出真诚。“尊重原创,是合作的底线。”
谈话结束时,夕阳正把会议室染成暖橘色。林澜起身告辞,她走到门口又停下,回头看着大家:“你们和别的团队不一样。”她说,眼神中充满了欣赏。“他们总想证明自己多厉害,而你们……只想让事情变得更好一点。”她的声音在夕阳的余晖中回荡,温暖而动人。
门关上后,阿飞瘫在椅子上,长舒了一口气:“我差点以为要签卖身契,结果聊成了战友见面会。”他的脸上露出轻松的笑容,仿佛卸下了一副沉重的担子。
“别放松。”陈风盯着桌上那张印着波纹徽标的信纸,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凝重。“合作才刚开始,真正的考验在后头。”他的声音沉稳而严肃,仿佛在提醒着大家。
“比如?”小灵问,她的眼神中带着一丝好奇和担忧。
“比如他们实验室的透皮仪,万一能逆向推导出我们的配方呢?”陈风的眼神中闪烁着一丝警惕,他的手指不自觉地握紧了信纸。
“那我们就得在合作的同时,把下一代产品做出来。”专员站起身,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和果断。“领先一步,才是safest的合作姿态。”
夜幕降临,社区中心的灯一盏盏熄灭。陈风站在窗前,手里捏着那张信纸。他没注意到,纸背角落有一行极小的烫银文字,只有在特定角度才能看清:“平衡之轮,始于裂隙。”他的眼神望着窗外黑暗的夜空,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思考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