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助乡
类别:
都市言情
作者:
烤个青口字数:2094更新时间:25/07/26 22:58:11
弹幕上也笑得不行。
不过等笑过之后,在场的几人一致决定,将陈宇踢出比赛之列,毕竟和他比多少有点欺负人。
很快,几天的直播就结束了,最后的最后,直播镜头定格在了挂满了灯笼的树上。
当直播结束之后,网上瞬间就有人开始搜索,平舒他们录制的地方在哪。
有人认出了这是自己的家乡,连忙在网上求证。
【这里和我老家好像啊,我好像还看到我爷爷了,自从我出来上学,就已经很久都没回去了,我想我爷爷了】
很快,过年的时候录制出来的成片就放了出来,也有人发现了盲点。
【小姑娘,你爷爷是不是李叔啊?】
而已经发现了这件事的小姑娘,哭的泣不成声。
不过这些都是陈宇等人不知道的。
他们的节目,把这个地方带火了,许多发现这是自己家乡的年轻人,也纷纷在网上说出了地址,这就导致,有不少人正在朝着这边赶来,甚至已经到了。
这里本来就是一个小山村,村里人也就温饱而已,生意人都没有,更别提什么旅游业了。
于是当地文旅只能厚着脸皮找到了陈宇和平舒等人。
“内个....我知道两位都是明星,这个忙的很,但是你看,能不能帮帮这些老乡?大家实在是不容易,这要是错过,真是没有下次了。”
说是文旅局的干部,其实就是村支书。
年龄一大把,头发都花白了,正一脸恳求的看向平舒和陈宇,看得平舒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鱼啊,这事你怎么说?”平舒问道。
陈宇点头,“那是一定要帮忙的,只不过得先去勘察一下实地情况。”
毕竟涉及到旅游业,别管他们是因为什么过来的,那赚钱就是首要的,卖灯笼等手工艺品是肯定要的,那就要选一个好的地点,还要布置摊位。
再一个,这边偏僻,来了总得有地方睡觉吧,镇子里面的宾馆有限,而且有人就喜欢农家乐的感觉。
好在村子里面有几家空房子,保护的也很完好,收拾收拾就能住。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本来陈宇和白洛妍是打算拍完就回家的,这回反倒是因为这件事给耽误了。
不过好在两人现在不是很忙。
很快,第一批游客就到了这个小山村。
树上的灯笼,挂着的小像,还有窗户上的窗花。
光是像陈宇那天做的那么复杂的宫灯,就有好几顶。
“叔叔,这个灯笼卖吗?”有个小姑娘问道。
老乡连连点头,“卖,三十块,你要就拿走。”
一款制作复杂的宫灯,才三十块钱,可以说是非常便宜了。
陈宇几人毕竟是明星,要是被人看到了,很难不引起骚动,所以此时也就在山上看着。
这时,平舒看向陈宇,问道:“那个寻人角真的有用吗?”
陈宇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但总归是个希望。”
他们在摊位的角落,一个只要逛这个摊位,一定能看到的地方,放了一个寻人角。
上面是很多走失的孩子,这不止是这个村子里面走失的孩子,而是整个镇子,甚至整个市的,有的孩子算一算,如今已经三十多岁了。
陈宇不确定这样能不能帮助那些人找到孩子,但是好歹这一阵人流量大了起来,只要知道的人越来越多,总会有希望的。
......
“呼~好累哦~”白洛妍伸了个懒腰,倒在沙发上。
山村那边的旅游活动还在继续,当地的老乡卖出去不少农产品,那群游客就差把地皮都搜刮走了。
陈宇他们在看了一天之后,给村支书提了点建议之后,就回来了。
毕竟他们在那里终究不是很安全,万一有人不小心找到了他们就糟了。
所以看着一切都步入了正轨,陈宇和白洛妍就回来了。
只不过令人没想到的是,当地文旅局竟然把他们几个都@出来了。
梅城文旅:【我们这里,是一个小山村,很小很小,但是偏偏又不至于无法温饱,所以我们不被列入扶贫计划,可这里的百姓也确实穷,穷到买不起衣服,留不住家人。
我们这么多年,都这么过来了,眼看着年轻人越来越少,他们说出去赚钱,可我们没见到他们赚了个什么钱,人也见不到了,我们也没办法,年轻人么,总是要出去闯嘞。
但是这次不一样,这次我们这小地方好像也火了一次啊,有许多年轻人都过来了,不管他们会不会再走,但是,好歹给我们这增添了一丝人气,也让当地的民众赚到了钱。
在此,郑重的感谢@陈住气爱摸鱼@平舒@白洛妍......等几位的帮助,明明他们也忙的很,但因为我的请求,他们就留下来帮忙,留下来指导,我真的由衷的感谢......】
这条微博,是由村支书口述,他孙子发表的。
每一句话都不是那么正式,也没有什么官腔,简直不像是官方发表的言论。
但事实上,这还真就不是官方发表的言论,就是老村支书自己想说的话,非常简单、直白,而且口语化,但足以打动人心。
老村支书其实不是村支书,也是市长,但是这地方没人来,于是就把老村支书提拔成市长了,但是大家还是叫他村支书。
......
白洛妍趴在陈宇的肩膀上。
自从看完村支书的话之后,白洛妍就眼泪汪汪的,根本止不住,甚至还想给梅城捐点钱。
陈宇简直苦笑不得,不过也没有阻拦,只不过这笔钱直接给,那肯定是和没给一样,毕竟那么多人呢,每个人又能分到多少呢?
最好的办法,还是增添一些设施之类的,才能可持续发展。
村支书的言论,不止是白洛妍和网友们看见了,周良策也看见了。
“好小子!这事干得好!”周良策一拍手,转手拿着这个去找新闻部的人了。
于是第二天,中央日报就用一整张单独的版面,报道了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