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要价有点高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江山不落字数:2104更新时间:25/07/15 20:49:02
王伦真不知,要不然他也不会如此吃惊。
倒不是担心于后滕府尹时代他的生意会如何,实际上到了他如今的境况,少了个滕府尹已经真没有多大关系了。
不说三皇子的关系仍在,也不说自己山水郎的名声,就凭手里那张徽宗皇帝的亲笔诰书就能唬一大批人。
之所以没有公布,是觉得暂时没有必要----谁在打牌时会把底牌全出、并且上来先扔个王炸?
他吃惊的是,关于这件事,自己一点风声都没有听说。
还是消息太闭塞了,而且滕府尹也是没品,在站好最后一班岗的同时还讹去了自己的八千贯!
关键是亏吃了,自己不但不能反悔,还不能中断掏银子,否则就会让对方感觉人走茶凉、最后弄成了冤仇----谁知道这家伙最后会做到什么官、将来能在哪个地方压自己一头?
还有,孙三四脱籍的事必须、马上、立刻要做!
他的吃惊,反应在那道士眼里是满意一笑:终于说得对方心慌了!
谈判,若都是有底牌可打,很难形成正果的。
“接任的人选贫道已经知道了,正好也有旧。山水郎若是有意,贫道便做个东道,让你提前结识一下未来的开封府尹也是手到擒来之事。”
王伦听了,倒有些佩服起鬼樊楼主来。果然是能在东京卧虎藏龙之际活得生龙活虎之人,手眼通天!
否则的话,按照后世打击黑涩会的经验,只要政府愿抓,随便总能除掉几个黑恶势力,怎可能让他们逍遥法外百年之久?本身就与理不服么。
什么地理环境复杂等等借口,只能糊弄山野之民。鬼樊楼那么厉害,为什么平时只敢动平头老百姓而不是王公贵族、官府里的人?还是有忌惮!
“楼主的好意,小可心领了。但是小可从事的只是商业小道,倒无需定要与这么大的人物有瓜葛。”当然他话也没有说死:“当然如此楼主可能引荐的话,小可也自当奉上薄礼以示感谢。”
不管怎么说,在中国做生意,结交一些权贵并不是坏事,在某些时候还很必要。并且在这种场合,也应当给对方一些好处,毕竟还想着全身而退呢。
对方没拿花丛姑嫂她们当筹码,或是他们有恃无恐,或是他们准备打感情牌,但双方总归以不翻脸为好。
鬼樊楼主不置可否。王伦可以出钱可以送钱看似大方,说话也东一瓢西一瓢,但在波及销售链的事情上并没有松口。
劲敌啊!
“山水郎真个不考虑贫道的建议?”那道士加重了语气道。
原本坐在其身旁的那个崔和尚闻言跳起来,宽大的身材加上呼哧一声就站起来的气场很足,唬得欧鹏和焦挺也立即闪出来,准备与其放对。
东京的市场是王伦的基本盘,岂能随便与人分钱?
权宜之计是否可行?答曰不可。只要答应了,肯定要签协议要立字据。古人以信义立足,经商更是如此,哪怕一纸诉状告到官府,不遵契约的一方都是大亏特输的局面。何况这鬼樊楼主已经说了继任的开封府尹和其关系很好,人情上也已输了一局。
王伦不能答应。
“小可对东京的商事已有过周密筹划,此事绝无商量余地!当然,贵楼主若是想开拓埠外市场,比如京东西路之外的其它州县,此事倒有商谈的空间。”
大宋最富裕的地方莫过于京师、江南。江南太远,王伦暂时力所不逮,那便放开,自己全力耕耘京师周边市场。当然,该如何定价批发价,王伦自会斟酌。
只是他的如意算盘,鬼樊楼主并不接受。那道士摇头道:“贫道向来只在近边走动,江南之地,怕是鞭长莫及。山水郎如此论调,未免诚意不足!”
王伦目视焦挺,后者会意,便全神戒备,等待事情演变,便拟先下手擒了此人。
他却不卑不亢地道:“此事便难办了。京师是小可兄弟们的安身立命之地,不容有失。楼主强人所难,又何来诚意?”
道士脸色变了几番,终是慨叹道:“山水郎说的也有道理。既然你我都不愿舍近而求远,都想深耕京师,却又为何不能两家携手共谋发展大计?”
道理很好,但王伦真心不需要。明明自己完全可以搞定的事,偏有人要加入并分一杯羹,能接受才怪!关键是,对方的底牌不明,自己都不知道从何接起。
沉思片刻,还是不想翻脸,便忍着不满问道:“楼主说的携手共谋,不知能给小可的生意带来什么好处?”
货是安仁工坊生产的,关系是自己走动得来的,销售渠道也是多方周折才形成的。对方现在要加入,总得拿出点“诚意”!
总不能因为你势大,我就必须分润出部分利润给你,那不是变相的交保护费?
王伦说,自家兄弟很多,这笔费用就不需要了!
那道士胸有成竹:“走贫道的关系,聚义商社目前的税额不会变化,各处势力的干扰由贫道这边打点,山水郎要想拓宽外地商路,贫道可以给予充分的便利!”
嗯,这是白道黑道都能打点了。
王伦说不心动是不可能的,无它,因为有滕府尹发话,安仁工坊的货物享受了极低的税率。否则按照大宋的税法,每块肥皂至少要交出十四、五文的纯利,白酒和花露水也将至少损失百分之十以上的收入。
没了滕府尹固然不怕,但因为各路人马吃拿卡要的行为,也是让杜迁这位销售大掌柜经常应酬、赔着笑脸。毕竟要做生意,笑迎八方客是道理。
能续上官府的这层关系当然是好,但如果是以经济上付出很大代价,或者失去了对聚义商社未来的控制权和发展权,则大可不必。
“然则楼主的条件是?”王伦最后探听对方的底牌。如果要价太高,那就走极端----爷也不是任由拿捏的!
孰料那道士听王伦松口,竟然趁热打铁要价起来,大笑道:“山水郎若有诚意,贫道也不多占,只要商社利润的三成,一切经营仍以山水郎为主,贫道只派驻几位账房先生,却可保安仁工坊、聚义商社再无先前火烧之虞,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