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这个班
类别:
女生频道
作者:
月漠字数:2198更新时间:25/07/31 13:31:29
从王老师家出来,还带走了一个王老师。
虽然王老师现在已经没有在学校任教,不再是个老师了,但他对当地的学校,特别是美术专业的,非常了解。
有他带路,总好过于他们自己还得去联系。
王老师天天在家里也没什么事情,闲着也是闲着,听楚隽说,想要让他帮忙,欣然应允。
楚隽和安暖,年轻斯文长得好,说话客客气气的,安暖还欣赏他的茶,很得老爷子的喜欢。
他即是读书人,又是搞艺术的,多少有些文艺范儿在骨子里。
虽然村子里的人对他也很友善,但友善归友善,没什么共同语言也是真的。要不然的话,也不会指点焦名扬。
上车,出了村子。
楚隽说:“王老师,您陪我们去学校找一趟人,不管找到没找到,一会儿我请您吃饭,然后送您回来。”
“不用不用。”王老师爽快说:“协助警方,那是我应该做的。不过你有车,方便,一会儿送我去公交站就行,都出来了,我去我儿子家转转。”
“行,我送您过去。”
楚隽说。
他刚才跟王老师聊天的时候,大概也聊了。王老师的儿子家住的不远,送一趟耽误不了多少时间,这种事情,他是周到细心的。
很快,就到了焦名扬所在的学校。
是一所很一般的学校。
对于焦名扬能在这个学校里学美术,当时听着消息,众人都挺惊讶的。
艺术的专业和别的专业比起来,可是很费钱的。
学费贵,购买的各种材料也贵。
而且毕业以后,就业的去处相对于别的专业来说,选择性也窄一些。
怎么说呢,家里条件好的,那绝对可以。
特别是女生,就像是之前喜欢楚隽的那个姑娘,学的就是音乐。大学毕业之后,就去了国外知名的音乐学院深造。
别管深造得怎么样,反正镀一层金回来。
穿得美美哒,长得美美哒,往钢琴前面一坐,特别高贵。
父母也特别有面子。
门当户对的人家,也会觉得这是个特别高贵的儿媳妇。
他们不讲究实用性。
但普通人家的孩子,学这样的专业,真是要了一家子命了,真是要砸锅卖铁了。
不过也由此可见,焦家对这个儿子有多宠溺。
王老师在美术圈子里,是小有名气的,他很顺利的带着楚隽和楚隽进了学校。
三年前,焦名扬是大一学生。
三年过去了,如果他没有出国,现在是大四。
如果这个凶手是焦名扬的同学,现在很大的可能,依然在这个学校里上学。
见王老师来了,美术系的副主任迎了过来。
虽然不知道有什么事情,但肯定要好好接待。
王老师说:“刘主任,不是我要找你。我是带人过来的。”
刘主任的目光,落在了楚隽身上。
楚隽拿出证件。
王老师心里有数,这一次过来,他是受欢迎的。下一次肯定就不受欢迎来,谁也不喜欢来找麻烦的人。
现在,他就是那个来找麻烦的人。
不过他不在乎。
刘主任看了看楚隽的证件,客气的伸出手来:“楚队长,您好。”
“您好。”楚隽说:“我们这次过来,是想要找一个人。”
“您说。”
楚隽说:“您知道焦名扬吗?”
刘主任都不用想便道:“知道。不过他大一下学期就出国了,没有回来过。咱们学校能出国深造的人,一年也没几个,所以我印象特别深刻。”
“我想看看他们班的人员名单。”
刘主任懵懵懂懂的,还是请楚隽跟他走。
到了档案室,找了找,抱出一摞子档案。
“这就是焦名扬他们班的所有人了。”刘主任说:“一共是二十五个,其中有两个中途退了学。”
档案一次排开。
这二十五个人里,有十五个女生,是个男生。
退学的两个,一男一女。
安暖先看了两个退学的。
“刘主任,他们是因为什么退学的?”
“哦,一个是身体问题,生了病,大三的时候退学的。还有一个是家庭出了变故,承担不起了,所以退学了。挺可惜的,但是也没有办法。”
二十五个人的档案一字排开的时候,安暖突然意识到一件事情。
在这件事情里,她有些先入为主地认为凶手是男性。但其实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一点。
这二十五个,包括退学的两个,都有嫌疑。
楚隽道:“这些人里,有没有和焦名扬关系好的?”
这一问,就把刘主任问住了。
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当老师的也不是特别清楚。何况都已经是三年前的事情了。
“我也不清楚,可能要去问一下他们班上的同学才行。”
刘主任想得简单。
但是楚隽说:“先不着急。”
这个凶手,很有可能就在其中。
画一副巨大的人像,这人像要画得很好,很真实,至少让向浩然一眼就能看出来是焦雨花。
这是需要一定的水平的,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画出来。
凶手的专业水平是相当不错的。
他不但很可能还在学校,而且,可能是学习很好的那一波。
刘主任看着楚隽。
你说不急就不急。
你说咋办就咋办。
楚隽道:“我先看一下这些档案,然后可能要刘主任帮忙,把我挑出来的人,单独喊来问话。”
刘主任一口应着:“没问题。”
楚隽和安暖商议了一下。
这些学生的档案上,有比较详细的资料。
姓名年龄这些是肯定的,还有家庭住址,本地人不多,大部分是外地的。
家庭状况,家里有几口人,父母是做什么工作的,兄弟姐妹有几个,等等。
这年代上大学是件大事,学校管理的很严格。对学生的家庭情况,也是有要求的。
楚隽道:“这些学生,都是住校的吗?”
“是,都住校。”刘主任说:“不过,有些本地的,家住得近,会经常回家。家在外地的,那肯定是住校,寒暑假回家。有些人为了省钱,寒暑假也不回,在城里找个临时工给自己赚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