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勇敢者的游戏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携剑远行字数:4233更新时间:25/07/27 11:25:02
从地理位置上说,汉寿距离阳安关并不是很远,只是路比较难走。所谓官道,也是山间谷道崎岖不平。
接近二百里路,足足走了三四天才抵达,而且几乎是日夜兼程,沿途都没怎么好好休息过。
蜀道难,从此刻开始,便已经成为行程的注脚。
骑在马上,看着左右两边都是大山,即便是山上都是郁郁葱葱一片,也给人一种难以言喻的压迫感。
石守信脑子里总是会出现一个画面:他成为一位将军带兵途经此地,走得好好的,忽然前面有滚木从山腰落下,拦住了前路。后面又有敌军抬着拒马堵住了归路,中间火油滚滚,部曲失控乱作一团。
“蜀地险要,若不是蜀国百姓已经对刘禅和他们的朝廷完全失去信心,只怕我们很难打进去。”
石守信抬起马鞭,指着道路两旁的群山,对身旁的孟观说道。
“石监军所言极是,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
孟观说着说着忽然卡词了。
“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险。”
石守信面带微笑说道。
孟观恍然大悟,连忙点头道:“对对对,就是这句话,在德不在险。石监军,您的学识真是渊博啊!”
孟观觉得,石守信的出身虽然不好,但学问却是出奇的好,似乎什么都懂一样。
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看法。
石守信表面上看是高娶了,身份完全配不上夫人李婉。只是不看家世,仅仅看石守信这个人如何的话,就会明白为什么岳父李胤对这桩婚事很满意,对这个女婿也很满意了。
诸如此类的事情,都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并非是单纯的比拼个人条件。谁吃亏谁占便宜都是心里有数的,绝非外人揣测的那般。
“唉,读书明智啊,多读书就会少吃亏。”
石守信叹息说道,似乎是有心事。
孟观疑惑问道:“石监军,我们过阳安关后,您就愁眉不展的,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
老实说,孟观对这次伐蜀还挺期待的,他觉得自己跟着石守信跑腿,捞了不少功劳。等伐蜀结束后,论功行赏一定少不了他这一份。
可是,从石守信的表情看,对方显然在担忧什么大事。
“邓艾,会偷渡阴平,走阴平小道去江油关。如果江油关被拿下,那么邓艾就能继续攻涪城,以至于最终攻打成都,立下不世之功。”
石守信用低沉的语气说道,说完后就闭上嘴一言不发,只有坐下马匹踏步,发出吧嗒吧嗒的杂乱之音。
“这是一件好事啊,虽然对我们确实有影响,但也不值得去忧虑呀?”
孟观完全不懂,石守信究竟是在担忧什么。
这次伐蜀顺利,让所有人都觉得已经把功劳拿到手了,心情也都放松下来了。
谁也不会想到,二十万魏军入蜀后,会有山崩地裂一般的遭遇。尤其是对于那些中高层将领们来说。
“没事,等到了汉寿再说。”石守信随意摆手,漫不经心说道。
几天之后,二人顺利抵达汉寿。
他们向魏军大营哨兵禀明来意后,就被人引到了中军大帐。
是的,钟会住在大营之中,帅帐之内,压根就没有在汉寿本地大户的宅院里居住。他的神经绷得很紧,可谓是严丝合缝不留下任何破绽。
很显然,钟会知道司马昭对他有想法,所以他非常谨慎。
汉寿这个地方的布局是很奇特的,具体说来,就是“有墙无城”。它的城墙就是葭萌关和白水关,中间天然形成的一片平坦谷地,便是汉寿。
官府衙门和耕地都在其中,没有其他的城墙围起来,土地利用效率很高。
当年,刘备就是从这里出兵,夺取了蜀地。汉寿对于蜀汉政权而言,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石守信被钟会的亲兵带进帅帐,孟观在外面等候不敢造次。
这一次,钟会对石守信非常客气,并无从前的飞扬跋扈。邀请他落座之后,钟会这才笑眯眯的询问道:“你去长安见到大将军,他有什么吩咐啊?”
石守信直接拿出放在身旁的木盒子,递给钟会道:“这是大将军要下官交给大都督的,在下听闻是一些封赏的文书。此外,这篇《寒梅赋》,是黄金围守将柳隐写给大都督的。”
接着,石守信又把黄金围那边的战事说了一下。
“嗯,好说,好说。”
钟会笑着点头,随即吩咐身旁的一位将军开盒子。只见那位将军直接用刀将精美的铜锁劈开,却没有伤木盒分毫。
这刀法,就算石守信从娘胎开始练,估计都练不出来。
似乎是达到了施压的效果,钟会轻轻摆手,那位将军直接退出军帐,就剩下石守信和钟会二人了。
钟会将盒子里的书信一封一封拆开看,脸上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也不知道究竟在想些什么。随后,他又通读了柳隐的那篇《寒梅赋》,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去营中歇着吧,刘钦的兵马还未到汉寿,你可以在营中自行挑选一百亲兵,独占一营。等刘钦来汉寿后,再与他合兵一处。
这些时日若无军务,你可以四处走走,只当是休沐。黄金围的事情,我已经派人通知刘钦,让他不必理会,带着兵马来汉寿即可。我已经有安排,相信柳隐也不会造次。”
钟会温言笑道,和此前那位动辄就发飙的大都督判若两人!
石守信立刻作揖行礼道:“大都督,下官还要去阴平送信,先告辞了。”
他刚刚起身要走,钟会连忙摆摆手,示意他坐下。
“石监军啊,你先别忙着去阴平。明日呢,众将都要来这里开会,你在此旁听,亦是无妨的。
对了,你假节的文书随身带着了吧?”
钟会询问道。
石守信没有二话,直接从怀里摸出那份任命书,交给钟会查看。
“那就没问题了,你亦是假节,明日若是有事,你不能当做没看见,要行使权责才是。
假节可不是挂出来好看的。”
钟会看完以后还给石守信,很是露骨的暗示道。
“大都督放心,石某不会乱用职权,也不会装聋作哑,一定会秉公办事。”
石守信不卑不亢作揖行礼道。
“嗯,如此甚好。
此前你我有些误会,都是因为公事而非私怨。
钟某如今就把话说开了,明日军议之后会举办接风宴,只当是为你接风洗尘了。”
钟会温言笑道,对石守信的态度,可谓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简直判若两人!
石守信连忙道谢,随即大步离开了军帐。
一出来,孟观就将他拉到无人之处,压低声音问道:“石监军,情况如何?”
“情况还好,大都督甚是和蔼。只不过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石守信叹了口气说道,心中满是忧虑。
他是知道谜底的人,所以钟会现在对他和颜悦色是因为什么,其实几乎已经是跃然于纸面上了。
……
一整个晚上,石守信都睡得不踏实,总觉得有什么大事要发生。那种感觉,跟当初钟会借机想搞死嵇康时的差不多。
石守信一直把佩剑放在枕头下面!以备不时之需!
果不其然,第二一大早,大营中点将鼓声响起,一阵密集过一阵。不过石守信麾下没有兵马,不用整军,倒是无碍。
他细心整理好衣衫,这才不紧不慢的来到帅帐。只见钟会已经在主座上端坐着,一身蓝色锦袍,看起来贵气逼人。
军中诸将,如胡烈父子,李苞等人都在,一个个都眼观鼻,鼻观心。
这些都无甚可说的,毕竟都是老熟人了。
扎眼的不是这些人,而是跪在钟会桌案不远的一人。虽然披甲,但没戴头盔,蓬头垢面看起来非常狼狈。
距离他不远,军帐左侧序列的首位,是双手拢袖的卫瓘,面无表情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不一会,鼓声结束,钟会的亲兵把帅帐围了个严严实实。依照军法如果有迟到的,除非是外出公干不知道消息,否则逮住了杀无赦。
“卫监军,人是否到齐?”
钟会看向卫瓘询问道。
“回大都督,不仅到齐了,还多石守信一人。”
自己居然是多余的,石守信这才恍然大悟,他昨日入大营的消息,钟会居然没有通知卫瓘。
“石监军昨日才到大营,卫监军不知也是常事。”
钟会淡然说道,不过这显然不是重点。他看向卫瓘询问道:“那可以开始了吧?”
“开始吧。”
卫瓘点点头,脸上看不出有什么不满的。
石守信敏锐发现钟会的行事风格有所变化,似乎身段柔软了不少。只是当前这个场面,到底是在玩什么花样,他还没看明白。
“诸葛绪,你可知罪?”
钟会看向跪在地上那人询问道。
石守信心中一惊,诸葛绪是从陇右发兵直扑阴平的,他回来了,那证明邓艾在阴平已经无人牵制。
偷渡阴平,终于来了么!
“大都督,在下何罪之有?我部不受大都督节制,大都督亦是无权处置我!”
诸葛绪抬头看向钟会说道。
他显然是不服。
“卫监军,你是持节,所有伐蜀军中大事,你都可以一言而决。诸葛绪所犯何事,你能不能说一说。”
钟会看向卫瓘询问道。
“这个,大都督说笑了。卫某对于军务不甚精通,而且也不知道诸葛绪究竟犯了何罪。
不如大都督说一下,让大家都听听也好。”
卫瓘不阴不阳的来了一句,显然没有落入钟会给他挖的大坑之中。
钟会似乎也不纠结此事,于是轻轻摆手,看向诸葛绪问道:“诸葛绪,我问你,出发之时,大将军交给你的军令是什么?”
这话一说,众人立刻都看向诸葛绪。
“回大都督,我接到的军令是……占据阴平桥头,在此阻隔姜维带兵南下。”
诸葛绪不情不愿说道。
“嗯,说得好,确实如此。”
钟会点点头,继续问道:“那姜维是怎么到剑阁的呢?莫非,他带着天兵天将飞过了阴平桥头?还是说,你没有如约拿下阴平,让姜维提前跑了?”
嘿嘿,有好戏了!
军帐中无论是钟会还是卫瓘,又或者是如胡烈这般的将领,都意味深长的看着诸葛绪。
“我拦住了姜维,但他用了诡计,诱使我带兵北上堵截,姜维趁机带兵冲过了阴平桥头。”
诸葛绪叹息说道,这些事情,他觉得钟会早就打听清楚了,说不说都一样,还不如痛快点。
“诸葛绪你真是厉害啊,你麾下三万精兵,占据地利居然拦不住姜维两万人,听闻当时邓艾还带兵在后面追赶。
是姜维用兵如神强行穿过阴平桥头的,还是你……故意放走他的呢?”
钟会语气不善,瞪着诸葛绪询问道。
在场众人都是倒吸一口凉气,钟会这厮看来是要杀鸡儆猴了呀!
他的话层层设套,压根就不给诸葛绪解释的余地。
蹲坑拒敌都不会,要么菜得跟弱智一样,要么就是跟姜维一伙的,你选一个吧!
诸葛绪还能怎么选呢,他选择闭嘴,一句话都不说,反正钟会无权杀他。虽然卫瓘可以杀,但是相信卫瓘这个老油条,不会蹚这次的浑水。
“你不开口,是我说得哪里不对?还是被我说中你心中所想,然后做贼心虚?”
钟会脸上露出一丝冷笑,就好像看见掉进陷阱的猎物一般。
“大都督,此事或许还有内情。不如,让石监军带着诸葛绪返回长安,交给大将军审问。
至于他麾下三万兵马,暂时交给大都督节制,麾下各将,暂时各行其是,不打散编制,单独成一军。
这样如何?”
卫瓘开口建议道,他不能不站出来了,要不然,钟会可能借机把诸葛绪斩了!
“诸葛绪,今日是有卫监军求情,你才能逃过一死,要不然,你绝对走不出这个军帐。
既然,卫监军开口了,那就……”
“大都督,此事还有一点小瑕疵!”
正当钟会下令的时候,有人打断了他,站出来行了一礼。
此人正是羊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