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不服周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携剑远行字数:3914更新时间:25/07/26 14:16:09
泰山郡奉高县城内的一处幽静庭院里,羊徽瑜正敞开着书房门伏案书写。书房外庭院的假山上,汩汩清泉从“山巅”流下,通过活水流出庭院。
好一副高山流水的气派景象。
“这是给梁夫人的拜帖,她是太守夫人,一定不能漏了。
上门的时候,让他们家的下仆邀请夫人出门来,你亲自呈上拜帖。
这次宴会只有女眷参加,莫要疏漏了,一定得告知梁夫人。”
发髻已经盘起的羊徽瑜,一脸认真告诫自己的贴身侍女徐莹道。
“瑜娘子放心,这些事情妾一定办妥。”
徐莹对着羊徽瑜盈盈一拜,脸上带着微笑,似乎有话想说。
“过来说吧,真是的!”
羊徽瑜没好气的骂了一句。
“瑜娘子,您既然知道羊琇要对恩公不利,为什么不阻止他呢?”
徐莹有些疑惑的问道。
羊徽瑜叹了口气,无奈摇头道:“我有我在乎的,羊琇也有他在乎的。石郎君对我来说万金不换,但对于羊琇来说,那只是一个碍眼的人罢了。你跟他去说,无异于鸡同鸭讲。”
徐莹微微点头,有些理解羊徽瑜的想法了。
“那……瑜娘子何不派人告知恩公?您既然都联系李娘子了,何不跟恩公说一声呢?”
徐莹越发不懂羊徽瑜怎么想的。
“汉中距离此地途遥路远,即便是我派人去提醒石郎君,他也不知道应该怎么防备,实际上我也不知道羊琇会怎么做,但可以肯定不会是派人暗杀。
估计是借着混乱,让石郎君死于乱军之中。其间利害,我亦是无法揣度,贸然介入,很可能帮倒忙。
所以就只能期待石郎君自己能不能逢凶化吉了。我能做的,就是把他的妻儿接到身边来,不让司马炎得手。”
羊徽瑜叹息说道。
徐莹沉默了很久,她认为羊徽瑜是一个善良到有些天真的女人,得亏脑子活络,否则早就坟头长草了。
她忍不住幽幽问道:“李娘子不在了,恩公肯定很伤心,但也没人跟您争了。”
“他若是抛弃李家娘子,我反倒是不敢相信他了。我们女子天生柔弱,不依附于男人是不行的。如果他负我,那就只当是我瞎了眼吧。”
羊徽瑜一边说一边铺开大纸,准备写一封很长的信。
徐莹见状好奇问道:“瑜娘子,您准备给谁写信呢?”
羊徽瑜吐出三个字:司马昭!
“您跟司马昭之间……”
徐莹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因为她也经历过差点被前夫兄长迷奸的噩梦,得亏是石守信搭救,才脱离狼窝。
想想羊徽瑜跟司马昭之间又是互相利用,又是联手做局,还能全身而退,简直是女中豪杰一般的人物。
既然已经跟司马昭翻脸了,又何必再联系呢?
“司马昭已经被封为晋公,我便要让他追封他兄长的前妻夏侯徽!
然后册封他的夫人王元姬!
这两个女人,都要得到晋公夫人的名分!
将来晋公变晋王,再建晋国,我要逼着司马昭或者司马炎,追封夏侯徽为皇后,让她和王元姬都是皇后!这是司马家欠她们的!”
羊徽瑜脸上闪过一丝阴郁之色,笔尖在白纸上重重的落下。
“那您呢?”
徐莹疑惑问道。
“将来司马师原配夏侯徽都是皇后了,你说我是什么呢?我是羊徽瑜啊!我什么都不是!
我就是个不想沾染司马家是非的寡妇而已,我要那些没用的名头作甚?”
羊徽瑜话语里带着无尽的惆怅和厌恶,她现在已经打算从司马家未来必然会发生的恶斗中脱身了!
……
阴平桥头的城楼签押房内,邓艾和诸葛绪二人大眼瞪小眼,面对面坐着商议军务。
邓艾觉得诸葛绪就是个弱智,而诸葛绪则认为邓艾眼高于顶,狂妄自大。一把年纪了还要作死!
反正,他们二人谁也看不上谁!
之所以现在要开会商议军务,是因为诸葛绪想东进跟钟会的兵马会和,不想待在阴平了。
当然了,这不光是因为看不惯邓艾,还在于他手下三万人,每日需要的粮草也是不小,阴平本地无法长期供给。
“诸葛将军,邓某有一计,可解如今困局,不知道你想不想听一下。”
邓艾摸着下巴上的胡须,看向诸葛绪询问道。
话都说这个份上了,诸葛绪能说不想听吗,他无奈说道:“邓将军不妨一说。”
邓艾哈哈大笑道:
“好说好说,我军从阴平出发,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翻过大山就是涪城。姜维麾下的蜀军精锐,几乎全部集中于剑阁一线。
我们拿下涪城以后一路向西,中间并无名山大川阻隔,终点就是成都。
这是不世之功,诸葛将军以为如何?”
啥?什么不世之功?
诸葛绪都听呆了。
他站起身,一言不发的走出签押房,来到城头西侧。邓艾也跟着一起走了出来。
诸葛绪指着西南面延绵不绝的群山问道:“邓将军,你告诉我,怎么偷渡阴平?”
“我说过了,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邓艾面不改色说道。
“逢什么山,开什么路。遇什么水,搭什么桥呢?
你倒是给我说道说道。”
诸葛绪继续追问道。
邓艾昂着头道:“到时候见机行事!大丈夫有什么难关过不去的!”
你踏马神经病吧!
诸葛绪已经不知道该怎么评价邓艾,这就是个疯子!
“邓将军自去即可,在下就不奉陪了。”
诸葛绪呵呵冷笑一声,转身下了城楼。
“诸葛绪!你若是去汉寿,钟会必定杀你祭旗!反正都要死,你为何不跟邓某一起拼一把呢!
自从上次放跑了姜维,你就没有活路可走了呀!”
邓艾对正在下楼的诸葛绪喊道,语气中也带着几分诚恳。
“钟会要杀,不过杀我一人而已。
跟你去偷渡阴平,那要死万人!
我宁可让钟会斩我,也不想麾下将士白白枉送性命!
邓艾,你自以为英雄,其实不过是在用麾下将士的鲜血,铺就你的不世之功。
你这个卑鄙无耻的艾艾!我才不屑与你为伍!”
诸葛绪转身指着邓艾骂了一通,随即头也不回的走了。
邓艾因为口吃,被人私下里戏称“艾艾”。诸葛绪当着许多值守将士的面骂邓艾为“艾艾”,已经是撕破脸,压根就不想跟他废话了!
城楼上的邓艾被诸葛绪骂得无言以对,那张老脸红一阵白一阵的,可谓是精彩纷呈。
其实邓艾想说:出身卑贱不是耻辱,能屈能伸方为丈夫!
现在就是该“伸”的时候啊,你怎么能当缩头乌龟呢?
然而,诸葛绪是一点面子都不给,他就是缩了!
诸葛绪下了城楼后,便立刻下令全军开拔,东进白水关,然后屯兵白水关后,再孤身前往汉寿请罪。
诸葛绪心里很明白,钟会这个人好面子,自己姿态做得低一点,活下来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其实情况并没有邓艾说得那么严重。
……
诸葛绪是拍拍屁股走人了,可是邓艾却陷入了两难。
原本,邓艾的计划是先说服“能力平庸”的诸葛绪,这样手里就有了好几万兵马。然后,他再召集自己麾下的将领开会,拿诸葛绪当筹码,说服那些人。
主要是师纂。
这样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偷渡阴平了。
可是现在诸葛绪都走了,说服部将的任务,也只能他一个人来办。
该如何是好呢?
邓艾陷入了迷茫之中,一时间竟然也想不出主意。
他今年已经六十多岁,时日无多。可是军中大部分将领,也就三四十岁的模样。
邓艾不怕死,他想名垂青史,以至于迫不及待。
可是他麾下的将领们却不是六十多岁时日无多呀,那些人如果不作死的话,还可以活很久,他们的舞台还有很久才会谢幕。
别人凭什么要跟他一起去玩命呢?
深夜,邓艾将长子邓忠招到帅帐内,面色严肃,不苟言笑。邓忠还不知道邓艾想偷渡阴平的事情,以为邓艾是担心被司马昭处置。
于是不等邓艾开口,邓忠便安慰父亲道:“父亲,看如今的局面,伐蜀已经胜了。既然如此,即便是我们无功而返,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我们牵制姜维,蜀军说不定早就支援阳安关了。想来大将军得偿所愿,不会问罪我们的。”
不得不说,邓忠的话是很中肯的,很显然是他深思熟虑之后想出来的。
这种情况,就好像街头算命之人,总是喜欢说被算的人近期要倒大霉。
不是因为能掐会算,而是参悟透了人性。
倘若被算的那个人倒霉了,基本上都会回过头再来找他,到时候算命先生肯定要狠狠宰他一笔。
但如果那个人没有倒霉呢?
其实不倒霉也没事。
试想一下,一个人运道通达,窃喜还来不及,最多心中骂算命的一句“江湖骗子”,谁会去专门找算命先生的晦气呢?
对于司马昭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
既然拿下汉中,那么这一战就赢了,司马昭只会让邓艾也沾点喜气,不可能在得胜了的情况下,还特意往邓艾脖子上砍一刀。
估计最多也就板子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那些不是我在乎的,夺了汉中,大将军不可能将我怎么样。估计也就是回洛阳养老而已。”
邓艾长叹一声。
“那父亲担忧的是?”
邓忠一脸疑惑问道。
“我不甘心啊,我不甘心!”
邓艾狠狠一拳砸在桌案上,脸上满是狰狞与不甘。
“我想走阴平小道,南下直插涪城,建立不世之功业。”
很久之后,邓艾沉声说道,眼睛里都是血丝。
“父亲,您知道阴平小道究竟在哪里吗?”
邓忠一脸错愣反问道。
阴平小道又叫阴平古道,换言之,属于那种山间农夫砍柴才会走的路。前前后后,延绵超过七百里!
这要怎么走?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还能怎么走,路在脚下!”
邓艾冷哼道,皱起眉头,心情变得极为糟糕。
看这架势,连自己的儿子都不支持偷渡阴平!
“这样,你找几个信得过的亲信,然后……”
邓艾对邓忠招招手,低声耳语交代了几句,说得一旁的邓忠连连摆手,想要拒绝。
“父亲,您这样,军中搞不好要哗变的。”
邓忠面色惨白拒绝道。
“谁不服就杀谁!反正是一死,我顾不上他们了!”
邓艾恶狠狠的说道。
他已经打定主意要偷渡阴平了,这时候站出来唱反调的,直接杀,有多少杀多少。
如果赢了,谁会去责备胜利者,那些人就白死了。
如果输了,想来邓艾一家已经死光,也不在乎那些苦主们的家眷哭闹,更不怕司马昭追责。
邓艾根本就不担心身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