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7章 太子妃的护夫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风华胜雪月字数:4144更新时间:25/08/02 07:49:14
    翡翠宫内,檀香袅袅。

    柳淑妃半倚在软榻上,纤手轻抚着膝上的波斯猫,那张倾国倾城的脸上,正挂着一抹若有所思的笑意。

    “陛下,今日朝堂上的事,妾身也听说了。”她的声音柔媚动人,每个字都仿佛带着钩子,“太子殿下当真是厉害,三言两语就化解了那般凶险的局面。”

    李承业正在批阅奏章,闻言头也不抬:“怎么?你也要说太子长进了?”

    “太子殿下自然是长进了,可妾身总觉得……”柳淑妃欲言又止,那双水汪汪的桃花眼中闪过一丝担忧,“陛下,您不觉得太子殿下变化得太快了些吗?”

    李承业终于放下了朱笔,转身看向柳淑妃。这个女人,向来善于察言观色,她的话从来不是无的放矢。

    “你想说什么?”

    柳淑妃起身,缓步走到李承业身边,替他捏着肩膀:“陛下,从上元灯会的那首《念奴娇》开始,太子殿下就像是换了个人似的。不仅文采斐然,连处理朝政的手腕也老辣得很。妾身只是想,这会不会……会不会是有高人在背后指点?”

    “高人?”李承业皱眉,“你是指谁?”

    “萧大将军,或者……太子妃。”柳淑妃的声音压得更低,“陛下想想,萧大将军戎马一生,对朝堂形势洞若观火。而太子妃更是将门虎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若是他们夫妻联手……”

    她没有说完,但那个“若是”已经足够让人浮想联翩。

    李承业沉默了。

    作为一个帝王,他最忌讳的就是臣下结党营私,哪怕这个臣下是他的儿子。萧家在军中根深蒂固,若是太子真的与萧家紧密结合……

    “陛下,妾身并非要挑拨父子情分。”柳淑妃见他动摇,连忙补充道,“只是觉得,作为君父,您有必要了解太子夫妇真实的心思。毕竟,储君之位事关社稷安危,容不得半点马虎。”

    李承业缓缓点头:“你说得有理。那你觉得,该如何试探?”

    柳淑妃媚眼如丝,轻笑道:“这还不简单?陛下只需随便找个由头,召太子夫妇进宫。妾身自有办法,让他们说出心里话。”

    “好。”李承业下定决心,“明日朝会后,朕就召他们进宫。”

    翡翠宫外,一个小太监悄无声息地退了下去。

    深夜,这个小太监出现在了一座幽静的府邸中。

    “殿下,事情办成了。”小太监跪在地上,声音发颤,“淑妃娘娘已经成功说动了陛下,明日必定会召太子进宫试探。”

    三皇子李毅放下手中的兵书,淡淡一笑:“做得不错。退下吧,该给你的赏银,管家会给你的。”

    小太监千恩万谢地退了下去。

    李毅走到窗前,遥望着皇宫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太子啊太子,你以为化解了大皇兄的攻击就万事大吉了?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刚刚开始。

    ……

    次日朝会结束后,李轩正准备退出太和殿,却被内侍总管王公公叫住了。

    “太子殿下,陛下有旨,请您和太子妃到翡翠宫一叙。”

    李轩心中一动,面上却不动声色:“父皇找我们何事?”

    王公公陪着笑脸:“奴才不知,想必是好事。陛下刚才心情不错,还夸您今日处理朝政得当呢。”

    李轩点点头,转身去接萧凝霜。

    路上,萧凝霜压低声音问:“会不会有什么蹊跷?”

    “多半是有人在父皇耳边吹风了。”李轩神色凝重,“一会儿见机行事,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不要慌。”

    萧凝霜点头,那张清冷的脸上浮现出战前的沉着。

    翡翠宫内,李承业端坐在主位上,而柳淑妃则站在他身侧,正在煮茶。

    “儿臣参见父皇。”

    “儿媳参见父皇。”

    李轩和萧凝霜规规矩矩地行了礼。

    “都起来吧,过来坐。”李承业摆摆手,语气还算和蔼,“今日朝堂上,你处理得不错。朕很欣慰。”

    “全靠父皇平日教诲。”李轩恭敬地回答。

    李承业点点头,接过柳淑妃递来的茶盏,轻抿一口:“轩儿,你觉得今日朝堂上那件事,根源何在?”

    李轩沉吟片刻:“儿臣以为,根源在于皇族内部缺乏信任。大皇兄听信谣言,是因为不了解儿臣的心意。而谣言之所以能传播,也是因为有人刻意为之。”

    “那你说说,该如何根治此事?”

    这个问题很有陷阱性。如果李轩说要严查造谣者,可能会被认为是要清除异己;如果说要加强兄弟感情,又显得过于天真。

    李轩正要开口,萧凝霜却抢先一步:“回父皇,凝霜以为,治标不如治本。与其事后补救,不如事前预防。”

    柳淑妃眉头微皱,这丫头怎么抢答?

    李承业倒是来了兴趣:“哦?太子妃有何高见?”

    萧凝霜从容起身,行了一礼:“父皇,凝霜虽是女流之辈,但也知道'家和万事兴'的道理。皇族乃天下之本,若皇族和睦,则天下安宁;若皇族失和,则天下动荡。”

    “说得有道理,那你觉得如何才能让皇族和睦?”

    “定期家宴。”萧凝霜答得干脆,“父皇不妨每月设一次家宴,让几位皇子都带着家眷参加。平日里多走动,多交流,自然就不会被人轻易挑拨了。”

    这个建议相当巧妙。既显示了她的贤德,又没有涉及任何敏感的政治话题。

    李承业频频点头:“好主意。淑妃,你觉得呢?”

    柳淑妃笑得花枝乱颤:“太子妃真是贤德,这个建议极好。不过……”她语锋一转,“太子妃既然说到家和万事兴,那妾身倒想问问,太子夫妇可有为皇家开枝散叶的打算?”

    这话一出,气氛瞬间微妙起来。

    萧凝霜脸上浮起一抹红晕,但还是镇定地回答:“回淑妃娘娘,儿媳新婚不久,此事还需随缘。不过儿媳已在调理身子,相信不久就会有好消息传来。”

    “那就好。”柳淑妃眼珠一转,又问,“太子殿下,您觉得呢?子嗣对于储君来说,可是头等大事。”

    李轩淡然一笑:“儿臣以为,子嗣虽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否治理好这个国家。有道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若连自身都修不好,何谈其他?”

    “说得好!”李承业拍案叫绝,“这才是储君该有的格局!”

    柳淑妃暗暗咬牙,这对夫妻配合得天衣无缝,自己几次试探都被化解了。

    她决定出最后一招:“太子殿下,妾身听说您对军事颇有见解,不知可否指教一二?”

    军事!这是个敏感话题。如果李轩表现得太精通,可能会让皇帝怀疑他有野心;如果表现得太无知,又会显得不够格。

    李轩心中一凛,正要回答,萧凝霜又抢先开口了。

    ……

    “淑妃娘娘谬赞了。”萧凝霜莞尔一笑,“殿下确实对兵法有些涉猎,不过都是从兵书上学来的纸上谈兵,哪里敢在父皇面前班门弄斧?”

    她这话说得极有技巧,既承认了李轩懂军事,又把程度限制在“纸上谈兵”的范围内,既不会让人小看,也不会引起猜忌。

    李承业笑道:“读兵书也是好事,储君应该博学。”

    柳淑妃不甘心,继续追问:“那不知太子殿下读了哪些兵书?可有什么心得?”

    李轩这次没有让萧凝霜代答,而是亲自回应:“儿臣主要读了《孙子兵法》、《吴子兵法》等经典。最大的心得就是,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郑重:“父皇,儿臣以为,作为储君,了解军事是必要的,但绝不能沉迷其中。毕竟,最好的军事就是不用军事。能够通过政治手段解决的问题,绝不动用刀兵。”

    这番话说得大义凛然,把军事定位为“了解即可”的范畴,完全消解了柳淑妃的试探。

    李承业满意地点头:“说得好。朕最担心的就是有人好大喜功,动辄言战。你能有这样的认识,朕很欣慰。”

    柳淑妃见状,只能换个角度:“太子殿下,妾身还听说您对萧家军颇为推崇?”

    这个问题更加尖锐。

    萧家军是萧凝霜父亲的嫡系,如果李轩表现得过于亲近,很容易被解读为拉拢军方势力。

    李轩沉思片刻,缓缓开口:“淑妃娘娘说笑了。儿臣对所有为国戍边的将士都心怀敬意,不仅是萧家军,还有李将军的禁军、王将军的水师、张将军的镇西军,以及上官将军的镇南军……他们都是我大周的栋梁。”

    他巧妙地把萧家军放在了众多军队中的一个,既表达了敬意,又避免了偏私的嫌疑。

    萧凝霜在旁边听着,心中对李轩的智慧愈发钦佩。

    他每一个回答都恰到好处,既不卑微也不张扬,展现出一个储君应有的格局和分寸。

    李承业听得频频点头,对李轩的表现相当满意。

    反观柳淑妃,几次试探都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脸色已经有些难看了。

    “父皇,”李轩主动开口,“儿臣和太子妃今日能到翡翠宫,实在是三生有幸。不过时辰不早了,父皇日理万机,我们就不再叨扰了。”

    这是在暗示要告辞了。继续待下去,不知道柳淑妃还会出什么幺蛾子。

    李承业看看外面的天色,确实不早了:“也好,你们回去吧。记得刚才说的家宴的事,让礼部安排一下。”

    “儿臣遵旨。”

    李轩和萧凝霜起身告辞,走到门口时,李承业忽然叫住了他们。

    “等等。”

    两人回头,心中都是一紧。

    李承业走过来,拍了拍李轩的肩膀:“轩儿,你今天的表现让朕很满意。不过记住,无论何时都不要忘了,你是大周的储君,你的一言一行都关系着国家的前程。”

    “儿臣铭记在心。”

    “还有,”李承业转向萧凝霜,“太子妃,你今日的表现也很好。贤内助嘛,就应该这样。”

    萧凝霜行礼:“谢父皇夸奖,儿媳定当尽心辅佐殿下。”

    离开翡翠宫后,两人都松了一口气。

    走在回东宫的路上,李轩悄声对萧凝霜说:“今天多亏了你。”

    萧凝霜白了他一眼:“我们是夫妻,这不是应该的吗?”

    李轩笑了,那笑容里有感激,也有温暖:“是啊,我们是夫妻。”

    而在翡翠宫内,柳淑妃正在收拾残局。茶具被她摔了一地,那张倾城的脸上满是怒意。

    “这对夫妻配合得天衣无缝!”她咬牙切齿,“我费了这么大劲,居然什么都没试探出来!”

    李承业看着地上的碎片,神色平静:“爱妃何必动怒?”

    “陛下,您就不怀疑吗?他们的表现太完美了,完美得不像真的。”

    李承业缓缓摇头:“完美?我倒觉得很真实。轩儿的每一个回答都发自肺腑,太子妃的每一次补充都恰到好处,这不是事先商量能做到的,这是真正的心有灵犀。”

    他走到窗前,望着夜色中的东宫方向:“爱妃,你错了。今天这一试,不是证明了他们有野心,而是证明了他们确实是一对贤德的夫妻。朕的储君,有这样的伴侣,实在是大周之福。”

    柳淑妃愣住了。她万万没想到,自己精心策划的试探,最终反而让皇帝对李轩夫妇更加信任了。

    李承业转身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深意:“爱妃,以后这种事,就不要再做了。朕的儿子们,朕自会判断。”

    这句话说得很轻,但柳淑妃却听出了警告的意味。她连忙跪下:“臣妾知错了。”

    “起来吧。”李承业挥挥手,“朕累了,你也早些休息。”

    柳淑妃退了下去,心中既恼怒又不甘。今天这一战,她败得很彻底。

    而在不远处的一座府邸中,三皇子李毅正在听着心腹的汇报。

    “殿下,柳淑妃的试探失败了。陛下不但没有怀疑太子,反而对他更加信任了。”

    李毅放下手中的棋子,淡淡一笑:“意料之中。柳儿这个女人,虽然美貌过人,但手段还是太粗糙了。不过无妨,失败一次又何妨?我们还有的是机会。”

    他站起身,走到棋盘前,将刚才落下的黑子重新拿起:“这盘棋才刚刚开始,真正的高潮还在后面。太子啊太子,你以为通过了父皇的考验就万事大吉了?天真!”

    他将黑子重重地落在棋盘的天元位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下一步,该轮到真正的高手出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