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程秀才立功了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三戒大师字数:3227更新时间:25/08/03 08:07:13
    户房内。

    书办搬出了户籍总册‘收军册’,翻到二郎百户所的页面。

    苏家的军籍黄册也摆在桌上。苏录才看到那黄裱纸封面上,用姜字体写道:

    ‘弘治十三年永宁卫指挥使司。

    太平千户所黄册正管第玖号。

    二郎百户所军籍苏大祥户。’

    待那书吏展开黄册,苏录见内里是张尺二见方的白绵纸折页。

    折页右侧打头写着苏家的籍贯和世系——‘原籍中都留守司凤阳左卫军户。洪武十四年,苏济民移防永宁卫。济民子璋,璋子永业,业子明安,明安子大祥。’

    然后是四项总目,分别写道:

    ‘旧管:正丁拾捌口,女丁拾叁口。

    新收:正丁壹口。

    开除:女丁壹口。

    实在:正丁拾玖口,女丁拾贰口。’

    再往左,便是详细的户口档案。共分两类,一类为在役。共有两正军两余丁,其中大伯的名字‘苏有金’,便赫然列于两正军之一。

    其余则为未补役,共有十五男丁,老爷子、大哥、老爹都在其列。最后一个名字正是苏淡,看那鲜亮的墨迹,确实是刚加上不久。

    至于女丁,则分列于各自丈夫名后,并未单独分类。

    那书办又根据大伯提供的信息,在苏淡之后另起一列写道:

    ‘一名苏录,苏有才之子,弘治四年九月二十四生人。母王氏,已殁。严侍下。’

    书办写完搁下笔,请大伯过目无误后,便拿去给千户大人用印。

    虽说如今当兵的地位低下,但正五品的千户大人,地位怎么都不算低了。尤其在太平千户所这一亩三分地上,那马千户更是大权在握,所有人都要仰他鼻息。

    哪怕牛气冲天的程相公,在马千户面前也得客客气气的。

    所以马千户已经有官体了,通常来办事的下级军官根本见不到他,哪怕是来送人头……呃不,上户口的。

    苏有金也没奢望能跟千户大人见个面,就跟苏录老老实实等在户房。

    谁知没过多会儿,那书办便去而复返,招呼他二人道:“快跟我来,千户大人要见你们。”

    “是吗?”大伯吓一跳,手足无措道:“为,为了啥事?”

    “我哪知道,看了你家的户帖,就说叫你们来一趟。”书办催促道:“快点吧,千户大人性子急。”

    “哎,好好。”大伯赶紧一边往外走,一边整理自己的青色团领袍,还小声问苏录道:“快看看,有没有不板正的地方。”

    “都很板正。”苏录没想到大伯这么紧张,只好给他打气道:“十分气派。”

    这话倒也不假,苏有金膀大腰圆,豹头环眼,很有古代将军范。

    就是那两条腿筛糠一般,很是毁形象。

    苏录只好模仿老爷子,在大伯耳边低喝道:“站直了,别丢份儿!”

    大伯闻言一个激灵,进门之前,两条腿居然神奇地捋直了。

    ~~

    千户所签押房内。

    马千户穿一身蓝绸暗花缠枝纹团领衫,头戴网巾,蓄着一口修剪整齐的美髯。

    他其实跟老爷子同年,但保养得宜,看上去比老爷子年轻了十岁不止。

    大伯赶忙带着苏录行礼,高声道:“卑职二郎百户所小旗官苏有金拜见千户大人!”

    “有金啊,我和你爹共事多年,不必拘礼。”马千户微微抬手示意伯侄俩起来说话。他今天可能是心情不错,看不出脾气急躁的一面,和颜悦色对大伯道:

    “他身体还好吗?”

    “托千户大人的福,家父身子骨一向硬朗。”大伯忙道。

    “那就好。让他别整天在家里窝着,有空来所里坐坐嘛。这人上了年纪,就老想起当年的事儿了。”马千户一脸缅怀道:“想跟老朋友见见面。”

    “是,卑职一定把话带到。”大伯赶紧应下,当然也不会把千户大人的客套当真。

    “这是你侄子?”马千户又看向苏录。

    “是。”苏有金赶忙点头道:“这是我二弟的小子,今年考上太平书院了。”

    “是吗,这么厉害。”马千户双手抵着下巴,松弛感十足道:“没记错的话,你儿子也在太平书院吧?”

    “是,劳大人记挂,犬子今年就要应县试了。”苏有金头一次说话硬气了一些。

    “哦?那不就下个月?快给考上个秀才吧,也给你爹好好出出那口气。”马千户又跟大伯寒暄了两句,这才进正题道:

    “对了,听老刘说最近庙会上风头无两的‘甜水记’,当时走的是你的门路?”

    “呃……”大伯这才明白千户大人找自己的原因,忙点头道:“区区卑职有什么门路可走?不过是受同乡所托,求所里和大人赏口饭吃。”

    苏录心里也咯噔一声,不会吧,这么快就让人盯上了?

    “哈哈哈。”马千户才不信,苏有金在这里头没好处呢。他笑道:“有金是个规矩人啊。甜水记也很规矩,听说庙会期间,所里收上来的门摊费,有一半是他们家交的。”

    “啊?”苏有金登时一脑门子汗,这不成纯纯出头鸟了吗?

    但自己官卑人轻,倘若不把钱交足了,甜水早就卖不下去了。

    “卑职只是嘱咐他们一定要足额纳税,没想到他们居然交了这么多。”他擦擦汗,心乱如麻道。

    “不是他们交得多,是别人家都偷奸耍滑,没一个肯按十抽一来交的。”马千户赞许道:“放心吧,这样的诚信商户,是我们千户所要重点保护的!”

    “卑职代他们谢千户大人恩德。”苏有金赶忙深深作揖。

    “不过呢,堤高于岸,浪必摧之。他们的买卖这么好,很容易招人眼红啊。”马千户叹气道:“听说那老板娘还是个寡妇老婆。”

    苏录不禁目光一凛,这老棺材瓤子想干什么?

    “是。”好在苏有金还没失了计较,赶忙苦笑道:“可不是嘛。她还是程相公的女儿,这压力就更大了。”

    “是吗?”马千户闻言难掩失望之色。以他的段位虽然不必在乎什么秀才相公,但有本事把状告到省里的秀才,就另当别论了。

    他可见证了当年程秀才把状告到提学面前,引得中丞侧目、都堂震怒的全过程。哪敢触这个霉头?

    “是啊。程相公嫌她抛头露面,有失体统。初六那天,在甜水摊前盯了一天。好说歹说才同意她干到十五再回家。”苏有金万万没想到,自己居然有一天,要扯程相公的大旗。

    “咋,这么赚钱的买卖,干完十五就不干了?”马千户眉头一皱。

    “确实可惜。”苏有金叹气道:“但她也不能把娘家爹气死呀。”

    “是啊,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马千户挠一挠太阳穴,沉吟片刻道:“在庙会上摆摊确实不太雅观,不如找个铺子安顿下来。成了坐商,程相公就不用担心她抛头露面了吧?”

    “那是自然。”苏有金苦笑道:“但实不相瞒,那老板娘夫家沉了船,给她留下一兜子债,还不知什么时候能还清呢,哪有钱再赁门头?”

    “这好办。”马千户忽然展颜笑道:“我家正好闲了间铺面,位置还不错,也不要她租金了,让她看着折成点儿股份就行。她要是愿意呢,你就再来同我说。”

    顿一下,又假模假样地叮嘱道:“千万不要为难人家,不答应就算了。”

    “是,卑职一定把话带到,尽快回禀大人。”苏有金赶紧应下。

    ~~

    从千户所出来,大伯满脸的虚脱。到庙会小吃摊上,要了碗散烧,也不管难不难喝了,干下去半碗才吐出那口浊气。

    “饿了吧?”大伯又给苏录点了碗抄手,自己要了碗素面。

    这才低声道:“万没想到,来给你上个户都这么刺激。”

    “是啊,没想到堂堂千户大人,居然看上了咱们这点小生意。”苏录小声道。

    “甜水记可不算小生意,整个太平镇都没比它更挣钱的了。”大伯冷笑道:“一开始他想不花钱,就把甜水记据为己有,老王八蛋惯会这一手!”

    “幸好大伯机警,提前堵死了话头。”苏录诚心实意地赞道:“那种时候,大伯能一直保持清醒,实属不易。”

    此言不虚,一旦让马千户露出了那种意思。哪怕为了面子,他也不会轻易放弃的。

    “嘿嘿,老子一直清醒地很。”大伯得意地呷一口散烧,吹嘘道:“我在他面前那都是故意示弱,兵不厌诈懂吗?”

    “厉害,大伯还用上兵法。”苏录吹着碗里的热气赞道。

    “大伯的道道深着呢,学吧小子,够你学半辈子的。”大伯挑一筷子素面,又发愁道:“你说这事儿,该怎么跟老板娘说?”

    “该怎么说怎么说。”苏录道:“我们只是小股东,决定还得老板娘来做。”

    “她肯定要问你爹,呃,咱们的态度。”大伯道。

    “大伯怎么想的就怎么说。”苏录笑道:“我现在要以学业为重,不能分心了。”

    “这不还没开学吗。”大伯却不放过他。至少在做生意这方面,大伯是很服他的。

    “我觉得还想干的话,就不得不答应。”苏录只好道。

    “确实,要是不同意,就别想在太平镇上卖甜水了。”大伯深以为然。

    “如果他们只要干股,不插手经营的话,说不定能坏事变好事。”苏录缓缓道:“他想要分一杯羹,我们也想背靠大树好乘凉,大家各取所需吧。”

    “嗯。”大伯赞同道:“千户大人的旗号,至少在太平镇上,还是很好使的。”

    ps.新书榜竞争激烈,又被挤下来了,求大家的月票和追读啊!!!

    好了好了,我知道,上架后再加一更,这样就是欠六更了。这下可以了吗?卑微的和尚顿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