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斩立决!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笨笨的古月字数:2569更新时间:25/07/23 02:26:28
    长安,太极殿。

    李承乾的面前躺着两份百骑司的密报。

    上面详细罗列了在凉州兵变期间,长安城内,荥阳郑氏、博陵崔氏、太原王氏等核心门阀的异动。

    秘密聚会、信使频繁出入、大量金银转移、甚至暗中联络部分在京的关陇勋贵旧部。

    “好,很好。”

    李承乾的手指轻轻敲击着那份密奏,发出笃笃的轻响,

    “陇右的刀刚折,长安的鬼,就迫不及待要跳出来了?

    以为朕的刀,只砍得动边将?”

    他抬起头,看向了站在下面的房玄龄,褚遂良,以及李靖。

    “房卿,褚卿,拟旨!”

    李承乾的语气冰冷的说道,

    “荥阳郑氏、博陵崔氏、太原王氏......凡是秘密奏折里列出来的这些家族,从现在起,就以‘勾结叛逆、图谋不轨’的罪名,把他们在京城所有五品以上的管事人员和嫡系子弟全都抓起来!

    让百骑司、刑部、大理寺三个部门一起审理此案!

    他们的府邸、别墅、田庄、商铺、书坊......所有产业,全都查封!

    账本、书信、文件,哪怕一张纸片都不能漏掉!”

    “陛下!”

    房玄龄心头剧震,忍不住走了出来,

    “此数家皆系五姓七望,门生故吏遍天下!

    骤然锁拿,恐天下震动,寒了士林之心啊!是否先查实证据,再......”

    “证据?”

    李承乾冷冷的打断了他,拿起那份百骑司的密奏,

    “这就是证据!

    凉州卢承庆的口供,正在路上!

    他们与叛逆的每一封密信,每一次密谋,百骑司都记录在案!

    房卿,你是宰相,当知谋逆大罪,该当如何?”

    房玄龄所有劝谏的话全部被堵在了喉咙里。

    “臣遵旨!”

    房玄龄和褚遂良躬身应道。

    “李靖!”

    李承乾的目光看向了李靖。

    “臣在!”

    李靖走了出来。

    “着你总领羽林卫、金吾卫!封锁长安各门!

    凡名单所列之家,府邸周围街道全部戒严!

    许进不许出!胆敢有武力拒捕、煽动骚乱者,”

    李承乾顿了顿,

    “无论身份,就地格杀!头颅,悬于府门示众!”

    “末将领命!”

    李靖的眼睛里凶光都浮现了出来。

    “去吧。”李承乾挥了挥手。

    李靖等人直接退了出去。

    李承乾等人都离开之后,重新坐回了御座之上,拿起朱笔,在一份关于弘文馆大学院第一批正式招生章程的奏疏上,缓缓批下了一个“可”字。

    夜晚的长安。

    荥阳郑氏的大门被轰然撞开!

    “奉皇上旨意!捉拿叛逆分子!跪地免死!敢违抗命令的,格杀勿论!”

    百骑司缇骑头目毫无感情的怒吼一声。

    荥阳郑氏府邸。

    郑氏家主,那位曾在太极殿中佝偻退下的老臣,此刻端坐在正堂的太师椅上。他浑浊的老眼死死盯着涌进来的玄甲士兵和百骑司缇骑,脸上没有惊恐,只有一丝怨毒之色。

    “乱臣贼子!李承乾小儿!

    暴君!你毁我千年文脉,戮我士族清流!你不得好死!

    我荥阳郑氏,列祖列宗在上,化作厉鬼也绝不放过你!”

    他用尽全身的力气嘶吼着。

    “拿下!”为首的百骑司千户面无表情的挥手示意。

    两名缇骑走上前。

    郑氏家主猛地从袖中抽出一柄短匕,不是刺向敌人,而是狠狠扎向自己的心口。

    然而,一道乌光闪过,他持匕的手腕被一支弩箭精准洞穿!

    匕首“当啷”落地。

    “想死?没那么便宜!”

    千户冷笑着看向郑氏家主,

    “陛下有旨,叛逆首恶,需明正典刑,以儆效尤!带走!”

    郑氏家主被死死按住,然后被拖了出去。

    博陵崔氏别业。

    白发苍苍的崔氏家主试图在书房点燃那几封致命的密信,火光刚起,书房门便被踹开。

    冰冷的横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上,火盆被一脚踢翻。

    “崔公,晚了。”

    百骑司缇骑头目捡起一封烧掉一角的密信,扫了一眼,

    “与卢承庆密谋‘清君侧’?铁证如山。

    请吧,天牢的雅间,给您备好了。”

    崔氏家主面如死灰,身体晃了晃,却被缇骑粗暴地架住。

    然后直接拖走了。

    太原王氏府邸。

    后门处,几个试图趁乱携带细软逃遁的王氏嫡系子弟,被埋伏的羽林卫堵个正着。

    当弩箭抵住胸膛的时候,一名年轻的子弟被吓得失禁,瘫软在地。

    “别杀我!我是太原王氏嫡孙!我爹是......”

    “闭嘴!”羽林军校尉一脚踹在他脸上,

    “管你爹是谁!陛下旨意,叛逆同党,格杀勿论!带走!敢反抗者,就地射杀!”

    太极殿,暖阁。

    李承乾没有就寝。他站在窗前,望着远处坊间隐约跳动的火光。

    房玄龄和褚遂良侍立一旁,脸色苍白,大气都不敢出。

    一份份简短的密报被内侍不断送入。

    “郑氏家主拒捕自戕未遂,已擒拿。”

    “崔氏家主及核心子弟十七人,尽数锁拿,密信截获。”

    “王氏三子于后门欲逃,被羽林卫截获,毙其护卫三人。”

    “清河崔氏在长安别业查抄完毕,账册、书信已封存。”

    “范阳卢氏在京族人......”

    李承乾只是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直到最后一份密报读完,他才缓缓转过身。

    “名单上所有在京五品以上主事者及其嫡系子侄,都拿下了?”

    “回陛下,除少数拒捕当场格杀者,余者皆已下天牢。”

    房玄龄赶忙回道。

    “很好。”

    李承乾点点头,走到御案前,拿起一份早已拟好的诏书,提起朱笔,在末尾重重地画了一个鲜红的勾,

    “传旨!明日午时三刻,朱雀门外,设刑台!郑玄、崔云、王弼......

    凡密奏所列,参与勾连卢承庆叛乱之首要叛逆,共计三十七人,明正典刑!

    着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司长官监斩!

    长安城内,凡五品以上官员,勋贵子弟,务必到场观刑!不得告假!”

    “陛下!”

    褚遂良终于忍不住,扑通跪倒,

    “此皆累世公卿,名重天下!如此公开处决,恐天下哗然,士林寒心,有损陛下仁德之名啊!是否改为赐死狱中?”

    “仁德?”李承乾猛地将朱笔掷于案上,

    “对叛逆讲仁德,就是对忠臣良将、对寒门士子、对大唐社稷的残忍!

    京观碑立在那里,凉州的血还未冷!

    他们勾结边将,意图倾覆社稷之时,可曾想过仁德?”

    “朕就是要让天下人都看看!

    看看这些满口仁义道德、诗书传家的高门大族,皮囊下是何等的狼子野心!

    看看勾结叛逆、对抗新政的下场是什么!

    看看朕的刀,利不利!朕的京观碑,高不高!

    寒心?哼!

    朕就是要用这些叛逆的血,浇热天下寒士的心!

    用他们的头颅,给朕的新政祭旗!给朕的弘文馆奠基!”

    “此事,朕意已决!再有妄言求情者,同罪论处!”

    “臣遵旨!”褚遂良浑身一颤,伏地不敢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