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以民为本,以史为镜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笨笨的古月字数:2438更新时间:25/05/30 09:34:34
    谁知就在李承乾以为这位学子要退缩的时候。

    只见这位学子继续说道:

    “孔先生,您看这江南之地,多少百姓辛苦劳作,但是依然难以糊口。”

    “他们每日所想的不过是能吃饱一顿饭,能有一件蔽体之衣。”

    “在他们的眼中,家国天下太过虚无缥缈,若是不能解决他们眼前的温饱问题,那么一切都将是空谈。”

    听到这位学子的话,李承乾差点叫好。

    这才是学子应该研究的问题,而不是在研究那些所谓的孔孟之道。

    “这......”

    孔颖达一时语塞,思索片刻后继续说道:

    “此乃地方治理的过错,非是家国天下之理有误。”

    “吾辈当效力于改善朝政,使得朝廷的政策可以惠及百姓,而非一时的困境,便彻底的摒弃家国大义。”

    “若无人心怀天下,为国家出谋划策,如何能改变现在的状况?”

    孔颖达的话让李承乾的眉头又皱了起来。

    虽然他早已知道孔颖达是所谓的空想家。

    可是他没想到孔颖达竟然会受儒家思想荼毒这么严重。

    “孔先生,学生以为,应该从最根本的着手。”

    “先解决百姓的温饱,让他们可以继续生存下去,而后再谈家国之事。”

    “若百姓生存都成为了问题,那即便有再美好的家国政策,又有何用?”

    学堂的学子们,听着两人的对话,那是议论纷纷。

    有人支持孔颖达的观点,认为家国为先。

    也有人认为学子的言论有理,百姓为先。

    这场争辩,一时竟然难解难分。

    李承乾看着孔颖达那越来越难看的脸。

    无奈的只能走了出来。

    他怕再等一会,这位老学究会被气死!

    当众人见到李承乾走进来的时候,急忙喊道:

    “见过陛下!”

    孔颖达此时才发现了进来的李承乾。

    “陛下恕罪,老臣与学子探讨学问,不知圣驾亲临。”

    “呵呵,朕刚才在外面听到了你和这位学子的辩论,朕觉得略有感悟,就进来和大家讨论讨论。”

    李承乾笑着看向了孔颖达。

    毕竟科举一事还要依仗孔颖达在文坛的威望。

    李承乾可不想让他出什么事情。

    随即,李承乾转头看向了刚才跟孔颖达辩论的江南学子问道:

    “方才所言,倒是有趣,你叫什么名字?”

    “草民陆明远,扬州人士。”

    “草民并非是质疑圣人之道,只是觉得......”

    陆明远迟疑了下,还是想开口解释一下。

    只是被李承乾给打断了。

    “觉得治国应该从实处着手?”

    陆明远急忙点了点头。

    “陛下,草民觉得百姓才是一国之根本,如果连百姓都无法满足基本的温饱要求,那国将不国!”

    陆明远的一句话直接让孔颖达的脸色都变了。

    “陛下,此子是无心之失,还请陛下恕罪。”

    只见孔颖达直接哆哆嗦嗦的跪了下去。

    陆明远人都有些傻了,这时他才反应过来,自己的言论是多么的大逆不道。

    “陛下,草民是无心之失,还请陛下恕罪。”

    陆明远也急忙跪了下去。

    而李承乾丝毫没有计较陆明远的言论。

    “孔大人,朕在你眼里就这么小气么?”

    “朕刚才说了,今日只是辩论,各自抒发各自的想法。”

    看到李承乾没有生气,孔颖达这才站了起来。

    只不过陆明远却还是跪在那里,不敢起身。

    “起来吧,朕还没问完你呢。”

    李承乾笑着让陆明远站了起来。

    “朕问你,你觉得商人逐利,是祸国之本,还是富国之道?”

    李承乾忽然看着陆明远问道。

    “你们谁心中有答案也可以回答朕这个问题。”

    可是李承乾看了一圈,在场的学子全部低下了头。

    一时不知该怎么回答李承乾的这个问题。

    “回陛下,管仲治齐,首重商贾。桑弘羊辅汉,盐铁官营。”

    “商贾若能为朝廷所用,便是富国之器。”

    “若任其勾结权贵,囤积居奇,则为祸不浅。”

    听到陆明远的回答。

    李承乾抚掌大笑。

    他走到陆明远的身边高兴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好,说的好,朕就是要的这清醒的认识。”

    “从今日起,你便入户部,跟随杨怀贞做事。”

    “记住,朕要的不是书呆子,而是能做事,敢做事的臣子。”

    陆明远被这突然的变化给惊的呆立在了原地。

    孔颖达看着这个学生这种时候还不知谢恩,记得想上去踹其一脚。

    杨怀贞则笑着拍了下陆明远的肩膀。

    “还不快谢恩?”

    陆明远这才急忙叩谢圣恩。

    学堂之中的学子们此刻对于陆明远既是羡慕,又是懊悔。

    陆明远这可算是一步登天了。

    随后,李承乾就离开了府学。

    当李承乾离开之后,孔颖达抚须看着陆明远。

    觉得此子确实与其他人不同。

    “文远,不知你可愿拜入老夫门下?”

    孔颖达看着陆明远问道。

    “学生陆明远,见过老师!”

    陆明远连思考都没思考,直接就跪了下去。

    没办法,大唐是讲究出身的地方。

    如果有孔颖达为师,那陆明远以后可以在朝堂之上走的更远。

    可是如果他只是一介草根,那就等着吧。

    会受到其他人的排挤的。

    就算他是李承乾看重的人也没用。

    孔颖达满意的大笑了两声。

    “好,好,好,等回到长安,老夫就收下你这个关门弟子!”

    孔颖达的三个好字,足以表达他现在的心情。

    如果李承乾还在此地。

    绝对会对孔颖达的印象改观的。

    这哪是迂腐?

    这你妹的比猴子还精好么?

    李承乾逛完扬州城回到行宫的时候。

    只听远处突然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

    一名传令兵浑身浴血,滚鞍落马。

    踉跄的跑到李承乾的身前。

    “陛下!吐蕃突然袭击大唐边境,边境已经丢失了三座城池了!”

    听到传令兵的话语,李承乾的脸色骤变。

    他直接带着传令兵来到了行宫之内。

    “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承乾看着传令兵问道。

    “陛下,吐蕃突然大军压境,偷袭我大唐三座城池,三座城池的守军皆以战死。”

    传令兵急忙禀报道。

    李承乾的脸色越来越阴沉了。

    他昨天才开始布局边关,吐蕃竟然已经开始攻击大唐了?

    有这么凑巧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