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扬帆起航,系统呢?出来对线!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墨荷儿字数:2180更新时间:25/07/28 12:07:54
    夜深,船员给李暄、朱棣他们各自安排好了房间。

    李暄打发走了朱棣他们。

    “嘎吱。”

    推开门迈入自己房间的一刻,这段时间心里所有的紧张,一下都化成了喜悦。

    李暄搓搓手,倒了杯茶,仰头一饮而尽后,长长松了一口气:“终于...可以回家了!”

    “只要我去了东瀛,无异于困龙入海,猛虎归林!”

    说完这话,又“咦”的奇怪了一句。

    现在说话文绉绉的,越来越像是个大明本地人了。

    “给老子说话!”

    房间里沉默了半晌后,又响起了李暄炫耀一般的声音。

    灰白月华撒进房间,他坐在椅子上,孤零零望着前方空荡荡的空气,笑眯眯的自言自语。

    房间里沉默。

    李暄嘴角轻轻上扬:“怎么了?现在看见我马上要成功了,你是不敢露头了?”

    【...】

    房间里还是沉默。

    李暄站起来,来回走动,喜滋滋的自言自语:“你不说话就不说,那你就听着,你肯定能听得到。”

    “看见了吗?你不是一堆规则限制我吗?可我还是成功了!我现在就在船上!”

    “朱元璋那个老登不杀我是吧,此处不留爷,爷就去东瀛!”

    说着一指后方。

    “现在我离大明已经越来越远了!”

    “嘶,对了,现在这个时期,东瀛那边是南北朝分裂的时期,还是室町时代来着?”

    李暄锁着眉想了一下,洪武时期,东瀛那边正处于激烈的战争里,具体是哪个时期,他还真是记不太清。

    “我忘了。”

    说了一句,又一挥手:“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这群小鬼子,都还处于蛮夷时代!”

    “我到了那!想干嘛就干嘛,我挨着个儿的屠干净了他们,犁庭扫穴完再走也行,我立马死也行,全凭我自己做主!”

    “再也没有任何规则能限制我了!”

    “毕竟...”

    说到最后,李暄心里的激动像是撞到墙一样,忽然停下来,脸上的喜悦也变成了平静,望着地面低声喃喃。

    “我现在算是为了大明开疆拓土,让华夏大地避免了倭寇入侵蹂躏之患,让沿海地区的老百姓不再受到那群小鬼子的屠刀。”

    “我就是死,也决不能算是故意找死吧。”

    【不算。】一直沉默的系统到这里,忽然出声了,接起李暄的自语。

    然而想着东瀛,华夏,大明老百姓的李暄,此时却失神了。

    不过很快他就又回过神,笑眯眯的对着空气道:“你不是不说话吗!怎么现在又说话了?”

    【本系统认为你这种行为很不好。】

    “怎么不好!”李暄像是被踩到尾巴,一下急的从椅子上跳起来:“我要回家有错吗?你们问也不问,什么也不说,突然就把我搞到这大明来!”

    “你们想过我是什么心情吗!我的家里人找不到我,又是什么心情?”

    他走来走去,摊开双手对空气发怒。

    “这不是我愿意的!是你们强迫我的!”

    “你没出现的时候,我是全凭着自己的努力,穿上了这身官袍!”

    “你出现之后,我以为能回家了,结果你们又扔给我一堆规则,让我按着规则来。”

    “是我的行为不好吗?明明是你们!你们才是最坏的那个!”

    【...】系统的声音又沉默下去。

    李暄阴着脸倒了杯茶,仰头一饮而尽,心中火气被浇了大半:“又不说话了。”

    【本系统认为,做人应该光明磊落,但你一意只想要走捷径,这是逃兵的行为。】

    “逃你大爷,你一个破系统,怎么会懂人是怎么想的。”

    李暄低声骂了一句,坐回椅子,双眼望着他房间的天花板喃喃:“我只是想回家,我不想待在大明。”

    灰白月华铺撒在房间每一寸地板上,像是蒙了一层灰尘。

    这回无论是房间,还是李暄的脑海,都安静了,很久都没有声音。

    ...

    另外一边,朱棣通知了姚广孝,对方收到风后,没多久就火速赶来。

    在房间里见到朱棣,双手合掌贺喜:“船已启航,殿下此刻好比困龙入海,可喜可贺。”

    “这一切还要多亏李先生!”

    朱棣点点头,一双凌厉的虎目中,多了几分敬佩。

    “本王今晚才算是真正见识了,什么叫神鬼莫测之智!什么叫...决胜千里之外,运筹帷幄之中!”

    “阿弥陀佛。”

    姚广孝点点头,内心敬服道:“在陛下的眼皮子底下,尚能谋划如此布局。”

    “观李御史之智,若诸葛孔明未卜先知,孔子仲尼博学通幽,孙子武子运筹帷幄,堪称当世无双!”

    “不过,”朱棣凝眉沉思着打断他的话:“本王心中仍然有所顾虑。”

    “哦?”姚广孝合掌问:“殿下有何顾虑,可说与贫僧听,贫僧智虽不及李御史,却也能为殿下解上一解。”

    “你说。”想到现在身处海上,朱棣皱眉:“本朝从未有过如此遥远的出海之行,这蹈海东渡,波涛难驭舟楫无凭,这是其一。”

    “其二,倭寇狡黠,若届时粮秣不继,将士离心,又该如何是好?”

    “此行...真的能顺利?”

    “原来殿下的顾虑在这里。”姚广孝双眼明亮,脸上没有任何担忧,望着朱棣道:“殿下,你的这些顾虑,只需要两个字,即可解答。”

    “哪两个字?”

    “李!暄!”

    “李暄?”

    “对,殿下何不想想,李御史决胜千里,运筹帷幄,废了这么大的一番功夫,设走私船,收锦衣卫,蒙蔽陛下耳目。”

    “费尽周折,难道就是为了跑去东瀛送死吗?”

    姚广孝合着掌,摇头自顾自笑笑:“绝无此种可能,故!只要李御史在,东瀛此行,就绝无危险。”

    朱棣沉思几息后,嘴角上扬的幅度越来越大,频频点头:“你说得对,对对对,本王当局者迷了。”

    “李先生怎么可能大费周章的,就是为了跑去东瀛送死呢?”

    “好,那大师先退下吧,本王今夜要好好看一看海图,此番定要立下不世之功!好让父皇刮目相看!”

    “是。”姚广孝合掌告辞,不再打扰朱棣发愤图强。

    只是他走后,朱棣心中却又有忧愁升起,目光深邃的望着海上的夜空,他想到了大哥朱标。

    就怕做了这么多的努力,到最后,也比不过朱标嫡子这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