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什么时候收网呢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GLANG字数:2548更新时间:25/09/19 21:36:37
    本土要汪回来,那陈立拦不住。

    但到时候往他身上使点招数,陈立还是有这个能力的。

    还有就是陆军部这次合并特高课,明显冲着他来的,但陈立根本不怕,他反倒是很期待。

    来吧,闹的越凶,水就越浑,吃亏的最终还是日本人。

    至于怎么挑事,对于陈立来讲那是驾轻就熟,陈立的打算还是以维新政府和76号为基础,绝对不能让这帮人闲下来对付华夏。

    最后的最后,是很重要的一个计划。

    那就是陈立自从来了沪上后,他开始渐渐的意识到一些问题。

    就是他对于组织的帮助,或许不能只局限于眼前。

    就比如他最近依靠第四师团,给组织买来不少武器弹药,但这其中却是有个大问题。

    就是很难发挥武器该有的作用。

    举个例子,附近的游击队手里有枪了,但依旧只能打游击。

    为什么呢?

    很简单,就是日本陆军野战军采用的“封锁”策略。

    比如修炮楼。

    当初日本野战军在多次大规模集结部队扫荡的时候,他们发现这样的扫荡作用不大。

    因为游击队的人直接猫起来,分散来,他们根本抓不到。

    后来,他们不集结大部队了,开始四处修炮楼,建立防线,将整个敌占区分割成一块一块的。

    这就让游击队很难受了。

    四处都是炮楼和各种公事,让游击队只要一行动,就很容易被炮楼拦住,或者被发现。

    如果不解决这些炮楼,那么这些抗日力量就只能被各种分散,降低威胁。

    想要端掉炮楼吧,又太难了。

    别看那些炮楼只是砖头和木头盖的,但想要攻打一个炮楼,还是需要重武器。

    比如步兵炮这种威力巨大的重武器,才能正面干掉炮楼。

    否则炮楼里一架机枪,哪怕游击队现在有枪也作用不大。

    炮楼不是电视剧里演的那种孤零零一个炮楼,而是众多工事集合起来的。

    比如铁丝网,战壕。

    炮楼前都会留下大量开阔视野的空地,以及各种陷阱,如果贸然冲锋,完全就是机枪下的活靶子。

    除非游击队里有那种八百里开外一枪干掉鬼子的神枪手,能从炮楼的机枪眼里将日本人干掉。

    但那可能吗?

    事实上每一次攻打炮楼,基本上打一会就得撤,因为不然的话,附近的日本人立刻就会增援。

    这都是因为枪械对于炮楼的破坏性太小了,炮楼里一挺机枪直接让你头都露不了。

    所以到最后看似有枪了,但却无法完全发挥出枪的作用。

    游击队打炮楼,还是得用土办法,比如切断水源,胡椒粉,游击战等等。

    要是能弄到哪怕一架92式步兵炮,那就绝对能正面干掉炮楼,让日本人变麻瓜,但这太难了。

    哪怕他陈立敢卖,第四师团也没人敢答应啊。

    不止是沪上和金陵周边,事实上目前的华北也是这样的问题。

    抗日力量只能利用纵深来打游击。

    但陈立现在既然有能力,那他能眼睁睁看看日本人过的这么舒服?

    陈立不能跑去前线冲锋,但他在后方,就得给日本人搅和成一团乱麻。

    他要的不仅仅是政治领域搞事。

    陈立的计划很简单,第一步,就是规范物资问题。

    一般来讲,那些炮楼里的日本人和汉奸,他们日常物资来源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来源于上级发放运输。

    而另一部分,就是在当地掠夺,比如通过村子里的地主、或者维持会的汉奸来以各种理由征集粮食,牲畜等集中送到炮楼。

    而陈立要做的,就是以追查剩余假币,恢复经济,以及整顿市场物资价格的原因,将那些村庄等地方的物资规矩立起来。

    以后沪上和金陵周边的那些村庄,关于物资征集就必须严格按照政府规矩来。

    以前炮楼里的伪军可以直接去找当地豪绅或者维持会要物资,然后维持会找理由征集物资。

    但以后,不管是什么维持会,什么村长,什么当地豪绅,谁都做不了这方面的主,必须由维新政府这边上报陈立审批通过后,有了批条,这才能进行征集。

    看似是整顿,但目的是不让那些日本兵和伪军随意掠夺。

    以后只要他陈立不同意,那些物资想要从当地百姓手里送到炮楼,可就不容易了。

    要是有人敢违抗命令强抢,陈立不介意让他人头落地。

    这样既能保护百姓少被剥削,又能削弱那些炮楼的物资供给。

    而且这么做,陈立有十足的理由和权力。

    这是第一步,从物资方面入手。

    第二步,就是政治方面了。

    抗日力量在敌后最需要依赖的就是百姓,而对这一切破坏最大的,无疑就是当地的维持会,保安团,还有那些汉奸!

    这些家伙一来欺压百姓,二来针对抗日力量,危害极大。

    而以后,陈立要将这些所谓的保安队等全都取缔。

    从而以清乡委员会的结构进行“正规化”。

    比如不再允许当地豪绅自发组织保安队,不再允许维持会擅自组织队伍等。

    而是要“规范”,安保队伍必须由政府同意后才能成立,人员任命等也需要政府授权,私人组织以后全部违法。

    甚至包括每个月几号进行扫荡,几号出动查抗日分子,都要有规章制度,谁也不能擅自行动。

    比如陈立规定每个月只能在1号,15号,30号这三天扫荡,底下人要是敢不按规矩办事,就死啦死啦滴!

    看似规矩化,是为了政府控制下方好。

    但实际上具体安排是陈立做的方案,以后组织在民间活动就相当于少了束缚,开了天眼。

    你1号扫荡,我2号行动不就好了?反正你要是敢2号也扫荡,就会被问罪。

    同时没有了那些什么保安队,维持会组织等,一切都规范化了,那些人没有人手,拿什么剥削百姓?

    以后组织将会更加容易在百姓中潜藏。

    这样做,可比单纯弄死几个汉奸管用多了。

    这些事情属于政治方面,军队根本无法插手。

    主要是这么做,本土也乐意。

    因为政府对政治统治进行“规范化”,也是本土,或者裕仁想要看到的。

    甚至对于日本陆军来讲,他们打下底盘就不需要整顿了?当然也需要。

    如果实在不行,别忘了,陈立可是我党沪上站的负责人,组织这边也是他说了算,到时候让底下人配合,他做出点“政绩”给本土看,也是很合理的。

    陈立现在的权力越来越大,他只要坐镇在沪上,那就会一点点一点点的让日本人越来越难受。

    很多事情不是短时间能看出成效的,但当有一天这些事情合在一处,就是日本人崩溃的时候。

    “什么时候能收网啊,我都混成沪上和金陵政府一把手了,这要是再混几年,啧啧...”

    感叹一声,陈立颇有些骄傲。

    (今天要开始百万字书测,所以早更新,明天恢复正常更新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