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拆迁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钓雪寒江字数:2257更新时间:25/08/01 06:30:31
    “二狗子,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张大力从怀里面掏出了酱牛肉,一脸得意。

    二狗子看了一眼,摇了摇头,不认识,但是好香啊,张嘴就咬了上去。

    “啊,我的酱牛肉,你松嘴!”

    “好香---”

    “二狗子,我跟你拼了---”

    “我吐给你---”

    “张大力,二狗子,你们别打了,衙门来人发东西了。”

    此时,几个娃娃跑了过来,激动异常,各自往家里跑,嘴里面呼喊不停。

    “朝廷来人了,发东西了!”

    “爹娘,快出来!”

    “舅舅---”

    “二叔---”

    京兆府出动了不少人,发放物资。

    张老三没想到,今年官府竟然会给他们发放物资。

    去年的时候,官府送来不少无烟煤。

    今年虽然没来,但是,他们这片区域的无烟煤也便宜,都是煤渣子,他们弄回来,掺和黄泥,做成无烟煤,能用到明年开春。

    这一次,竟然发放了粗粮,甚至还有棉花跟腊肉。

    朝廷啥时候,对他们这些百姓如此好了?

    张老三是懵逼的,他家老母亲一咬牙,花了几个铜板,买了一些香烛回来,说是要给皇帝陛下跟皇后娘娘去寺庙里面祈福,顺带着把那个胖胖的京兆尹也带上了。

    不仅仅是发放物资,很快,又有了新的消息,爆炸式的消息。

    朝廷要拆迁他们这个棚户区。

    拆迁这个概念,他们并不懂。

    还是听了介绍才知道,是改造这一片茅草、棚户区域。

    官府要请建筑公司的施工队来建造水泥房子,他们这些有茅草屋,拖家带口的,都能分配到新房子。

    一个人口可以分配十平米的建筑面积。

    张老三是听得云里雾里,半懂不懂。

    还是他媳妇回来,仔细解释了一番,他才勉强弄懂一些。

    反正,朝廷不仅给他们建造新房子,而且,还有补贴的。

    他们家茅草屋,能补几块银元呢。

    “孩他娘,你咋啥都懂。”

    “是我们主管说的,解释了好几遍,我们才听明白,我们后厨有不少都是这片茅草屋的。”

    “这样啊!”

    张老三有些失落,只可惜啊,自己当初没去招工。

    早知如此,他就去了。

    便是在慈济院,当一个帮工,也比如今好。

    京城棚户区改造计划,赵清虎对此,并没怎么上心。

    若不是京兆尹找上门来,他都没想到这个问题。

    建造新城的时候,改造棚户区可以同时进行。

    反正是京兆府的项目,自己投资一部分,赚上一笔,自无不可。

    一百万两银子,他还是能拿得出来的。

    就是,项目开始后,要派一个自己人去盯着点。

    思来想去,赵清虎也没有合适人选。

    家里人实在是不够用!最后还是大郎提到了一个人,自己的堂侄子。

    说是在庄子上的工坊当管事,时间不短了,已经磨砺出来了,可以用。

    自家堂侄子,赵清虎自然是直接点头同意。

    不用自己人,难道还用外人?

    这古代社会,以宗族姓氏为根基形成的利益团体,可是最为牢固的。

    “老爷,改造棚户区,也能赚钱?”

    顾凌轩看了京兆尹送来的计划。

    改造一个棚户区,对于建筑公司来说,小儿科。

    两三天就出了计划,虽然只有规划图,但是看得出来,一排排整齐的筒子楼,规模不小。

    “从地层百姓身上自然讨不到便宜,赚不到钱财!”

    “那老爷同意了京兆尹的计划,还同意拿出一百万两?”

    “值钱的是地皮。”

    建筑公司的计划,要满足安置棚户区的居民,只需要动用十分之一的建筑面积。

    剩下的,至少能打造数万套住宅,还能剩下两条商业街。

    一套房子,没有几十两,你谈都别谈。

    买不起房?不存在的,京城内,多得是有钱人。

    而且,买不起房可以贷款啊。

    工坊的工人,甚至是朝廷吏员、文书,只要你有个职位,就能去农业银行贷款。

    办法多得很!总能把房子卖出去!

    顾凌轩仔细查看计划图,很快也发现了不寻常。

    按照建筑公司的计划,安置这些居民,只需要动用十分之一的建筑面积。

    剩下的,即便不是全都用来建造住房,也能有好几万套住宅。

    “老爷,早知道咱们应该要全部的利润的,反正京兆府啥都没出。”

    “你也太贪心了,京兆府出人出力,还出了地皮,天下钱财太多,一个人终究赚不完的。”

    “老爷,马上小年了,也不知道三少爷、四少爷到了何处?”

    赵清虎凝眉想了想,“怕是已经登陆北美洲了。”

    按照他们船队的速度,只要没有毁灭,应该到了北美洲。

    那可是一片沃土,还是处女地,开发价值无量。

    “忙了一年了,你也歇一歇。”

    年结都过了,煤炭商会、雪花盐业等都已经封账,先后都开始放假了,顾凌轩这个小管家也不用忙前忙后。

    他们家过年期间,最忙的是大郎跟杜真。

    “老爷,有拜帖!”

    “谁送来的?”

    “是宋县令。”

    赵清虎双眼一亮,宋天赐回京了?

    怎么是这个时候,运河都封冻了,他是走陆路回来的?

    入京述职,还是说,自此就留在京城了?

    以他的品级,若不越级升迁,那最多是一个六品京官。

    六部员外郎,或是翰林院随侍?

    还挺多礼的,竟然先送了拜帖过来,以他们两家的关系,你直接上门来,还能不让你进门不成?

    “准备下,弄点好东西招待。”

    “知道了老爷!”

    宋府,宋天赐看着自家老父亲,也是无奈。

    “爹,我想外任!”

    “外任一届知府吗,户部并没有什么好位置出缺。”

    “安南不是有两路吗?”

    宋夷远眼前一黑,你个大孝子,大渊皇朝不够你浪荡的,还要去安南?

    山遥路远,那是人待的地方吗?

    “入翰林院,随侍陛下身边以备咨询不好吗?”宋夷远道。

    宋天赐尴尬了,“爹,伴君如伴虎啊!”

    “胡言乱语!陛下仁爱,不是荒暴之君!”

    “可孩儿想要在外面,再做出一些政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