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不可能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登山客字数:2365更新时间:25/08/08 05:33:30
看着机灵的玄甲军快速离开,陆承安摇着头笑了下。
这位,看来对周启明还是不了解。
从周启明这次送来三万人,陆承安就能看出,没准他治理下的广天府以后繁华了,周启明还会往这边送玄甲军。
至于让现在这些玄甲军回京?
陆承安表示,那不可能。
除非接下来大周发生大战,要不然,未来广天府的玄甲军只会多不会少。
当然,陆承安也不嫌弃被送来的玄甲军人数多。
他最起码,让玄甲军在训练并护卫广天府的时候,不说给他赚银子,最起码不会让他亏钱。
带着这个想法,接下来一周内,陆承安安排的人游走在广天府需要安稳环境的商户和富户之间。
等三万玄甲军刚熟悉了广天府的府城,也稍微适应了广天府的环境时,他们,已经给陆承安赚到了他们这群人两年的俸禄。
很显然,陆承安这次没亏不说,还赚到了。
陆正田在知道陆承安的收获时,都感慨道:
“没想到,广天府这样的贫困府城,竟然有如此多的有钱人。
这些银子就算放到江南,想要一周内得到,你都要费点劲的。”
“爹,广天府以前,大大小小的商户,都在暗中参与海上贸易一事。
不提别的,海上贸易一次的收获,只要运气不差,都能让人发家。
别看我上次让这些商户吐出那么多的银两,但他们手中握着的财产,依旧很多的。
而且,这些人能发家,没几个是笨的。
但凡打听过我的消息,就明白,接下来的广天府,肯定不会跟以前一样,一成不变。
花费一点银子,能得到已经证明了自己战力的玄甲军守护,他们肯定觉得划得来。”陆承安笑着说道。
闻言,陆正田看了他一眼,
府城都要搬了,就连广天府的百姓,都明白未来的广天府肯定有大变动。
如此一来,那些商户,傻了才舍不得花银子寻求玄甲军的保护。
当然,这也跟陆承安前段时间,已经彻底将广天府这些商户和大户人家威慑住有关。
心里明白原因的陆正田,这会也不再继续这个话题。
他看向陆承安,说道:
“承安,你最近,记得让赵秋睿那小子忙起来。”
说到这,陆正田的表情,就跟珍藏的好宝贝,被人悄悄偷走了一般。
听到这话,陆承安看向陆正田,无语道:
“爹,我可听说了,赵秋睿跟我姐在府城偶然相遇一次后,你可是直接给他安排了都快到广天府边界的任务。
等赵秋睿回来后,他送了我姐一个小礼物,你又把人派出去忙了好几天。
我要是再安排任务,赵秋睿未来还能有空见到我姐吗?
还是说,你不想让赵秋睿当我姐夫了?”
随着陆承安这话说完,陆正田的表情变了几变。
接着,他一咬牙,摆摆手道:
“算了,你忙你的。
至于你姐和赵秋睿,看赵秋睿的表现了。”
说完这话的赵秋睿,翌日一早,就不停的冷哼着,就连看空气,都像是有些碍眼。
“爹,听说你今天一大早,就收到了赵大儒的来信?”陆承安在陆正田又一次发出冷哼声后问道。
听到这话的陆正田,黑着脸看向陆承安。
这臭小子,绝对是知道赵大儒跟他提了什么。
这么想着,陆正田就听见陆承安说道:
“爹,你不是想给赵秋睿多安排一些任务吗?
赵秋睿可不是咱们府衙的人,要是安排的活太多,他可是会罢工的。
但若是跟赵大儒说的那般,给他和我姐定亲。
到时候,你作为岳父考验他,多正常。
赵秋睿甚至在你跟前,完全没有拒绝的胆量。”
陆正田:“……”
时间,就在陆正田的纠结中,一晃而过。
广天府的新府城,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一,通往大周京城的主路,也已经铺设了很远的距离。
陆美云和赵秋睿,终于在陆正田点头后,定下了亲事。
看着赵秋睿傻笑的表情,陆正田轻哼道:
“这赵家小子以后但凡做了对不起你姐的事,我绝对饶不了他。”
“爹,你就放心吧,他的消息,我会让人留意的。
还有,他应该没胆,做对不起我姐的事。
再说了,你也清楚,他藏不住事。
但凡做了错事,咱们都能在第一时间解决他。”陆承安嘴角勾起一抹笑容的说道。
最后一句话,他说的声音不轻不重,但任谁听了,心中都会明白,陆承安不是说说而已。
刚走过来,准备跟新上任的岳父和小舅子联络一下感情的赵秋睿,在听到陆承安这明显是说给他听的话后,赶紧挤出笑容。
而他的手,下意识的确定了下自己的护身武器都在不在。
赵秋睿真想说,不用提醒他。
他在写信回去,让他爷爷帮忙给他求亲时,早就将未来考虑清楚了。
有陆承安这个小舅子在,他这辈子,绝对让陆美云做一个最幸福的女人。
当然,这也是他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没有被任何人逼迫的。
这么想着,赵秋睿就看到了从远处过来的陆承泽。
好吧,再加上陆承泽这个武力值越来越高的大舅哥,他要不是真的喜欢陆美云,完全没胆子跟陆美云定亲的。
就在赵秋睿刚这么想了一下时,陆承泽就将赵秋睿带去了别的地方,交流最近练武的收获。
而陆承安,则是再次忙碌起来。
广天府按照他的要求,选择第二次播种的百姓,田地即将迎来收获。
接下来,他主要就是处理此事。
两次耕种付出的人力物力,还有耕种的收获,都要记录清楚。
尤其是不同田地中的收获,必须好好记录才行。
这些,才是决定未来几年,他在广天府的试验田,需要的最佳资料。
安排好一切后,陆承安就开始根据广天府各地的田地特点,开始巡视起来。
等到第二次收获入了粮仓,陆承安看着送上来记录的资料,沉思起来。
每年两次的耕种,若是肥田,外加精细化耕种,每次亩产大概在三百五十斤左右。
跟以前广天府百姓精细化耕种的产量,也没多大区别。
但薄田或是盐碱地等地方,差别还是有一些的。
看着记录上,各种耕种办法还有对田地的管理不同,再加上地区不同,天气的影响,同样的粮种最后收获的区别,陆承安垂下眼思考了一下。
接着,他就埋头开始忙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