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王世充:绝境还得看女婿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琅邪王字数:1914更新时间:25/08/11 03:25:02
凤延元年七月,夏国公窦建德正式上书朝廷,以自己年迈体衰为由乞骸骨,回漳南老家颐养天年。
消息一出,天下皆惊。
因为谁都清楚,之前窦建德只是名义上降隋,但本质上还是拥兵自重的割据势力,根本不听从朝廷诏令。
可如今窦建德却主动上书朝廷乞骸骨,分明就是打算放弃自己地盘和军队,就此隐退,叫天下人如何不为之震惊。
对于窦建德的上书乞骸骨,朝廷多次派出官员来挽留,可最终还是无法扭转和改变窦建德的心意。
眼见窦建德去意已决,朝廷也不好再阻拦,经女帝和群臣商议过后,最终只能无奈同意他的致仕,同时赏赐他黄金千两,良田百顷,好让他可以安心颐养天年。
随后,朝廷派左羽林卫大将军李靖率军进驻乐寿,正式接管原来的夏军。
因为早在窦建德离开乐寿之前,便有一辆马车将窦线娘接去了东都洛阳,谁都知道最终目的地是哪里。
因此,对于李靖的接管,夏军将士们并没有多少抵触,要多配合有多配合,使得李靖接管夏军的过程异常顺利,兵不血刃就为朝廷光复了半个河北,增加了数万兵马。
此后,曾经纵横河北的一代枭雄窦建德就此销声匿迹,几乎不再过问世事,一心想在漳南老家了此残生。
二十多年后,已经是古稀老人的窦建德在漳南老家走完了自己充满传奇的一生,就此与世长辞。
消息传到京城,在位的天子秦恪宣布罢朝三日,以此来缅怀这位为了河北百姓而主动交出地盘和军队,使河北免于一场战火的传奇人物,同时追封他为夏王,谥号“忠献”,可谓是死后极尽哀荣。
在民间,不少河北百姓出于对窦建德的感激,在河北各地自发兴建了不少夏王庙,四时香火不绝。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对于如今的天下而言,窦建德隐退引发的余波依旧久久没有消散。
尤其是当消息传到江都之时,本来还在翘首以盼的王世充瞬间破了大防,一改往日的冷静,破口大骂窦建德不是东西。
也难怪王世充如此恼怒。
本来自从他和沈法兴、辅公祏在江淮起兵之后,虽然响应者寥寥,但真正旗帜鲜明支持朝廷的也没有多少人,大多数人还是处在观望状态。
原因自然也不难理解,毕竟很多人虽然嘴上不说,但从骨子里还是反对女子为帝的,自然很希望可以借助王世充之手推翻女帝杨翎。
可偏偏现在窦建德搞了这么一出。
本来在王世充的预想中,最差的结果无非就是窦建德和唐朝同时选择作壁上观,坐看他们跟秦昇斗得你死我活,他们两家最终坐收渔翁之利。
可他怎么都没想到,最终窦建德不仅没有站在他们这边,也没有保持中立,而是彻底倒向了朝廷。
此举对天下人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
不少本来作壁上观的人看到就连窦建德都站在朝廷这一边,当即就不再犹豫了,纷纷跟着倒向了朝廷,公开斥骂王世充等人为逆贼,人人得而诛之。
更要命的是,随着窦建德倒向朝廷的消息传到联军军中,前线的将士军心顿时大乱,已经隐隐有了不稳之势。
此时,五万平叛大军虽说已经抵达了江淮,却一直跟他们遥相对峙,迟迟没有发动进攻的意思。
王世充心中明白,杜伏威等人之所以故意拖着不交战,就是想等着他们军心和士气崩溃之后不战自溃。
如果他再不做点什么,自己用不了多久便会落得一个众叛亲离身首异处的下场。
经过一晚上的思考之后,他命人去将自己女婿单雄信叫了过来。
自从那日因为反对找杀手去刺杀秦昇,单雄信得罪了王家不少族人,他们对单雄信更没什么好脸色了。
而单雄信也是个心高气傲之人,因为受不了王家那些人的冷眼,索性干脆赋闲在家,每日待在自家宅子里陪伴自己的妻子和儿子,日子倒也过得其乐融融,几乎都快忘了外面那些糟心事。
王世充知道自己女婿心中有气,也没有为难他,反而让他安心在家好好陪伴自己妻儿,并时不时派人去给单雄信住的宅子送一些新鲜的肉菜瓜果,似乎生怕他们一家吃住得不好,可把单雄信这个耿直汉子给感动得无以复加。
因此,当今日王世充派人去唤单雄信来见自己,单雄信想都没想便去了。
虽说这一年多以来他一直在自家宅子陪伴妻儿,但这并不代表他对外面的事一无所知。
如今的形势对自己岳父这边很不利,他来找自己很有可能是有什么事要托付给自己去办。
果不其然,单雄信一只脚刚踏入王世充的书房门内,王世充便立即起身迎了上来,拉着他的手不住说道:
“贤婿,如今只有你能救我了。”
见自己岳父如此模样,单雄信连忙道:
“岳父放心,我这就回去辞别楚楚和孩子,随时准备奔赴前线,为岳父分忧,绝不让敌军杀到江都。”
听到自己女婿要上阵退敌,王世充面上并没有多少欣喜之色,反而长叹一口气道:
“贤婿,你的勇武我何尝不心里有数,只是如今因为窦建德的隐退,形势完全倒向了朝廷那边。
哪怕你自己再勇不可当,取得再多的胜利,也没办法以一己之力扭转胜局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