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他可曾想过,他是我俩的亲舅舅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丰裕字数:2271更新时间:25/08/04 05:55:17
“呵……呵呵,你果真如此不把我放在眼里?”
长孙冲笑了,却是无意义的痴笑。
他感觉,自己就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打了个寂寞。
“我连你爹都不放在眼里,何况是你?”李承乾淡然道。
长孙冲沉默片刻,然后沉声说道:“姑母说,是我爹不当人!
她凭什么这么说?
你们李家也是好样的,姑母明明还活着。
你们这样做,就是为了处置我爹吧?”
很明显,长孙冲又一次想多了。
这就是信息不对等,造成的各种失误和错误。
李承乾不置可否,只是淡淡道:“你违背圣旨,离开交州,去往南方的晋王府,这是抗旨不遵!
你来到这里之后,一直都对我直呼其名,视为大不敬。
甚至你当年干的那些破事,真要追究你,想要砍了你也轻而易举。
至于你爹,你以为你爹是个什么好东西?
但凡你爹明白太上皇的意思,他都不会这么闹腾。
他身为朕的舅舅,在因为我是太子的身份,从而对我比较亲近的同时,他还同时亲近李泰跟李治。
哪怕他是打着舅舅的名义,就以为谁不知道吗?
三头下注,就为了自己的权利,如此作风,何其糊涂!
但凡他当年坚定的站在朕这边,少跟朕的两个弟弟接触,哪怕最后不是朕继承皇位,看在母后的面子上,他最多就是好好养老。
他这种两面三刀,谁都下注的德行,不管是朕上位还是谁上位。
虽然说,由于母后的原因,他不至于被砍头,但也休想再安稳养老。
最大可能的结局,就是流放!
换句话说,无论是谁上位,他的流放之命,已经被注定,那是他自己作出来的。
本来,朕上位之后,也是想要放过他的。
无奈,你爹他完全看不清形势,他还想要干涉朕的决定。
长孙无忌,他是真的飘了!
本来,朕以为把他流放之后,他能够冷静下来。
等朕这边,把一些事情处理妥当之后,也不是不能让他回来养老。
毕竟你也知道,你姑母她还活着。
可惜,就连这个机会他都不珍惜,还想要派你去挑拨我跟李治的关系,想要让我跟李治之间,从此离心离德。
他可曾想过,他是我们两个的亲舅舅?
他或许想过,但对比与权利来说,他无所谓。
反正他相信,无论我跟李治争成什么样,最后损耗的都是大唐的力量。
如果他再从中谋划一番,到了未来,活下来的那一个,必将会重新启用。
到那个时候,新的皇帝身边,应该没有太多可相信的人。
他这个亲舅舅的身份,就可以有大作为。
若是在时局差不多明朗的时候,再加大赌注。
新皇登基的那天,就是他重新回到高位的那天。
你姑母说的没错,你爹就是不当人,他的眼里只剩下权力,其他任何人都能死!”
长孙冲无言以对,他不可能不明白这些。
可人嘛,都是双标的。
“对了,长孙冲,朕也不想管你进长安城来,想做什么了。
母后既然把你赶出去,那你就爱去哪儿去哪儿吧。
不过,不要在长安逗留了。
毕竟,太上皇说过无诏不能回,你也不能打太上皇的脸,对不对?”
还是那句话,李承乾并不在意长孙冲想干什么。
反正,只要敢冒头。
到那个时候,无论如何处置,长孙无垢也无话可说了。
在李承乾看来,李世民保到他们家一次,长孙无垢也保了他们家一次。
他们家就算有天大的功劳,也可以抵消了。
接下来,如果还不知趣,他也不会再留情。
两个不死军团的兵悄无声息的进来,直接把长孙冲拖走。
“哦,叫太医给他处理一下箭伤。”
李承乾也不是好心,而是到了凌晨,长孙冲手臂上那只箭就会消失,别到时候流血给流死了。
长孙冲傻愣愣的被拖了出去,也不知道是因为心思连续被看穿,功败垂成造成的刺激。
还是他知道,这次的失败,意味着他们家再也没机会了。
长孙冲的事情,李承乾并没有过多理会,长孙无垢其实都想多了。
李承乾给她那封密信,只是觉得,这父子俩的事情,长孙无垢既然复活了,就该让她自己处理,仅此而已。
无论如何处理,他都不会多想什么。
因为现在的他,根本不惧任何挑战。
若是惧怕的话,敢这么对大唐各种改刀吗?
他始终相信一点,只要让平民百姓过好了,无论别人怎么忽悠,没人愿意干提着脑袋干的活。
时至今日,明显已经达成了这个目标。
如此一来,谁还能干得出什么来?
大势之下,任何人都只能随波逐流。
如果他没有那二十万不死大军,他也得随波逐流,徐徐图之。
毕竟人不是神,无论什么样的人,被砍到了致命要害都得死。
他也不知道,在明明没有互传消息的情况下,他跟长孙无垢想到一块儿去了,这父子俩是真不当人,非要作死。
长孙冲处理好了箭伤,再次被送上了一匹马。
不过这一次,有人带他去长安城。
出去之后,长孙冲还不甘心,他想要见李丽质。
可惜,哪怕他绕着长安城跑,无论哪个城门,他都再也进不去了。
万般无奈之下,肚中越发饥饿的他,只好离开。
时间一天天过去,又一次朝会开始了。
照例弯腰参拜之后,又是一通日常事务汇报。
大家在李承乾手下当官,已经习惯了,先汇报日常事务,以让李承乾有个了解。
同时,也算是对半个月以来,众臣有没有用心办公的鉴别。
要是屁事没有,天下太平的架势,李承乾反而要怀疑,是不是有人在尸位素餐。
就算是修书的,也必须要汇报半个月以来的进展。
还好,并不是从上到下,所有人都要汇报。
主要就是六部,还有新的部门,来一个总体性的汇报。
要不然,单纯只是汇报,半天都搞不定。
汇报结束之后,李承乾照例开口道:“时至四月,近来少雨,诸位爱卿可不要忘了自己的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