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往死里练!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山锋字数:2244更新时间:25/10/24 08:24:17
    除镇国公之外,诛九族都得牵连到他。

    不知不觉间,这大乾,好像已经是他说的算了。

    六部重臣,文武柱石,都和他有了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

    “回宫!”乾帝下令。

    銮驾起行,离开这片刚刚见证了神器之威的演武场。

    回宫的路上,没人说话。

    车轮碾过石板路,发出单调的声响。

    乾帝靠在软垫上,闭着眼睛,手指却无意识地捻着袍角。

    他脑子里还是那震耳欲聋的炮声,和土垒崩碎的景象。

    苏有孝坐在对面,胸膛起伏,眼神发直,显然还没完全缓过劲。

    林佑琛则看着窗外,面色沉静,但紧抿的嘴唇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秦夜坐在一旁,也在想事情。

    神机营要扩编,工匠、原料、场地,都是问题。

    还有训练,新兵可不是发杆火铳就能上战场的。

    得练,往死里练。

    还得防着庆王那边的眼线。

    京城里,未必就干净。

    队伍沉默地回到了皇宫。

    乾帝摆摆手,示意庆功宴推迟,各自先回去休息。

    他需要静一静。

    秦夜回到东宫,立刻召见了陆炳。

    “两件事。”秦夜开门见山。

    “第一,加派人手,盯紧京城里所有和西南有来往的官员、商贾。”

    “尤其是和淮郡王、靖海侯府有牵扯的。”

    “第二,派得力人手,秘密潜入西南,不惜一切代价,查清庆王到底弄出了什么玩意。”

    “是只能听响的爆竹,还是真能杀人的火器。”

    “重点是作坊的位置,工匠的来源,有没有造出成品。”

    “是!”陆炳领命,快步离去。

    秦夜揉了揉眉心。

    时间,他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第二天,早朝。

    金銮殿上,气氛有些微妙。

    东南大捷的消息早已传开,百官们准备了一肚子的贺词。

    可看着龙椅上皇帝那略显疲惫和阴沉的脸色。

    以及站在前列,同样面色凝重的太子、林相、镇国公,不少人把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不对劲。

    按惯例,打了胜仗,该是欢庆才对。

    怎么这几位核心人物,一个个都像是有心事?

    简单的朝议后,乾帝便宣布退朝,只留下了几位重臣前往御书房。

    留下的官员们面面相觑,议论纷纷。

    “怎么回事?东南不是大胜吗?”

    “是啊,太子殿下凯旋,本该庆贺,怎么陛下看起来不太高兴?”

    “莫非......东南战事还有反复?”

    “不像啊,海寇老巢都端了......”

    各种猜测在官员中流传,却没人能猜到真正的原因。

    御书房内。

    气氛比昨天在演武场更加凝重。

    乾帝看着下方的儿子和重臣,沉声道:“昨日之事,关乎国本,朕心难安。”

    “皇儿,扩编神机营,你需要什么,尽管开口。”

    秦夜也不客气,拿出一份早就拟好的清单。

    “父皇,儿臣需要人,需要钱,需要地方,需要原料。”

    “工部将作监所有精通冶炼、木工的工匠,儿臣要优先调用。”

    “京郊西山脚下,有一片皇庄,地势隐蔽,靠近水源,儿臣请求划为神机营新驻地及火器工坊。”

    “另外,需户部即刻拨银五十万两,作为前期筹建及原料采购之用。”

    “后续所需,每月至少还需二十万两。”

    苏陌听着这数字,眼皮直跳。

    五十万两!每月二十万两!

    这还只是前期!

    但他没出声反对。

    昨天那场景,让他明白,这钱,必须花。

    苏有孝倒是干脆:“陛下,老臣觉得该给!有了那玩意,西南算个屁!”

    乾帝看向林佑琛:“苏陌,钱粮可能保障?”

    苏陌深吸一口气,拱手道:“陛下,国库虽不宽裕,但此事关乎社稷,臣,尽力筹措!”

    “不是尽力,是必须!”乾帝语气加重。

    “臣……遵旨!”苏陌感到肩上的担子又重了几分。

    “镇国公,兵员挑选,你即刻去办。”乾帝看向苏有孝。

    “老臣回去就办!先把各营里那些眼疾手快、脑子好使的小崽子挑出来!”苏有孝摩拳擦掌。

    “记住,保密为重!”乾帝再次强调。

    “陛下放心,老臣晓得轻重!”

    事情定下,众人各自离去忙碌。

    秦夜回到东宫,立刻有一名侍卫上前低声禀报。

    “殿下,安国公求见,已在偏殿等候多时。”

    秦夜眼神微动,杨钊?他来做什么?

    “让他过来。”

    很快,杨钊被带了进来。

    短短十几天,这位安国公似乎苍老了许多,鬓角的白发更密了。

    他进来后,直接跪倒在地,双手呈上一本厚厚的册子。

    “殿下,罪臣已将逆子所知一切,尽数记录在此,请殿下过目!”

    秦夜示意旁边侍卫接过册子,并没有立刻翻看。

    “安国公起来说话吧。”

    杨钊却不肯起,伏地道:“殿下,罪臣还有一事禀报。”

    “说。”

    “罪臣,罪臣想起一事,或许与庆王搜集火药原料有关。”

    秦夜目光一凝:“哦?”

    杨钊抬起头,脸上带着悔恨和惶恐:“去年,逆子曾在家中酒醉后提及,说海州陈氏牵线,帮西南来的客商,在城外盘下了一处废弃的砖窑。”

    “当时罪臣只以为是寻常商事,未曾在意。”

    “如今想来,那砖窑位置偏僻,靠近山林,取土方便,而且,而且烧砖也需要大量木炭,不易引人怀疑。”

    秦夜猛地站起身:“砖窑在何处?”

    “就在海州城西三十里!”杨钊急忙道。

    “陆炳!”秦夜喝道。

    守在门外的陆炳立刻闪身进来。

    “你亲自带一队暗龙司好手,即刻出发,前往海州城西三十里,查探那座砖窑!”

    “记住,要快,要隐秘!若发现异常,先控制起来,等本宫命令!”

    “是!”陆炳没有丝毫犹豫,转身就走。

    秦夜这才看向杨钊,眼神稍缓。

    “安国公,此事若属实,算你戴罪立功。”

    杨钊如蒙大赦,连连磕头:“谢殿下!谢殿下!”

    “起来吧。”

    “回去看好你儿子,没有本宫的命令,不准他见任何人。”

    “是!是!罪臣明白!”杨钊这才颤巍巍地爬起来,躬身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