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艰难创业

类别:玄幻奇幻 作者:美知字数:2831更新时间:25/09/20 19:01:55
    八月第一天,拿出十二分的精神,开启了新的任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汉城,用汤圆把肚子填饱后,先把穿出了口子的凉皮鞋补好,方便快速行走。完善了本地几位新人的应聘表,寄给港龙公司把老陈老汪、老尤、老刘等老熟人做兼职信息员的应聘材料,跟南昌南铁招待所和老幺写信,跟港龙发电报,以展示自己回老家后坚持工作取得的成绩,以图今后有份兼职,也好跟本地同事朋友一个交待。算是捞回面子的一个举措。

    第二天,开展了一项史无前例的文化活动,就是清流政府举办的第一届大型乡村旅游节——明珠节。我早早地赶回去清流。陪铁钉来的美女同学及家属一起在水上漂,进入几个景点玩耍,直到中午吃饭。还去拜访了王家亲戚。下午,两个侄儿平儿和华儿都来学校找我,也要享受一下节日的喜悦。从江西回来后,没有见过面,都特别亲热与开心。我们估计泓儿也会回来凑热闹,所以我们上街去寻找她。晚上,他们到我处,一起吃饭,睡觉,主动给两个小家伙让床位,自己找教室睡觉,一夜很快就到天亮了。

    在陈老师的推荐下,见到了几个姑娘,她们请我假期中做兼职,为职高招生,按人头付酬,我正需要赚点钱还账,所以欣然同意,并感到这是送来的及时雨,正适合我做的工作。至少比港龙赚钱来得踏实。我在港龙公司勤劳一个月多,除了拿到一堆废资料和几封不着边际的信条外,没有得到一分钱。还付出了近千元,让我背了债务。最大的收获,就是在老刘家见到了泓儿。在车站等车,遇到了老三,半年不见,真开心。他的左手基本上已经恢复功能。只留下了长长的疤痕。他也跟我讲述了那次遇险。他跟我提醒,出门在外,最重要就是人身安全。去地区城市后,泓儿请我吃饭,住进和平公寓里。还培训泓儿做信息业务。一起返汉城,再请老尤一起,去丝厂、饲料厂等企业做信息业务。带泓儿一起回清流学校做招生兼职业务。有几位初中毕业生报名了,我负责做好资料。为了提高效率,我骑自行车上街。在老尤的协助下,我们还采访了五金厂、化机厂、榨油厂酒厂,回访了丝厂和饲料厂。从感觉上看,这些企业规模小,对信息的认识与重视不够,估计我们的业务效果差。意识到这一点,便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招生工作。有六个人来找我们了解学校情况,宣传后没有一个人报名。对我们积极性有所打击。还是在本地效果好些。在我愉快地为小冉和小李办理报名手续时,收到了港龙公司王总的助力的来信,大加鼓励了我。为了扩大招生效果,还乘船到罗家坝中学等几个地方宣传业务。让我郁闷的是,中学已经迁建到街道上,对我来说,没有一点好感。还好,又有两人报名了。还去了城里几所中学,不过,收效甚微。

    招生工作业务还是靠谱的,到铁钉职高完成几个报名手续后,收到了一百八十元工作经费,暑假的加班工资就算拿到了。至少比港龙信息公司业务实在多了。花时间才几天就完成了,不愧为短平快的项目。

    下旬开始,已经来到暑假的尾声了。重庆电视台摄制组,来学校拍摄电视连续剧《川东游击队》,好多人来看稀奇,我也不例外站在外围。二哥也来了。我还陪她去逛公园。还有几天休息时间,我回马伏山,过一段时间的农家生活。信息工作没有兴趣再干下去了。因为干也是白干,越险越深就没有意思了。二哥在空闲时候,还陪我在他加工坊后面的山坪塘钓鱼,这是第一次做这个游戏,没有多大兴趣,权当是混时间,散心。二哥广东之行承包工程失败,便安安心心重操旧业,稻谷加工与小麦磨面擀面,还经营小商店。在老家创业,至少可以保证安全,不亏本,还可以照看父母和孩子,人过得踏实。

    我到地区城市,在飞亚公司结识了冯张赵三位职员,他们让我兼职做书包业务。我意识到这个难做。以前老尤做这个业务时,到过几个学校找校长,还是打的主管局的牌子,人家都不一定买账,所以就没有这个兴趣。转眼暑假就过去了。两个多月的下海体验就算结束,一切将翻篇了,先到学校上班再说。

    我思考再三,终于决定还是走出了闯一闯。于月初与学校签定了《勤工俭学合同》,期限一年,财政工资的一半留学校作收入,自己领一半作为外出生活费。学校自有资金与乙方无关,还要负责自己的人身安全。总算给自己给 了压力。于是我继续与在广州打工的小陈老师联系,还发了加急电报。在未联系上之前,过广东打工不可靠。还与老尤一起活动,到过铁钉,到过地区。在二哥介绍下,去找过他原来教过的鞭炮土地老钱。他现在做了个富硒茶销售生意。二哥把我带进汉城边的保健茶叶公司生产科,地区还有公司,也跟老陈业务员一起参观了。暂时没有可靠的业务,还继续跟老尤一起联系书包业务。没有效果。我对本地生意彻底失望,就想到广东发展。那保健茶特别贵,本地人一般不愿意消费,只有以后看广东那边如何。

    我与二哥了解茶叶业务回来,直接到马伏山老家。因为学校已经没有我的工作,寝室都交给侄儿华儿读书时做住宿,顺便照看。每月结算工资都委托父亲去办理。

    在没有外出广东之前,先回马伏山老家帮助父母参加农耕生产,锻炼自己的体力,打磨意志力。这正是收割稻子的农忙季节。冒着初秋的烈日,在坡上割稻子,翻晒把子,用背架背回稻把子。身上长疙瘩,这是没有干过这个苦活而过敏了。父母都老了,我就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我没有干过,父亲就指导我。这季三个人的承包地,三亩多水田,我负责完成一半左右的收割。大春收割基本完成后,我才松了一口气。

    眼看就该发9月份工资了。 我乘船,二哥骑着铁钉带回来的自行车,到了清流学校算账。还好,我领取了一百六十三元。身上有钱,去广东的车费有着落,心情一下就转亮堂了。把二哥送到船上,我在学校还收到了广州来的信件,是小陈老师的。一看名字,就高兴了,总算联系上了,得到了回音。

    从陈龙的信中得知,广东的公司工厂里缺的是女工,缺的是技术工人,言外之意是,我去找工作有些困难。他这是跟我外出广东泼了一瓢冷水,叫我打消过去找他的念头,可是我没有退路呀?我在加紧学习一些知识,特别是企业管理方面的理论。转眼就到了国庆节假期,我还是去汉城转了转,这比农村的信息更灵通,就业机会更多。还在老尤家度过了中秋节。我望着圆圆的月亮,惆怅万分。该成家而没有家,工作十年了,还茕茕孑立。要工作也没有找到工作,只身漂泊在外。这是我第一次过着这么穷愁潦倒的中秋节日,揪心。差点落泪了。可想到男儿有泪不轻弹,一下又强忍了下来。

    过后的日子里,我穿梭于老家与学校、汉城之间,寻找机会,为外出务工做准备。

    金秋十月中旬,我与二哥正式确定近期外出。一定要去异地他乡谋生了,开始赞新的生活,再不能待在老家。父母也很着急。看见我待在老家干农活,这是当农民该做的事情,在面子上过意不去。可又担心我象七月里去江西创业,吃了苦头不说,还浪费了上千元的金钱,背了账。可怜天下父母心。我很理解老人们的心思。但我发誓:一旦外出,我不需好好干,不能为父母丢脸。可一到学校,秋雨绵绵的,让我心情一下就舍不得离开了。住了一夜,回味一下在家乡的感觉。

    到汉城后,老尤听说我将离开老家远行,便跟我饯行,还约我一起到舞厅放松快乐。

    选了一个十八的吉利日子,正式离开汉城,去地区城市,先找到那家蜀科生物技术研究所,跟自己办理了保健茶销****,到南方就多了一个兼职。公司给了我一些资料,还收取了我二十元的资料和证件工本费。中午到了,没有一点牵挂地直奔火车站。买到重庆的火车票,283次列车。时间还在,于是去飞亚公司看看,再去地区建委拜访了老宋这位老朋友,铁钉的好哥们。他请我吃午饭,还喝了一点酒。他叫的壮行酒。老宋鼓励我:出去了就一定要混出个明堂来。因为好多端铁饭碗的青年人很难走出第一步。这是老朋友对的夸奖,也是鞭策。

    我还有一件事,必须做,到凤凰山腰找到张颜和张小涵两位一直让我牵挂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