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三十万对八千,这仗怎么打?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子苏与秋字数:3545更新时间:25/08/12 19:14:22
津门外围,大沽口炮台。
刘文锋站在古老的炮台上,看着远处渤海湾的波涛。
这座炮台见证了太多的历史,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每一次都是屈辱的记忆。
但今天不同了。
“报告总司令,从闽州撤出的部队已经全部到达津门。”
周卫国走上炮台,递上一份统计报告,“总共八千三百人,重要设备百分之六十成功转移,技术资料全部保存完整。”
刘文锋接过报告扫了一眼,心情稍微好了一些。虽然丢了闽州,但人员和技术的损失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敌情如何?”
“联合舰队正在清理闽州港,预计一周内就能恢复部分港口功能。他们的陆军主力还在闽州整顿,但侦察部队已经向津门方向推进。”
刘文锋冷哼一声:“他们以为拿下闽州就胜利了?天真。津门可不是闽州,这里是老子的主场。”
确实,津门的地理位置比闽州更有优势。三面临海,一面靠山,易守难攻。而且这里距离京津冀工业基地很近,物资补给相对容易。
“总司令,工兵部队已经开始修筑防御工事。按照您的要求,我们在外围构建了三道防线。”参谋长拿着工程图纸走了过来。
刘文锋仔细查看着防御部署。第一道防线设在海岸,主要用于阻击敌军登陆;第二道防线设在城区外围,利用地形优势构筑坚固工事;第三道防线就是津门城区本身,准备进行巷战。
“很好。”刘文锋满意地点点头,“那些洋鬼子想拿下津门,就让他们付出血的代价。”
就在这时,通讯兵跑了过来:“总司令,有紧急情报!”
“说。”
“根据我们在后方的情报网报告,各国正在向远东增派更多兵力。镁国又调来了两个师团,罂国派出了印度军团,连法兰西都从非洲抽调了一个军。”
刘文锋的脸色一沉。看来敌人是铁了心要彻底消灭他。
“还有,”通讯兵继续报告:“毛熊也有异动。他们在中苏边境集结了二十万大军,似乎准备从北方发动进攻。”
“这些畜生!”刘文锋一拳砸在炮台的石头上:“平时一个个装成友邦,关键时刻都要来咬一口!”
周卫国忧心忡忡:“总司令,如果毛熊从北方进攻,我们就要两线作战了。以我们现在的兵力,恐怕…”
“恐怕什么?”刘文锋打断了他,“老子连八国联军都不怕,还怕这些杂碎?”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刘文锋心里很清楚形势的严峻。
现在的情况比当年的八国联军入侵还要糟糕。
当年的清军虽然腐朽,但毕竟有几十万人。而现在他只有八千多人,要面对的却是几十万联合军。
“传我命令,”刘文锋思考了一会儿:“立即联系各地的抗日武装力量,号召他们配合我们作战。同时派遣小分队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
“是!”
三天后,联合军的先头部队出现在津门外围。
与闽州的强攻不同,这次他们显得更加小心。
三个月的血战让他们意识到,龙国军队绝不是善茬。
镁国陆军第七师师长麦克阿瑟举着望远镜观察着津门的防御工事,脸色凝重。
“该死,这些龙国佬把这里变成了刺猬窝。”他对副官说道:“看那些炮台,看那些机枪阵地,想要攻下来恐怕要付出不小代价。”
“将军,要不要请求海军支援?用舰炮轰击这些工事?”
麦克阿瑟摇摇头:“海军的舰炮够不到这里。津门港口水太浅,大型军舰进不来。”
这确实是个问题。津门港虽然重要,但水深有限,大型战列舰无法靠近。而小型军舰的火力又不足以摧毁坚固的岸防工事。
“那就只能硬攻了?”
“看来只能如此。”麦克阿瑟放下望远镜,“传令各部队,明天拂晓开始总攻。我要在一周内拿下津门。”
当天夜里,津门守军也在做着最后的准备。
刘文锋在前线阵地巡视,鼓舞士气。每到一处,他都要和士兵们聊上几句。
“小王,家里还好吧?”他拍着一个年轻士兵的肩膀。
“报告总司令,俺家在山东,鬼子已经投降了,家里应该没事。”小王憨厚地笑着。
“那就好。”刘文锋点点头,“打完这一仗,就能回家团聚了。”
“总司令,俺们真的能赢吗?敌人那么多…”另一个士兵忍不住问道。
刘文锋看着这张年轻的脸,想起了自己刚穿越时的懵懂。那时候他也怀疑过,害怕过,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
“能赢。”他坚定地说,“因为我们是龙国军人。我们的身后就是祖国,就是同胞。退无可退,只能向前。”
士兵们听了,眼中重新燃起了斗志。
巡视完阵地,刘文锋回到指挥部。周卫国正在和几个参谋讨论防御部署。
“总司令,敌军明天可能会发动总攻。我们准备得如何?”
“该准备的都准备了。”刘文锋走到地图前,“弹药充足,工事坚固,士气高昂。就看这些洋鬼子有多大本事了。”
“总司令,有一件事我必须说。”周卫国犹豫了一下,“以我们现在的兵力,即使能守住津门,也支撑不了太久。敌人可以源源不断地增兵,而我们却没有后援。”
刘文锋沉默了一会儿。周卫国说的是事实,这也是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所以我们必须想办法改变局面。”刘文锋转过身,“不能被动挨打,要主动出击。”
“主动出击?总司令,我们的兵力…”
“兵力不够,就用智谋来补。”刘文锋的眼中闪烁着危险的光芒,“这些洋鬼子以为人多就了不起,老子要让他们知道,战争不是过家家。”
他走到墙边,取下一份机密文件。
“这是我们在敌后发展的游击队情况。虽然规模不大,但分布很广。如果运用得当,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周卫国接过文件仔细查看,眼睛逐渐亮了起来:“总司令,您是想…”
“对。让这些游击队配合我们的正面防御,在敌后大搞破坏。断他们的补给线,炸他们的指挥部,让他们首尾不能相顾。”
这确实是个好主意。联合军虽然兵力强大,但补给线漫长,指挥体系复杂。如果能够有效破坏,就能大大削弱他们的战斗力。
“立即给各地游击队发报,”刘文锋下达命令,“告诉他们,决战开始了。所有人都要行动起来,配合津门守军作战。”
拂晓时分,联合军的总攻开始了。
数百门大炮同时开火,炮弹如雨点般砸向津门的防御阵地。爆炸声震耳欲聋,火光冲天,整个津门都在颤抖。
但龙国守军早有准备。大部分兵力都躲在坚固的地下工事中,炮击虽然猛烈,但造成的伤亡有限。
炮击持续了两个小时后,联合军的步兵开始冲锋。
美军、英军、法军、苏军,各国士兵混编在一起,密密麻麻地向津门阵地冲来。
“打!给老子狠狠地打!”前沿阵地的连长李大勇大声呼喊着。
机枪手小刘紧紧握着机枪把手,看着越来越近的敌军,手心直冒汗。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如此激烈的战斗。
“别紧张,瞄准了再打。”班长老张拍了拍他的肩膀,“记住,一枪一个,不要浪费子弹。”
当敌军进入有效射程后,龙国守军的火力全面开放。机枪、步枪、迫击炮,各种武器一起开火,在阵地前形成了密集的火力网。
冲在最前面的美军士兵成片倒下,鲜血染红了津门外的土地。
“冲啊!为了自由!”一个美军军官举着手枪,试图鼓舞士气。
但话音未落,一发步枪子弹就击中了他的胸部,鲜血从军装上汩汩流出。
第一波攻击很快就被击退了,但联合军并没有停止。他们重新组织兵力,发动了第二波攻击。
战斗一直持续到黄昏。联合军发动了七次冲锋,都被龙国守军顽强地击退了。阵地前堆满了敌军的尸体,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
“报告总司令,今天的攻击被全部击退了。敌军伤亡约三千人,我们伤亡二百八十人。”
刘文锋听了战果统计,脸上没有丝毫得意的表情。虽然今天胜利了,但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敌人今天是在试探我们的火力配置。明天的攻击会更猛烈。”
果然,第二天的战斗更加残酷。联合军吸取了前一天的教训,不再正面强攻,而是分多路同时进攻,试图分散守军的火力。
津门的三道防线同时承受着巨大压力。
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第二道防线的三号高地。这里地势险要,控制着通往津门市区的主要道路。
守卫这里的是龙国军队的一个连,连长叫赵铁柱,山东汉子,性格火暴。
“弟兄们,这帮洋鬼子想从咱们这里过去,做梦!”赵铁柱挥舞着大刀,“谁敢退后一步,老子先宰了他!”
英军第八团的团长约翰逊上校亲自指挥攻击。他们动用了坦克、火炮、飞机,轮番轰炸三号高地。
但赵铁柱的连队就像钉子一样钉在阵地上,死活不退。
“连长,弹药不多了!”
“省着点用,一发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连长,三班长牺牲了!”
“给老子顶住!谁敢丢阵地,老子毙了他!”
战斗进行得异常惨烈。英军一次次冲上高地,又一次次被击退。双方的尸体在阵地上堆积如山。
到了下午三点,赵铁柱的连队只剩下二十多人了。但三号高地依然在龙国军队手中。
“报告师长,三号高地守住了,但伤亡惨重。”
刘文锋听了报告,心情沉重。这样的消耗战对龙国军队极其不利。虽然杀伤了大量敌军,但自己的损失也很大。
而且更糟糕的是,敌军的增援还在不断到达。
“总司令,最新情报。”周卫国拿着一份电报:“联合军又增加了五万人,现在他们的总兵力已经超过三十万。”
刘文锋看着电报,心中一沉。三十万对八千,这个比例已经达到了极限。
“还有,毛熊的军队已经开始南下,预计一周内就会到达津门外围。”
这个消息更让刘文锋头疼。
如果毛熊参战,他就真的要面临四面楚歌的局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