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舒适区?不,知识盲区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生椰拿铁yyds字数:3571更新时间:25/09/22 07:02:37
“哼!看走眼了,这臭小子指定是看走眼了!“
”这笔账,回头咱有机会再去和他算!”朱元璋目光落在手里的情报上,面上仍旧是一副很不服气的样子。
不过转而他又似是突然反应过来什么。
脸上的不服气瞬间退去,神色变得格外复杂起来,轻嗤一声道:“臭小子,你最好还是别给咱这和你算账的机会……”
以当下的情形来看。
最好的结果就是自家大孙能够一切顺利,完完全全地把这个大明皇朝接过去,得到民心、军心、朝臣百官的真心效忠和拥戴。
要是他真有机会去和朱允熥算这个账。
那必然说明淮西勋贵那边终究还是没哄住、没控制好出了乱子,需要他这个洪武皇帝不得已之下站出来定乾坤。
与此想必,朱元璋当然更愿意看到前一个结果:“虽然咱也挺想和你算算这一笔账的,但咱爷孙俩,最好以后都别见了。”
他的声音里,既有对朱允熥的期待、衷心的祝愿,同时也带着讪讪的感慨和落寞之意。
说完,他深吸一口气。
立刻抛却这份突如其来的落寞,释然一笑道:“之后的事情之后再说,若是能作为黄十六就这么老死也不失为一个好归宿。咱先看看这好不容易插进去的卧底,有没有给咱搞到第二题的答案!”
朱允熥给出的第一道题目,他自认为自己是早就知道答案的,而这第二道题目的答案……却是让他已经好奇了许久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在一沓情报里翻找目标。
只是当他将其他情报都翻到底下,看到那个卧底弄到的内容的时候,却是紧紧蹙起了眉头,一脸不解:“一幅画儿……这东西是啥玩意儿?尽是一些横线、竖线、弯线交缠在一起,以及一些狗屁都不是的符号?这都画了个啥?”
朱元璋看到的。
正是朱允熥之前给夏原吉等人讲解过的,《宏观经济学》中的,「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决定货币平衡的关系图」。
在他眼里自然看来格外陌生。
“货币价值……物价水平……货币量……通货膨胀……”
“这幅丑不拉几的画儿,还有这些狗屁不通的字儿……跟通货膨胀又有啥子关系??”
原本自认为熟知第一题答案、自信满满打开情报的朱元璋。
一下子就懵了。
这跟他之前偷听到的答案……完全不一样啊?
“他娘的,这又搞的什么幺蛾子?”朱元璋忍不住骂了一句。
或者说,他完全不知道,自己之前偷听到的那些,其实只是个最浅显易懂的皮毛说明而已。
他以为的舒适区。
结果现在这些玩意儿,全特么撞上了他的知识盲区。
朱元璋紧蹙着眉头,将手里这张「画儿」上下左右,横看竖看了好大一会儿……嗯,没看明白。
只得暂且放弃,把这张图先放到了一边儿,顺带为了给自己挽尊而骂了句:“劳什子玩意儿!给咱打探的什么破情报。”
然后才接着往下看了下去。
好在下面这一页,总算是他能看得懂的话了:
【属下进入户部衙门后,便立刻见到了因此二题而得到陛下青睐、炙手可热的四位大人。】
【原是四位大人奉陛下之命,教导属下。】
【属下方进户部,与四位大人寒暄熟悉过后,立刻便被四位大人难住了,只因四位大人问了属下两个问题:】
【其一:为何大明宝钞多发导致物品价格就会上涨,物价上涨乃是一个结论和表象,其中的深层原因到底是什么?】
【其二:宝钞的发行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大明皇朝日后,是当废止大明宝钞的使用,还是继续发行宝钞?】
【此二问一处,属下……汗流浃背。】
看到这里,朱元璋都不由倒吸了一口气,紧张了一下。
扪心自问。
反正这两个问题,他反正是一个都答不上的。
要不是因为当日在棺材里偷听了一波,他连大明宝钞那潜移默化的巨大危害都意识不到。
而这还只是最浅显的表象。
更别提让他去解答分析其中的道理和深层原因了。
至于这大明宝钞以后该怎么办,还要不要发,要不要用……
大明宝钞是从他手里开始发行的,当皇帝这么多年以来,他也是深刻体会到了这种便携的钱币带来的好处。
缺钱的时候印钱,可以解决燃眉之急——当然,他现在已经知道这个好处底下隐藏着巨大的隐患了。
可除此之外。
纸币民间交易、尤其是大宗交易变得更简单便利……等等,这的确让大明更加迅速地从战乱之中恢复生息了。
朱元璋既体会过好处,也已经深知其好处。以后如何处理大明宝钞这玩意儿……这就格外令朱元璋为难了。
「这问的都是什么问题?」
「如此刁钻!!」
「这不纯粹在为难人么!」
朱元璋忍不住在自己心里默默吐槽道。
他的脑子里瞬间把这些过了一遍,当下似是突然想到了什么,面上露出担忧之色,道:“嘶……咱这好不容易打入内部的卧底……该不会一下子就被毙了吧,这可不妙,错失这次,下次可没这样的好机会了。”
也好在,这情报下一句就解释了:【幸而,几位大人并未为难属下,直言,回答不出此二问才是人之常情。能明明白白回答此两个问题的,天下间也只陛下一人而已。】
朱元璋顿时长舒了一口气。
为自己的卧底暂且没有因此被踢出局而暗暗庆幸。
而下一刻,他则是目光一亮,面露惊喜之色。
因为他立刻领会到了这句话的重点:“嗯?等等!这两个问题咱大孙皆可明白回答!?”
“这「通货膨胀」理论是咱大孙提出来的,咱也知道这小子的确眼光毒辣、聪慧机警,他能分析出里面的道理……咱倒是不意外,但他对这大明宝钞……竟也能有两全之法!!?”
朱元璋面上的神色都肉眼可见地变得有些激动起来。
不知道这回事之前。
他没把大明宝钞当回事,最大的作用就是印钱补一补国朝税收上的窟窿,缺钱的时候,印钱就完事儿了。
而知道k这回事之后。
朱元璋便对此陷入了两难,打破了头也不知道这大明宝钞以后到底该怎么处理。
现在看到情报里居然说……
自家大孙居然有办法处理这个大难题,朱元璋如何不觉得激动欣喜?
想到这里,朱元璋立刻低头看了下去。
【这张图,乃是四位大人画与属下看的,四位大人说,“过量的大明宝钞导致国朝物价上涨、以致百姓手中财富缩水的原因”便藏在其中。】
【日后如何处理大明宝钞的办法,亦藏在其中。】
【此又涉及到了陛下发明的,名为“开乾坐标系”的一种巧妙表示方法……】
提起刚刚看到的那张图,朱元璋就不由得一个头两个大,无奈扶额道:“得!又他娘的绕回去了!那丑不拉几的图,哪个正经人能看得懂?”
他属实没想过,区区「通货膨胀」四个字,居然还能延伸出这么多让人看不懂的东西。
只是……「解决通货膨胀」的诱惑,对他这个皇帝来说,实在是格外的大,就算他现在已经不当皇帝了,他还是难免好奇。
于是乎……
朱元璋也就只能硬着头皮,从「开乾坐标系」、「货币价值」……等等等基础的知识点一步步往下看下去了。
不过洪武皇帝始终是洪武皇帝。
要是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差,他也不可能当好这个皇帝。
一路看下去。
虽然完全陌生的新概念,会让他觉得晦涩难懂,乃至抓耳挠腮,可朱元璋还是很快就吸收了许多新的概念。
也忍不住拍案叫绝:“聪明!太聪明了!”
“咱大孙咋能那么聪明啊!居然能想出「坐标系」这样的东西,把一些虚无缥缈的现象给具体化表现出来……”
“……”
“原来这不是一幅画儿啊!”
“咱倒是要看看这画儿……哦不,这副坐标图里面到底有什么玄机!看看咱大孙到底要用什么神通来解决大明宝钞的「通货膨胀」问题……”
当开始理解里面的意思之后,朱元璋整个人也不由得渐渐投入了其中,产生了浓厚的好奇和兴趣,以及十分的期待。
只可惜……
当他一页页往下翻下去,看得正起劲的时候。
【图中所藏玄机与道理太过……也太过繁琐和复杂,并非一日两日可以完全讲清楚,说明白,今日四位大人便只讲到了此处,余下玄机,还需大人耐心等候,容属下再探再报。】
作为卧底打入户部之人。
对上是汇报给蒋瓛,并不知这一切实际是朱元璋在背后操纵,所以情报中称的自然是「大人」。
经济学本就是一个格外复杂的学问和研究,要是能一个下午就讲明白、讲透彻,那才奇怪了。
而朱元璋这边,他还没看个明白,关于这个问题的情报却是戛然而止,看得他是一阵意犹未尽,好不痛快。
忍不住吐槽骂了一句:“又来!”
“怎么那小狼崽子捣鼓出来的玩意儿……都是这副德行?每次都弄得咱心里跟小猫儿在挠一样不得劲,看他个连载的话本子是这样,现在看着情报都给咱来这一出!”
只是朱元璋也明白。
今天看到的东西,的确是足够颠覆所有人认知的东西,而其中的巧妙思绪也十分细致、理性……一点都不简单。
一个下午完全学不完。
这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朱元璋挑了挑眉,抬起头在院子四周随意看了两眼, 又抬头望了望天空。
在他看情报,仔细研究着这门陌生的、从来没见过的「经济学」学科内容的时候,挂在天穹上那并不灼人的太阳,都在悄然之间转变了一个方位。
“不知觉间,这都过去好些时候了。”朱元璋顿时有种刚从某个奇妙世界回归现实的即视感,慨然叹了口气,一边伸手摸向旁边石桌上久未被他动过的茶杯,茶杯里的茶早已完全凉透了。
而后脸上露出由衷的欣慰和高兴,语气慨叹地连说了三个「好」字:“好!——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