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出走
类别:
女生频道
作者:
音冰儿字数:2083更新时间:25/08/02 03:38:25
众人凑过来一起分析起来。
“江浙集团与海商利益捆绑过深,常有通倭,这二人就先去除吧。”
“刘尧诲不行,他虽配合清账田亩,能力不错,但禁烟需跨省协调,他没这个经验,性子也不够狠,难以震慑广东豪族。”
“殷正茂都升任了,调回地方影响也不好。”
选来选去,最适合的人的确就是海瑞,具体执行还得靠地方官员,但监察御史,海瑞不要太合适。
殷灵毓摸了摸下巴。
“这个,大人,有个事情得提前告诉你。”
张居正嗯了一声。
“海大人是我父亲。”
张居正下意识继续嗯了一声。
吕调阳失声:“啊?”
张居正反应过来,讶异道:“你不是姓殷?”
殷灵毓摊手:“啊,因为是离家出走,不改名就是等着被抓回去了。”
她说的太过淡定,以至于一旁的几人被带跑偏了,还真就想了想,点了点头,然后猛摇头。
不对啊!
再怎么样厉害,这么小的岁数,也不应该自己偷偷跑出来啊!
吕调阳手里的茶盏“啪”地掉在地上,茶水溅湿了衣服靴子,他却浑然不觉,只瞪大眼睛盯着殷灵毓。
“你……你是海刚峰的女儿?!”
殷灵毓一脸无辜地点头:“是啊。”
张居正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平复,镇定下来:“……所以,你本名是?”
“海端儿。”
值房内一片死寂,半晌,张四维干笑一声,试图缓和气氛:“哈……难怪国师言辞犀利,原来是家学渊源啊……”
那确实是很像了,张居正回想了一下,海刚峰这人,虽然他觉过于理想化,缺乏变通能力,但的确清廉刚正,也素有“海青天”的威名,而且那封《直言天下第一事疏》……
该说不说,骂的太尖锐了,真是奔着不要命去的。
“陛下天资英断,过矣!”
“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
“盖天下之人,不值陛下久矣!”
“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
一句句的直接给皇帝气到半死,摔了半天折子,还特意告诉宦官快点去抓他,别让他跑了。
还有那直接买棺材,预备坦然赴死的作风……
嗯,他女儿还真是,不仅很像,而且还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拿着火铳就逼宫了。
虽然也是有些神异手段,可也得付出代价的。
这算什么?我政敌……也算不上敌?但张居正到底是将海瑞赋闲未曾启用,勉强算吧。
我政敌的女儿深藏不露且成为了我的最大助力?左手抓治国右手抓治病性子又特别好特别爱民,以至于我现在很想跟政敌抢孩子?
张居正揉了揉眉心,语气复杂:“海刚峰知道你在京城吗?”
殷灵毓眨眨眼:“应该……不知道?”
吕调阳终于找回了声音,指着她哆嗦道:“你,你一个女儿家,就这么跑出来,还混进朝堂?!海刚峰若是知道了不得骂死你?”
“哦,没事,我听不见。”殷灵毓指了指自己的耳朵。
众人:“……”
其他人只以为是吐槽,开玩笑,只有张居正立刻联系了起来,看了眼殷灵毓,不过并没有在这么多人面前问出来。
张居正闭了闭眼,突然觉得头疼。
申时行咳嗽一声,试图拉回正题:“所以……禁烟监察使,还是选海瑞?”
殷灵毓举手:“我建议选。”
吕调阳不解挑眉:“你如今在京城,不是应该避开他吗?”
“他绝对清廉,没人能收买他,又恨透贪官污吏,禁毒这种‘一刀切’的事,他比谁都适合。”殷灵毓道。
张居正沉默片刻,轻声叹道:“好,那就海瑞。”
吕调阳急了:“太岳!这会不会太冒险?那海刚峰的癫名你也不是不知,和殷国师闹起来怎么办?”
人很难没有偏向,殷灵毓如今在几位阁老心里也都跟晚辈差不多,漂亮懂礼,乖巧伶俐,最重要的是,还是个特别有本事,能分担繁琐的政务的晚辈!
天知道他们偷偷摸摸启用殷灵毓帮忙之后轻松了多少!
他回家路上有时候都能停下看两眼夕阳了!
就是老是不知不觉就开始凑到一张桌子上开会,以至于现在干脆就准备了许多椅子和一张大桌子,时不时一起议政,甚至前两日太后也前来参与了。
说实话,比从前朱翊钧在时效率还高还好。
就是这个想法属实有点大不敬了。
而且,殷灵毓怼人是凶了点,可又不怼他们,行事怀有仁心,务实有能力,政见与他们也相对合拍,能平衡各方利益,减轻政务负担,与之相处简直如沐春风,这叫人怎么不喜欢。
相比之下,海瑞给人的压力就太大了,他若发现同僚受贿,必不死不休,过于非黑即白,以至于容易激化矛盾。
正是因为考虑到海瑞这样的性子会让改革寸步难行,又和张居正本就政见不合,张居正才未曾考虑过启用他的。
“不以私怨而论公,是吗?”张居正只是轻叹着揉了揉殷灵毓的头发。
殷灵毓点了点头:“他最合适,所以就是他。”
禁烟就是需要绝对的零容忍,海瑞的确是非常合适的人选,这对于百姓来说才能真正受益,所以她没有因为自己和他的关系就阻挠的打算。
吕调阳见此,也叹口气,给殷灵毓端了盘桃酥甜甜嘴儿。
“当他女儿,真是苦了我们殷国师了。”
按照流程,海瑞被启用为监察御史,需入京面圣受旨,接受正式敕书印信,以示权威,然后当面被交代任务细节,最后“陛辞请训”,方能出巡。
海瑞一股子执拗劲儿,东奔西跑,搞得宣旨的宦官是在应天府找到的海瑞。
嘉靖末年海瑞曾担任应天巡抚,虽被孤立,也留下了一些人脉,海瑞此次前来是请友人帮忙留意找女儿的。
友人人脉颇丰,又知晓朝廷动向,这才挽留了海瑞在府上暂住,又赶紧帮他递信,和宣旨的宦官连上了线,这才不至于让两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