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8 章 谁是黄雀?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豆地煮字数:3192更新时间:25/04/16 18:06:57
    古雅茶馆,周福刚见到中年男人走进包房,便立刻起身迎上前去:“项总,这位就是我之前跟您提过的郜林郜老板,郜老板在投资圈可是大名鼎鼎,人脉广阔得很呐!”

    接着,他又转向郜林,恭敬地说道:“郜老板,这就是我们公司的项幼军项总,项总眼光独到,魄力十足,这些年在业内也是披荆斩棘,闯出了不小名堂的”

    郜林露出一抹亲和的笑,伸出手和项幼军握在一起:“项总,我同样也是久仰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气宇不凡,这周身的气场,一看就是干大事的人。来来来,快请坐,咱们可得好好聊聊。”

    项幼军手上微微用力,脸上带着热忱的笑容:“郜老板过奖啦!我这不过是瞎猫碰上死耗子,运气好混出了点名堂。往后还得多仰仗您指点迷津呐。” 说着,侧身抬手,做出一个 “请” 的姿势。

    二人落了座后,周福识趣地退到旁拿起茶壶手法娴熟地开始斟茶。

    项幼军轻咳一声,看似漫不经心地问道:“郜林老板,我听闻您近来手头有不少让人眼热的好项目,今日有幸与您碰面,还望您不吝分享,指点一二。”

    郜林端起茶杯浅酌一口,才不紧不慢地开口:“项总啊,做生意和品茶是一个理儿,急不得。咱们搞投资更是如此,得沉得住气,时机未到就急着出手,往往难以品咂出其中的真滋味,到最后落得个欲速则不达。”

    项幼军心中暗自恼火,脸上却仍维持着笑容:“郜老板不愧是文化人,出口成章,高深莫测。不过我就是个大老粗,您就别跟我兜圈子了,还望直言相告。”

    郜林哈哈一笑:“茶叶从选料、炮制再到冲泡,步步皆学问,搞经济亦是同理。微观层面,企业的成本把控、市场供需状况得摸得门儿清;宏观来看,国家政策走向、国际形势变幻影响深远,环环相扣。就拿茶叶来说,产地、品种、采摘时节不同,成本、品质自然有别,这些因素反映在价格上,便是微观经济学中的成本与价值规律。再看国家出台农业扶持政策,茶叶产业上下游都迎来新契机,这就是宏观调控的作用力。又如当下的房地产热,城市化进程提速,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住房需求爆棚,再加上政策利好,催生了房地产的黄金时代。可那些盲目跟风又不明就里的人,市场稍有变动就傻眼了。所以啊,项总,做投资不仅得有犀利的眼光,还得深谙经济之道。”

    项幼军眉头微蹙,面露难色地说道:“郜老板,您讲的这些我也略知皮毛,只是眼下我手头有几个项目正处在关键当口,大把资金砸进去却迟迟不见回报,我这正发愁呢。就想赶紧找个能快速见利的新项目盘活手头的资金。”

    郜林心底暗喜,抬手做了个制止的手势接着说道:“项总,您说的这种情况其实就涉及到了‘沉没成本’这个经济学概念。打个比方,开一家餐厅,前期装修、招人、购置设备,大把的钱投进去了,这些就属于沉没成本。要是生意不景气,您是追加投资改善经营,还是直接关门大吉?好多人舍不得前期已投入的资金,选择继续砸钱,结果往往越陷越深。而聪明的投资者会冷静分析,权衡后续投入能否实现盈利回本。项总,您在商场摸爬滚打多年,经验丰富,肯定深谙此道吧?”

    项幼军压根不理会他的弯弯绕绕,他直截了当地问:“郜老板,您的意思是…… 您手头有能解决这难题的项目?”

    郜林嘴角噙着一丝笑意,又卖起了关子:“项总,差不多是这么个事儿,但又不完全对。我手头有个项目,与这些经济原理紧密相连,巧妙整合各类资源,能实现低成本投入、高收益产出。不过,这其中的精细门道,还得看项总您有没有这个胆识和慧眼去尝试深挖了。”

    项幼军心底贪婪的火苗“噌”地一下蹿了起来:“郜老板,您就别兜圈子了,直接告诉我,到底怎么个运作法?”

    郜林缓缓放下茶杯,双手交叉,神情变得庄重严肃:“实不相瞒,我旗下的‘汇通创富投资有限公司联合临州多家实力雄厚的企业,合力打造了一个项目,名为‘城市新动力商贸联盟’。我们有专业的精英团队负责运作,短期内收益颇为可观,投资回报率可达三成以上。您要是有意向,可以投钱入股,成为我们的合伙人。而且,为保障项目顺利推进以及投资人的权益,我们还与几家大银行达成了深度战略合作,资金安全这一块,您大可放心!”

    项幼军听完郜林的详述,心中仿若有两个小人在激烈拉扯争斗。犹豫再三后,他试探着开口说道:“郜老板,您这项目听起来确实很有吸引力,不过我这手头资金最近也有点周转不开,要不我先投个五千试试水?您看行不?”

    郜林原本笑意盈盈的脸瞬间垮了下来,他故作不悦地将茶杯重重地往桌上一放:“项总,您就投这么点儿,是觉得我这项目不靠谱,还是纯粹拿我寻开心呢?”

    周福见气氛陡然剑拔弩张,赶忙挺身而出打圆场:“郜老板,您息怒,项总肯定不是那意思。这不是初次打交道嘛,彼此都还需要个熟悉磨合的过程。项总在咱们这行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做事谨慎些也正常。您大人有大量,就多担待担待。”说着,他又扭头望向项幼军,眼神里满是哀求之色。

    项幼军见状咬了咬牙,再次字斟句酌地说道:“郜老板,周福都这么说了,我要是再推脱,倒显得我不近人情、不识好歹了。这样吧,我加到一万,您看成不?”

    郜林脸上的阴霾这才稍稍散去,他佯装勉为其难地叹了口气:“项总啊,看在周老弟对您一片赤诚忠心,又念在咱们今日初次相识,我也有心结交您这位朋友,就这么着吧。不过,丑话我可得说在前头,这一万块虽说不多,但我肯定会尽心尽力,让您实实在在看到收益,到时候您可别后悔今儿投少了。”

    项幼军嘴角扯出一抹强笑:“那就多谢郜老板了。”

    周福站在一旁,不动声色地看着项幼军和郜林一来一往地交谈,心中暗自窃喜,不怕鱼儿不咬钩,就怕它面对诱惑毫无心动之意。只要起了贪念,后续便尽在掌控之中。

    一周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到了约定的日子,项幼军把周福叫到办公室,递给他一张银行卡,语气平淡地说:“老周,今天该出收益了,你抽空去银行帮我查查看,到账了跟我说一声。”

    周福接过卡,心中暗自犯嘀咕,脸上却神色如常。不多时,周福便回到公司告知项幼军收益已到账。

    项幼军只是微微颔首,将卡收回口袋,随后神色淡然地说了句:“知道了。”

    然而自打第一次拿到收益后,项幼军便毫不犹豫地将上次的本金加收益一并翻倍投了进去。周福得知他的举动后,心里松了口气,果不其然,项幼军到底还是没能抵住贪婪的诱惑。

    在第二次收益按时到账后,项幼军瞅着账户里新增的金额,嘴角勾起一抹志得意满的笑。紧接着,他连本带利再次翻倍,一股脑儿全投了进去。

    直到第四次收益结算的日子来临,项幼军依旧气定神闲地让周福去银行查账,周福离开后,他坐在办公桌前,手指有节奏地轻轻敲击着桌面,看似在专注处理文件,实则思绪早已飘远。

    周福回来告知项幼军收益按时到账后,他微微眯起眼睛,这一刻,他心中已然完全洞悉了一切。郜林许诺的看似完美无缺的收益背后,或许资金链早已漏洞百出,不过是靠着新投资者的钱来填补亏空,维持表面的繁华假象罢了。

    又过了几日,项幼军又随便找了个借口就把周福支出去出差。而周福前脚刚走,他后脚就心急火燎地赶到了吕芳的家中。

    房间里,一番抵死缠绵过后,吕芳慵懒地偎依在项幼军怀里,手指在他胸口轻轻画着圈,空气中弥漫着暧昧的气息。然而,项幼军此刻却没了往日的悠然惬意,他将这段时间投资的事儿一五一十地讲给了吕芳听。

    末了,项幼军冷笑着分析道:“宝贝,你知道吗?其实我从一开始就觉得这事儿有点不对劲,经过后来的这几次试探,现在我心里基本已经十拿九稳了。其实这帮人玩的就是击鼓传花的把戏,用后面人的钱补前面人的收益。不过,我现在已然摸清了他们的套路,拿捏准了他们的节奏,现在就等着大赚一笔,再找准最佳时机全身而退。

    吕芳眼中满是崇拜之色,她在项幼军脸颊上印下一个吻夸赞道:“亲爱的,你可真睿智!这么错综复杂、暗藏玄机的局都能被你看穿,我就知道你不是一般人。”

    项幼军闻言脸上露出一丝得意之色,可转瞬又无奈地叹了口气:“只是这最佳时机着实不好把握啊,撤早了,到手的利润大打折扣;撤晚了又怕血本无归。”

    吕芳眨了眨水汪汪的大眼睛,再次贴近项幼军在他耳边轻声说道:“幼军,凭你的本事肯定能把握好时机,成为最后的赢家。”

    项幼军本就贪婪成性,被怀里温香软玉这般柔情蜜意地一捧、一劝,顿时信心爆棚。他猛地坐起身,信誓旦旦地说:“宝贝,你说得对!我怎么可能沦为击鼓传花的最后一棒?我要让他们晓得,我项幼军可不是任人糊弄的主儿。宝贝,你就等着瞧吧,我不但要把本金全部捞回来,还要狠狠赚上一笔,让这群把我当傻子耍的人赔得底儿掉!”

    吕芳靠在项幼军怀里感受到他激动到微微颤抖的情绪,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身体却越发依偎得紧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