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搞,哪怕是照葫芦画瓢,也得搞起来

类别:女生频道 作者:满京唐字数:2309更新时间:25/07/24 16:55:51
    虽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但大苦跟小苦还不同不是?

    能少苦一点都是好的呀!

    不过……

    小公主认真建议:“好多时候吧,政策本身是好的。比如明朝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咳咳,算了,咱还是一步到位说说原本的摊丁入亩吧。”

    她这小语气一出,康熙跟诸皇子就有些憋不住笑。

    那种‘不想拿历史上的阿玛当反面典型,但为了大清发展,还是不得不牺牲阿玛一下’的公主断腕小表情哟,简直不能更可爱。

    四爷则伸手摸了摸她的小脑瓜:“乌那希不必有任何负担,尽管说来便是。”

    嗯嗯。

    乌那希点头:“雍正是雍正,阿玛是阿玛,女儿相信皇玛法跟叔伯们都不会混淆的!”

    康熙与诸皇子:……

    来了来了又来了,你这小家伙为了保护你阿玛,还真无所不用其极!

    小家伙软乎乎笑:“那是阿玛呀,嫡嫡亲的~”

    自己家的!

    当然得护着点咯。

    例行给自家阿玛做完免责声明,小家伙就开始讲摊丁入亩的利与弊。

    主要是弊!

    当工业与商业都不被重视,甚至被打压的时候。土地就成了最最稳妥也最最牢靠的生产资料,土地兼并问题自然而然产生。

    从秦汉到大清,一直在抑制,从未被根除。

    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土地兼并的严重程度直接影响封建王朝长短。

    王朝初年,天下百废待兴。

    朝廷有余力给百姓分地,鼓励开荒,百姓自然安居乐业。

    可随着权贵阶层越来越多,土地兼并情况越来越严重,百姓生存空间被大大挤压。大批佃户甚至流民出现,再碰上些天灾,活不下去的百姓干脆揭竿而起……

    而这个循环,通常在二三百年左右,所以鲜少有封建王朝能撑过三百年大关。

    当然,这是封建王朝土地私有化的弊端,不是摊丁入亩的。

    摊丁入亩最多未跳出封建王朝的局限,解决不了土地兼并的根本问题。

    “摊丁入亩整个来说进步的,积极的。就是吧,太容易造成重复收税的问题。这个就是福福想要说的哟!”

    “不管皇玛法要做什么利国利民的好决定,一定要做好监管,确定实惠落在您真正想要惠及的人身上……”

    把自己能想到的都叮嘱一遍,小公主才在皇玛法、阿玛跟各位叔伯们震惊的目光中施施然离开。

    继续忙太后的寿礼。

    而她身后,三阿哥一脸激动:“皇阿玛,皇阿玛您看到了吧?这就是全民教育的厉害之处!”

    “长期而系统化的教育,让普通家庭,不对,是孤儿院里长大的孤儿都能有如此见地与才华。若全国上下都如此,得强大成什么样儿?”

    所以,搞吧。

    哪怕是照葫芦画瓢,咱也得把这个搞起来!

    说完他还主动请缨,表示愿意帮皇阿玛把这个重担扛起来。

    康熙点头,承认确实是个好提议。

    但怎么做,由谁来做,却是个要审慎思考的问题。

    毕竟教化百姓不但旷日持久,投资也必然十分巨大,还非一代两代之功。且一旦成功,所获得的诸多回报也是不可估量的。

    甚至能让老三直接有威胁到老四这个新太子地位的能力。

    这个,就不得不慎重了。

    毕竟废太子之事不远,康熙实在不想如今蒸蒸日上的大清再有任何兄弟阋墙之祸。

    可三阿哥好不容易找准了自己的赛道,太想出点成绩了。

    见康熙犹豫,立即就全方位多角度地阐述这事儿的好处与自身优势。

    求给个机会。

    康熙给到康熙,但康熙五十来年天子,甩锅经验多丰富啊?

    直接问老四怎么看。

    还能怎么看?

    只要是对大清发展有利的事情,就尝试去做呗!

    横竖现在国库私库都丰盈,还有人主动请缨。

    至于皇阿玛那点小担心?

    四爷轻笑:“回皇阿玛的话,儿子以为术业有专攻。合适的差事,就得交给合适的人来做。”

    “若论文学方面的建树,三哥确确实实是诸兄弟之首。但如您所说,兹事体大,儿子建议给三哥安排个得力助手。”

    至于助手人选?

    不管是历史上的雍正,还是如今的新太子殿下都超信任十三阿哥的!

    认为自家十三弟允文允武,简直当世第一奇才,宇宙全人。

    有他在,别说只是打个辅助了,就是独挑大梁也绝对不会有任何问题的。

    人在殿中站,差事天上来。

    还是这么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儿。哪怕只是个副手,将来也足够名耀千秋了呀。

    四哥如此信重,十三当然毫不推脱。

    哪怕是让他协助跟他有旧怨,关系出了名不好的三哥。

    他当即保证会兢兢业业协助三哥,为大清的基础教育展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阿哥:!!!

    满心拒绝,超想换一个助手。

    可又不敢说。

    生怕说完后,老四原地给他表演一个铁打的助手,流水的负责人。

    且从此刻起,他就像一根绷紧的弦,处处小心翼翼。

    事事躬亲。

    尽量杜绝犯错,坚决不给十三取他而代之的机会。

    他都这样了,底下的人哪还敢怠慢?

    一个赛一个的认真负责。

    效果自然出乎预料的好,让起初听到这俩搭档还万分震惊的乌那希叹为观止。

    连说用人是一门艺术,她啊,还有得学呢。

    最开始举荐时根本没想那么多的四爷若有所思,以后……

    嗯,不愁三哥不披肝沥胆了啊!

    而且……

    大哥跟二哥也一直王不见王。

    自从知道历史上是八弟迅速接手了大千岁党后,大哥还很有些被背刺怀疑综合症,表现为极其不待见八弟。

    十四弟跟二哥的正副帅之争也如火如荼。

    嗯,乖女儿说的对,用人实在是一门艺术,而他,初窥门径。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现在的小公主还不知道自己浅浅一番总结不但激起了皇玛法的好胜心,还侧面推动了大清的基础教育建设。

    她现在啊,正心急怎么给乌库妈妈个新奇而又难忘的生辰礼物呢。

    这个没新意,那个不够震撼的。

    简直要挠秃了小脑袋。

    正纠结着呢,黄履庄黄先生就来献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