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三阿哥:礼貌,你么?

类别:女生频道 作者:满京唐字数:2222更新时间:25/07/24 16:55:51
    四爷特别无奈,眼里满是恳求:“您别为了不委屈您孙女,就可着劲儿的委屈儿子呀!”

    咳咳。

    当儿子的跟自家爹,要什么脸呢?

    就得跟老十学,能撒娇撒娇,不能撒娇就撒泼。如他家爱女所言,真诚才是永远的必杀技。

    很多遗憾都是没有及时而有效的沟通造成的。

    都已经有一个废太子了,皇阿玛会吸取教训有所改变。他也得比着二哥的例子,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本着这样的基本原则,四爷直接学以致用。

    冷面王撒娇,把康熙差点整不会了。

    但……

    抛开最开始那点不适应之外,他也老眉深皱,忍不住默默反思:是不是朕真太过了,才把老四逼出这么……

    这么奇奇怪怪的样子来?

    “行了行了。”康熙摆手:“快收起你那委委屈屈的德行!年氏的问题上,确实有些委屈你。但乌那希有心结,你当阿玛的就多体谅体谅孩子。”

    “别让她在操心国事之外,还整天担心会不会失宠甚至地位不稳。”

    实在不行,错过这个美人,朕就给你赐两个、四个、六个、八个美人呗。

    横竖八旗三年一选秀,内务府年年搞小选。

    让你府上美女如云都不成问题!

    只要你想,朕就赏。

    四爷直接给他阿玛跪了啊:“您就别调侃儿子了。儿子又不是那等好色之人,立侧纳妾,皆为绵延子嗣。”

    “如今府上三男两女,个个聪明伶俐,已经是常人所无法企及的福气。余下的顺其自然便可,实在不用大张旗鼓地充实后院。”

    康熙问真不用么?

    四爷赶紧摇头,表示皇父与其操心这些琐事,还不如好好教教儿子呢!

    这才是最最紧要的。

    关注整个大清未来发展。

    如果可以,儿子这把是真不想让自己的身后名黑到五彩斑斓了。

    乌那希哪知道关于本年度府上进不进美人,自家阿玛跟皇玛法还有过这么一番谈话啊?

    她现在就是忙,忙成陀螺。

    塞外一行,电报机算是彻底扬名。

    铺设线路,接通电报的需求越来越多,但小公主只有一个啊。

    为了不把自己陷入那么重复而又机械的工作,小公主赶紧怂恿她家皇玛法成立了个专门的电报局,专门负责此类相关。

    可摆脱了这一项,还有火车、鱼雷等等。

    电报都有了,还没有电灯像话么?

    还有电池等等。

    严禁女子裹脚的事儿取得了很大的成效,那么接下来,禁止溺杀女婴、为女孩争取受教育权利,甚至女子科考等等,可不都得一步步纳入计划?

    当然最最重要的,还是秋去冬来,太后娘娘七十大寿将至。

    所有皇子皇孙都在积极为她老人家准备礼物,她这个被太后一手养大的自然更不例外。

    且太后明言:“别人有没有礼物无甚紧要,横竖也没有多大新意,乌那希这儿可不能少!”

    摆明了是稀罕这份新意啊!

    乌那希还能怎么办?

    果断努力,争取不让老人家失望呗。

    不止她,康熙也在积极部署着。

    毕竟太后虽非他生母,但也有五十几年母子情分。太皇太后薨后,全靠太后安慰,他才走出那段伤心岁月。

    且随着倭子省那边金银开采、九阿哥海贸规模日益扩大等原因,国库私库皆充盈。

    诸皇子还都齐心协力。

    康熙这个当老子的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恰逢太后七十大寿,他可不就更加愿意也有能力给大办特办了吗?

    只一招减免天下赋税,就让百姓欢声雷动。甚至冲着京城方向磕头,连说皇上圣明了。

    三阿哥为此写了两首酸诗在早朝上拿出来念,各种为自家皇父歌功颂德。

    听得乌那希直撇嘴,忍不住故意在心里叭叭:[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当官都这样,当皇上不更得是?]

    [啧啧,职责所在而已,瞧把三伯给能的,这个歌功颂德呀。也不用他那笨脑袋想想,减免点钱粮就让百姓感激涕零至此,难道不是另一种程度上说明了赋税很重吗?]

    正笑呵呵接受赞扬的三阿哥:!!!

    礼貌,你么?

    爷好歹也是你三伯,你就这么不管不顾拿过来就叭叭真的好?

    事实证明,小公主还可以更勇。

    直接当场感叹:[难怪诗云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跟现代不但不用交农业税,还能享受地补和粮补的农民来说,大清确实苦透了啊!]

    什么???

    康熙父子几人皆震撼,连弘晖的凤眼都直接瞪圆了。

    好家伙,真是好家伙。

    不但不要农人的税,还得反过来给农民发银子?

    为了弄清楚其中究竟,康熙连朝都懒得继续上了。直接找了个由头退朝,再把所有相关人等留下细说。

    这不,无关人等刚散,他就老眼热切看着好孙女儿:“好孩子,你给咱们爷几个细说说。几百年后,农人真不用交苛捐杂税,甚至还有补贴?”

    呃。

    没有说这个事儿不好的意思,但……

    他要是记得没错,那里十几亿,十几亿的人口啊!

    光是减免的钱粮就是天文数字,以及,没有赋税,这个国家要如何稳定安全地运行呢?

    康熙觉得这里面有太多的东西值当深究,需要细学。

    然而小公主管杀不管埋啊!

    当然她也埋不了。

    毕竟她一个小文科生,甚至还未真正走入社会呢,对相关政策也是一知半解。

    最多能把知道那点儿说出来,让该头疼的人头疼去。

    但康熙是真上了心。

    当然,这也不是他有多爱民如子。

    他只是琢磨着,如果底层百姓都不再为温饱发愁了,谁还会冒着杀头的危险去造反啊?

    外敌打没,內忧除尽。

    说不定他们大清就能打破那个什么封建王朝周期率,突破三百年、五百年、八百年,问鼎历朝之最,甚至屹立不倒呢?

    小公主眨眼,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她是绝不相信有什么封建王朝能屹立不倒的,但皇玛法有心提高底层百姓待遇是好事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