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开元盛世。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南歌来了字数:2713更新时间:25/05/03 06:35:43
“前期的李隆基能力是真的不错,要不是后面昏庸了,安史之乱说不定定爆发了也不会这么严重。”
“高仙芝,哥舒翰等名将镇守潼关,朔方军的郭子仪,李光粥联合进攻河北,抄安禄山的老巢。”
“李林甫,杨国忠等奸臣也不会出现了。”
叶枫:“开元盛世是华夏封建历史上一个鼎盛的时代。”
“史学家估计全国人口应该有8000万左右。”
“这是宋朝从越南引进占城稻之前人口巅峰的鼎盛王朝,这也说明大唐这片土地的粮食产量有限。”
“即使当时的天气较为温和种植农作物产量也比较好,这就意味着天气一旦变了,粮食的产量跟不上人口数量了。”
“饥荒问题就会来到。”
“开元盛世的基础是粮食产量能养活大唐老百姓,当时人们的平均粮食产量为七百多斤。”
“这个数字和八十年代的平均粮食产量差不多了,不过,八十年代的人口是大唐的十几倍。”
“富裕的粮食产量给予了大唐老百姓比以前更好的生活,更多人可以追求好生活了。”
观众问道:“老师,那唐朝真的以胖为美吗?”
叶枫摇头,道:“古人一般比较瘦小,营养条件肯定没有现在好,说不一定人家喜欢的女孩是正常或者微胖身材。”
“毕竟,多数古人处在吃不饱的状态之间,各方面的条件都不如现在。”
“身体发育方面也不好。”
“好比,八十,九十年代的小孩和现在的小孩一对比,身高方面明显有差距。”
观众:“可是,出土的那些唐朝陶俑形状明显是偏胖。”
叶枫:“你这就是一叶障目了,那些偏胖陶俑数量相比正常陶俑很少,存在的时间差不多在武则天时期。”
“武则天本人生完孩子后身材管理不好发胖了。”
“这也是武则天喜欢太平公主的一方面,太平公主体态丰硕,方额广颐被武则天从小喜欢。”
“开元盛世出土的陶俑多数为正常女子的形态。”
叶诗琪:“那岂不是说杨贵妃不胖了。”
叶枫:“当然了,人家可能是微胖女神,白居易描写她是天生丽质难自弃,温泉水滑洗凝脂,天生丽质难自弃,侍儿扶起娇无力。”
“李白描写是云想衣裳花想容,一枝红艳露凝香等诗句。”
“这些诗句体现出来的都是杨贵妃长得很漂亮,肌肤很好,身材很好。”
叶诗琪:“哦。”
叶枫:“前期李隆基通过不断的选拔合适人才,甚至亲自批阅县级官员的考卷来保证官员的能力。”
“当时的丞相是唯物主义战士,手底下的官员也是实用主义。”
“比如面对蝗灾,开元三年一场席卷河南,河北的大型蝗灾。”
“史书记载这场灾难是飞则翳日,大如指,食苗草树叶,连根并尽。”
“丞相当机立断发布了一系列捕杀蝗虫的命令。”
“什么上天惩罚一边凉快去。”
“当时的一位刺史坚信儒家的天人感应这是上天的惩罚,君主应该修德行来消解灾难。”
“丞相立刻用魔法对抗魔法,蝗灾在你管辖的地方里面。”
“那是不是你德行不够,是不是我要把你贬官来消解蝗灾。”
“刺史无言以对。”
“及时的消灭蝗虫,这才控制住了蝗灾。”
“同时,大唐的邻居中亚地区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帝国。”
“阿拉伯帝国,也叫大食。”
“大唐和阿拉伯帝国几次交锋各有输赢,两国之间意识到谁也奈何不了谁,逐渐开放商业贸易。”
“阿拉伯帝国是一个商业帝国,7世纪的时候诞生了一位先知穆罕默德。”
“著名的伊斯兰教创建出来了。”
“这个帝国凭借优秀的地理位置成功的将东西世界连接起来了。”
“丝绸之路成为了当时最繁华的道路,也是最赚钱的一条道路。”
“有了钱也能保证军费了,流民也可以去当兵来养家糊口了,进一步为大唐减轻了负担。”
“对于民族问题,大唐采取了赋予少数民族相对平等的地位。”
“允许胡人入朝当官除了宰相之外的官职。”
“军事上采用的节度使镇守边疆,安排不同地方的节度使相互制衡。”
“比如,西北军制衡东北军,两派的节度将领也是敌对关系。”
“确保他们不会联合,李隆基在平衡各方的利益来确保大唐的稳定。”
“同时,节度使可以回到中央当官,甚至当丞相保证了节度使的流通性避免一个人长期担任节度使。”
“这些操作之下,到了李隆基执政中期长安城周围人口达到了200万人以上。”
“长安城里面突厥人,吐蕃人,契丹人,波斯人,高丽人,阿拉伯人,日本人,罗马人等人不惜千里迢迢来到长安经商,学习大唐的文化和制度。”
“大批各国的留学生争先恐后的跑到长安学习,回国之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将自己的国家汉化了。”
“比如,日本的皇城基本上是按照大唐长安城仿制。”
“粮食价格根据《通典·食货记》开元13年米一斗只需要13文。”
“青齐一斗米才5文,哪怕是长安和洛阳一斗米也就二十文。”
“李隆基身处在皇城之内目睹繁华的长安城和数不尽的各方使者赞美之词。”
“各种优秀的文化创作,盛唐的诗歌天团李白,杜甫,孟浩然,王昌龄等人也相继的涌现而出。”
“一切的一切让李隆基感受到了盛世的降临了。”
“李隆基觉得努力了这么久,我就不能享受享受吗?”
“享受一时爽,逃跑很狼狈。”
“李隆基缺少一个劝谏天团,将真实的情况告诉李隆基,或许他本身知道却不愿意打破。”
“他也不想想各国的使者跑到长安城肯定是玩命的赞美伟大的大唐皇帝。”
“费一些口舌就能让皇帝陛下开心,皇帝一开心赏赐的东西就越多,赏赐的东西越多赞美之词就越多。”
“这种好事情何乐而不为,那些各国使臣出了名的会做人。”
“直接跪舔李隆基。”
“只要完成任务得到赏赐,回到老家那就是人上人了。”
“当时的丞相也投其所好一起帮李隆基组建一个盛世景象,满足李隆基对于盛世的向往。”
“至于居安思危一边凉快去。”
“如此盛世李隆基骄傲自满想要去泰山封禅,丞相以及文武大官一起来他圆梦。”
“皇帝,妃子,文武大臣,各国使者一行人浩浩荡荡绵延百里不绝前往泰山来进行封禅。”
“各州纷纷献上礼物。”
“一路上的开支简直不亚于一场战争。”
“想想也是,能陪着皇帝去泰山的人是普通人吗?这些人全部都是大唐的核心人物啊!”
“各国使臣都在那里看着,待遇方面不用说,要是待遇不好简直就是丢大唐的脸。”
“李隆基站在泰山之上看着下面的臣子和各国的使臣内心豪情万丈。”
“下面的丞相微微一笑,李林甫注视这一幕。”
“泰山封禅结束之后,跟随去泰山的一众官员全部升职加薪,各国的使臣大力赏赐国库消耗巨大。”
“李隆基大力赞美了丞相,把这件事情办的这么好,我简直就是欢喜。”
“丞相不敢邀功,一切都会皇帝陛下顺应上天,创下盛世功名才有如今的排面。”
“当然,丞相没有告诉李隆基,突厥使者之所以来是他用和亲作为手段换来的承诺。”
“文武大臣之所以如此赞同是他压下了一切反对的声音。”
“做官,做官,只要皇帝开心就好,皇帝开心了,官自然做的稳。”
“下一任丞相李林甫的做官之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