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继续探洞

类别:女生频道 作者:暮春雨字数:2358更新时间:25/03/23 16:07:27
    五人慢慢向前走,到了尽头,原来真是一断层,最前面的队员趴到地上,小心翼翼地爬到悬崖边。

    用电筒光往下一照,感觉深不见底,扔了个石块下去,根据听到回声的时间判断,下面估计有二、三十米深。

    到午饭时间了,孟鑫决定让前面的队员退回到安全地带,大家先吃点干粮,休息一下,再下去继续探洞。

    吃完干粮,歇了一会,开始下一步行动。

    孟鑫发现洞边有一块很大的石头,至少有几吨重。孟鑫让三名探险队员系好安全绳,安全绳的另一端绕圈系固在大石头上。

    三名队员绳降到下面去,孟鑫和欧所长留守在上面。

    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三名队员绳降到下面的洞底,解开安全绳,打着电筒,往洞穴深处走去。

    洞穴继续往前延伸,到处都是钟乳石,洞底是一条地下暗河,水不深,河边有砾石黄沙可供行走。

    洞顶有水流下,洒落到暗河里。三人穿了防水的冲锋衣,不然衣服都湿了。

    “呃,你们看河水里是什么?”走在最前面的队员小刘有些惊奇地问。

    “好像是鱼,还在游动!”后边的队员小关回道。

    三人用电筒光照着暗河里的水,仔细看了一会,果真是鱼,数量还不少,有大有小,在水里游来游去。

    辨认了一阵,大家都不知道这究竟是什么种类的鱼。

    “这鱼能吃吗?”年纪最小的小张笑问。

    “哈哈哈!你就知道吃,我想,这鱼应该能吃吧,说不定还无比的美味。”小关回道。

    “管它能不能吃,我照亮,你们俩试着去抓一两条小鱼来放到矿泉水瓶里,带回去找专业人士研究一下,然后我们继续往前走。”小刘建议。

    也许是洞穴里的鱼没见过光,用电筒光一照,竟呆在水里不动了,小关和小张很轻松的各抓了一条小鱼,放进矿泉水瓶里,继续往前走。

    又走了一阵,已拐了两个弯,忽然传来像小孩一样的哭声。三人有些紧张,驻足听了一会,觉得声音是从暗河的水里发出来的。

    三人壮着胆子慢慢向声源靠近,奇怪的是,当大家接近声源时,却听不到哭声了。

    小刘用电筒光仔细在河水里搜索,找了一会,忽然看见一个半米左右长,样子很怪异的东西趴在水中的石缝里。

    “这是个什么东西?”小张发出疑问。

    三人的脑子都运转起来,检索自己大脑里的知识库。

    “这是大鲵吧,俗名叫娃娃鱼!”小关说道。

    大鲵就是喜欢生活在幽深的洞穴里,因叫声很像小孩在哭,所以,俗称“娃娃鱼”。

    根据外形和刚才听到的声音判断,三人都觉得这是只大鲵。

    “小张,这玩意可吃不得哈,它是保护动物,吃了要去踩缝纫机的!”小关调侃小张。

    三人感觉洞穴越来越低,暗河里的水位不断加深,又走了一阵,无路可走了,只好折返。

    回到断层的洞口下方,小刘用电筒光往上扫射了几下,又呐喊了几声,孟鑫和欧所长知道三名探险队员回来了。

    三人系上安全绳,沿着洞壁往上攀爬,用了约一个小时,终于回到孟鑫和欧所长所在的地方。

    小刘向孟鑫和欧所长汇报了下面暗河里看到的情况,并展示了他们在暗河里抓的两条小鱼。

    “时间不早了,咱们今天先撤回去,明天从那个‘大厅’右边的洞口进去,进一步探索。”孟鑫说完,带领大家撤离。

    回到家,童臻知道孟鑫今天带人去探洞了,很是好奇,问孟鑫他们看到了些什么。

    孟鑫把今天探索的情况向全家人讲述了一番,大家都对这个母猪洞的价值越来越有信心,很期待下一步的发掘。

    孟鑫根据今天自己看到的,包括三名队员描述的地下暗河里的情景,在电脑里初步绘制了一个洞穴示意图。

    第二天,还是昨天的原班人马,从“会议大厅”的右边洞口进入。

    这个洞弯弯曲曲的,却没发现什么分岔口,开始洞里比较宽敞,可以几人并行,后面越来越窄,只能一人独行。

    这个洞里没有发现断层和暗河,但洞壁湿漉漉的,钟乳石并不多。

    “领导,这个洞好像有些平淡,还继续往前走吗?”走在最前面的小刘回头问孟鑫。

    孟鑫想了想,决定继续往前走。

    又走了一阵,眼前豁然开朗,更令人惊喜的是,在电筒光的照射下,四周的洞壁熠熠生辉!

    再用电筒光往洞顶照去,也是闪烁一片,这洞里是什么?大家都很好奇!

    走近洞壁,在电筒光的照射下,五人仔细察看。

    只见洞壁的石头上,像盛开着无数朵晶莹剔透的花儿,形状有点像菊花。

    “这到底是什么啊?”五人中年纪最大的欧所长嘀咕道。

    孟鑫在脑海里思索着,突然想起曾经看过的一个电视里的洞穴探索节目,那栏节目里的洞穴环境和发现的石花与眼前的景象太像了。

    “这是石花!”孟鑫脱口而出。

    “石花?石头开出的花?”欧所长笑问。

    “也可以简单的这么理解吧,这洞壁的石头里含有硫酸钙的化学成份,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石头里的硫酸钙形成合水物晶体,一点一点从石头里长出来,就像石头开的花一样。

    别小看这手指大小的石花,要几十上百万年才能长出来,非常非常珍贵!”孟鑫回道。

    “啊,这么稀奇呀,我还以为也是跟钟乳石差不多的玩意呢!”小关说道。

    “它跟钟乳石不一样,化学成份就不同,钟乳石的化学成份是碳酸钙,而石花的化学成份是硫酸钙的水合物。

    不过,钟乳石虽然没有石花珍贵,但也不是平凡之物,一些大型的钟乳石,也是经过上万年的历史沉淀出来的。”孟鑫进一步向大家解释。

    由于太珍贵了,大家样品都不舍得采,拍了几张照片,继续前行。

    洞道又变得狭窄,走了一阵,只有爬行才能前进了,孟鑫和欧所长商量后,决定返回。

    又到了中午饭的时间,回到“会议大厅”,五人先吃干粮,再歇息了一会。

    下午,向左边的洞口迈进。

    左边的洞穴最大的特点是潮湿,比前两个洞口进去以后的岔口更多,洞道不是很宽敞,偶尔有低洼宽敞一点的地方,遍布大大小小的钟乳石。

    继续往前走,洞道又变得开阔起来。

    “你们有没有感觉一下子空气变凉了?!”走最前面的小刘这么一说,大家都感觉到凉嗖嗖的。

    “那是个什么东西?”紧接着,小刘紧张而小声地问道。

    “嘘!”孟鑫想起那天老人家讲的国军军官探洞的故事,刚才的一阵寒意已让他预感到了什么,他示意大家别发声,静下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