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章 仙洲风物志

类别:武侠仙侠 作者:混沌核心字数:2060更新时间:25/09/19 10:33:55
    “这千年来,元曦遍访五海四洲,几乎走遍了仙洲界的每一个角落。”

    “尝遍了天下美食,走遍了世间名胜……也交了许多朋友,上至化神天君,下至凡夫俗子皆有。”

    “这千年我活得很快意。”

    赵元曦微笑道:“元曦虽比不得舅公这样道途远大,将来注定要成仙作祖的存在,但已然比许多苦修一世,蹉跎一生的修士要幸福得多了。”

    荆雨听出赵元曦这是在和自己做最后的告别,咬了咬牙:“元曦,舅公护佑你转世重修如何?只要能破除蒙昧,尚且……”

    “以元曦的资质,再转世重修一次,未必能有多大成就……况且蒙昧难破,否则何以转世重修的修士不多?”

    赵元曦低眉道:“寿元两千五百载,最后一千年的逍遥快意,对元曦来说,足够了。”

    “况且,元曦还有一样东西留下。”

    她指尖轻点储物袋,一卷泛着星辉的画卷徐徐展开。

    画卷悬浮半空,表面流淌着水银般的光晕,隐约可见山川轮廓在其上流转。

    她将掌心贴在画卷边缘,注入一丝法力——

    “开!”

    刹那间,画卷如星河倾泻,无数细密的光点从卷轴中喷涌而出,在虚空中交织成一幅立体舆图。

    东海怒涛在东方翻涌,天象仙洲的雪峰于西北方皑皑而立,每一条河流都泛着粼粼波光,竟能听见真实的水声潺潺。

    赵元曦指尖轻触某处山脉,山体便如莲花绽放般层层剖开:表层标注灵脉走向,中层浮现妖兽分布,核心处竟用朱砂勾勒着未被人发现的古修洞府。

    划过绝尘仙洲北境的荒漠时,沙粒突然凝聚成一群商队幻影,驼铃声响动间,商队中传来当地脍炙人口的歌谣。

    移至南海鲛人国,画卷自动浮现一段文字:“游览仙洲第六百三十二年,鲛女阿璇以【鲛人泪】赠赵元曦,换取灵资若干。”

    随后赵元曦的手指放在了东海天宿岛位置,轻点其中的一个灵气节点,顿时无数关于天宿岛的轶闻条目便一股脑浮现出来。

    其中便有【银鱼化金】条目。

    点开此条目,不仅重现当年盛景,更附赵元曦亲笔批注:“鱼腹三寸最甘美,佐以青冥海紫藻可解腥气。然不作任何处理,亦别有一番滋味。”

    字迹旁还漂浮着一缕被她用秘法封存的真实鱼香。

    赵元曦抚过画卷边缘的磨损痕迹,轻声道:“舅公可知,元曦遍历仙洲时最怕什么?不是绝阵险地,而是走过万里山河,却无人记得我来过。”

    她突然抓住荆雨的手按在蓬莱仙洲的某处坊市图景上,画面立刻显现她教一群小童辨识灵药的场景:

    “您看,这些孩子其中若有筑基成功的,如今该有二百余岁了,他们中或许会有人结成金丹,甚至成就元婴法相……他们会知晓世上曾有个叫赵元曦的修士。”

    “可即便如此,仍有很多人元曦未曾遇见,不过没关系,此舆图名为【仙洲风物志】,其中蕴含了整个仙洲界几乎大部分的风土人情、洞天秘境讯息、以重要人物的小传。”

    “仙洲修士若得此图,五海四洲皆在一掌之中。”

    赵元曦笑道:“舅公请为我将这舆图拓印出去,每每有人翻阅此图时,便能记起我赵元曦!”

    荆雨神色震撼,他可以肯定,眼前这一卷【仙洲风物志】绝对是仙洲界目前为止最为全面、记录讯息最多的地理舆图!

    毕竟没有哪个元婴修士肯耗费千年时光不去修行,只是单纯地游览天下,费心记录各地风物。

    且由于赵元曦有【游方仙府】傍身的缘故,她的保命能力远超任何元婴修士,完全可以深入一些连元婴都无法踏足的险地、绝地!

    赵元曦在人生最后的一千年,为整个仙洲界的众多修士送上了一份价值无量的厚礼!

    画卷突然自动翻至末章,浮现一片空白海域。

    她咬破指尖在虚空书写,血珠竟凝成一行篆字:

    “此处应有玄镜道人赵明镜之飞升盛况,惜吾寿尽未能亲睹,后来者当于此续之。”

    海风掠过画卷发出细细的呜咽声,仿佛万千未载入其中的故事在低语。

    荆雨忽然明白——这卷仙洲风物志分明是赵元曦用千年光阴写就的情书,写给这个她深爱却终将告别的世界。

    荆雨珍而重之地将眼前的舆图收好,神色郑重道:

    “放心,舅公会将这部【仙洲风物志】散布出去,让世人都知晓元曦仙子之名。”

    赵元曦点了点头,忽地面色一白,险些站立不住。

    “元曦!”

    荆雨连忙上前扶住了赵元曦,他知道,方才这是赵元曦寿元即将耗尽,法躯衰败、元婴即将崩溃之兆!

    一道【延年益寿】的白色命珠打入赵元曦体内,赵元曦原本苍白的脸色恢复了红润,她有些吃力道:

    “舅公,许是方才专心致志烹饪美食之故,有些累了……你陪我坐在崖边说说话,好么?”

    荆雨胸口一梗,勉强笑道:“好。”

    二人就近坐在山顶陡峭一侧的崖边,瞧着崖下海浪滔滔,赵元曦目光悠远,轻声道:

    “舅公,你可还记得当年咱们在乌山坊市时的事情?那时我还未满六岁,未曾去测过灵根,祖母心中有她的计较,若我后来未能测出灵根,多半是将我送予一位修士做妾,助益家族。”

    荆雨言道:“自然记得,当年舅公我还问过你,将来想不想嫁人,你说不想是吧?”

    “嗯。”赵元曦点头浅笑道:“犹记得当年舅公你曾言,若不想嫁便不嫁,有你在,无人能胁迫于我……”

    荆雨感慨道:“可惜舅公还是没护得住你……当年你失陷于神鼎天,终究是委身于那【宁远王】嬴无咎。”

    “虽说那宁远王卖相不错,温文尔雅,可哪里配得上你?更何况还只是做妾!”荆雨咬牙道。

    岂料赵元曦却摇了摇头:“此事倒并非甚么委身不委身,我嫁于嬴无咎,本就是为了后续道途,算不得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