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再加把劲儿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烧开的乌苏字数:2228更新时间:25/03/12 10:25:30
    武琞望着两人离去的方向,心中有些担忧。

    她太了解自己这两个兄长了,刚才所有的表现,很有可能不过是为了保住性命,才硬着头皮应承下李恪交代的任务。

    他们可不会白干活,也未必有服从李恪的忠心,只怕到时候难以完成,惹来杀身之祸不说,还可能牵连整个武家。

    “陛下……”武琞轻轻扯了扯李恪的衣袖,面露忧色,“我那两个兄长滑头至极,没有什么忠诚感,最擅长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此事恐怕……”

    李恪微微一笑,拍了拍武琞的手,安抚道:“朕心中有数,你无需担忧,朕早有安排。”说罢,他轻轻击掌三声,一名身着黑色劲装、面容冷峻的不良人从暗处现身,单膝跪地。

    “去,暗中监督武家兄弟,他们若有任何异动或是不愿全力办事,即刻处理。”

    “若是实在不堪大用,哼,武家也该换换掌门人了。”

    李恪眼神冰冷,一字一句地说道。

    “是,陛下!”不良人领命后,身形一闪,又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安排好这一切,李恪的思绪又转到了高昌王那边。

    高昌地处西域要塞,其动向关乎着大唐边疆的稳定以及朝堂各方势力的博弈。

    这次朝堂上的表现,长孙无忌在处理与高昌王相关事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想到这里,李恪轻声说道:“希望长孙无忌能够聪明一点,莫要坏了朕的大事。”

    长孙无忌身为朝中重臣,位高权重,在朝堂上影响力极大。

    另一边,武家两兄弟慌慌张张地离开武琞居所后,一路疾行,直到拐进一条偏僻小巷,才停了下来。

    两人喘着粗气,面面相觑,眼中满是惊恐与不安。

    “大哥,这事儿根本不是咱们能干的了的!这可是大唐皇帝的差事,万一出了岔子,咱们全家都得玩完儿!”

    武元爽焦急地说道,声音带着哭腔。

    武元庆眉头紧皱,咬了咬牙:“我也知道这是个烫手山芋,可咱不答应,当时就得死在那儿!依我看,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咱们赶紧收拾包袱跑路,离开这是非之地!”

    两人打定主意,便匆匆往客栈赶去,准备简单收拾些细软后就逃离长安城。

    然而,两人不知道的是,他们的对话都被一直跟踪的不良人听了个真切。

    当武家两兄弟刚走到客栈门口时,突然听到一阵轻微的破空之声。

    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只觉得身上几处穴位一麻,紧接着便控制不住地大笑起来。

    两人双手捂着肚子,笑得眼泪直流,身体也不受控制地瘫倒在地。

    “谁……是谁在搞鬼!”武元庆一边笑着,一边艰难地挤出几个字。

    这时,一个黑影从屋顶飘落而下,正是那名负责监视他们的不良人。

    不良人冷冷地看着他们,说道:“你们好大的胆子,竟敢违抗陛下的命令,还想跑路?”

    武家两兄弟此刻笑得满脸通红,涕泪横流,哪里还能说出完整的话,只能拼命摇头,发出含糊不清的求饶声。

    不良人走上前,蹲下身子,凑近他们说道:“陛下仁慈,给了你们机会。”

    “只要你们每完成一件陛下交代的事,便能减少一分痛苦,否则,这笑穴之苦,会让你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武家两兄弟一听,犹如抓住了救命稻草,连忙点头,尽管笑得脸部扭曲,但还是努力表达着自己愿意听从安排。

    不良人站起身来,衣袖一挥,一道内力打入两人穴道,缓解了些许痛苦。

    武家两兄弟这才渐渐止住笑声,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起来吧,别磨蹭!从现在起,好好去办陛下交代的事儿。”

    “先去把那酒楼接管了,用心经营,扩大生意,同时寻找能工巧匠,要是敢有半点懈怠,下次可就没这么轻松了!”

    不良人冷冷地说道。

    武家两兄弟颤颤巍巍地站起身来,哪还敢有半句怨言,只得硬着头皮应道:“是……是,小人一定照办。”

    第二天,武家两兄弟便来到李恪指定的酒楼。

    这酒楼原本生意一般,店面也有些陈旧。

    两人心中虽满是无奈,但想到昨夜的痛苦,也只能咬着牙开始着手经营。

    武家经商多年,在这方面还是颇有造诣的。

    他们先是拿出自己的积蓄,对酒楼进行了一番简单的修缮,重新粉刷墙壁,更换桌椅,让酒楼焕然一新。

    接着,又四处张贴招工告示,招募了一批手脚勤快的伙计和厨艺精湛的厨师。

    与此同时,寻找能工巧匠的事情也没有落下。

    武家两兄弟在酒楼显眼的位置张贴了悬赏告示,承诺只要是有一技之长的能工巧匠,或是知晓能工巧匠下落的人,提供线索必有重赏。

    此外,他们还派出店里的伙计,四处打听,深入长安城的大街小巷、工坊集市。

    长安城中,暗流涌动。

    长孙无忌听闻高昌王近日即将启程返回高昌,心中暗自思忖,觉得此事干系重大,必须亲自去会一会高昌王。

    这一日,长孙无忌身着一袭华服,带着几名随从,拦住了高昌王返回的马车。

    高昌王看到是长孙无忌,无奈从马车上下来。

    两人寒暄几句后,气氛渐渐变得微妙起来。

    长孙无忌微微眯起双眼,看似不经意地说道:“高昌王此次前来长安,想必收获颇丰吧,只是可惜啊,有些事情终究是难以圆满。”

    高昌王心中一凛,他自然明白长孙无忌话中的深意。

    想起自己心爱的王妃被长孙无忌强行献给了李恪,心中恨意翻涌,但面上却依旧保持着平静,淡淡笑道:

    “长孙大人所言极是,人生在世,诸多无奈,些许得失,又何必太过计较。”

    长孙无忌看着高昌王如此镇定,心里明白高昌王这是强忍着怒火,选择了暂时隐忍。

    如果高昌王回去之后,一直按捺得住,说不定什么时候才会起兵反抗大唐,那自己的计划就要无限期延后了。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长孙无忌决定再给高昌王加点“料”。

    “高昌王胸怀宽广,令人钦佩,只是这一路迢迢,归国途中怕是多有险阻,高昌王还需多加小心才是。”

    长孙无忌看似关切地提醒道,眼神中却隐隐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暗示。

    高昌王何等聪明,立刻听出了长孙无忌话里有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