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有客仙来 第八十五章:飘蓬似起微末

类别:玄幻奇幻 作者:石非木字数:2102更新时间:25/07/30 01:28:23
    变化是夤夜燃灯,自然又昭彰。

    那对老夫妻没说清个一二三来,猜是闹鬼,猜是妖祸。华村一夜之间溃散,幸存者奔逃,不幸者埋骨。

    “其实他们可能早就被盯上了,是祠堂保佑了他们,可惜村长媳妇不敬仙人,听说吵架时把供桌都掀翻了。”

    “嗯?有这回事?不是祠堂里住了恶鬼,把脏东西招过来了?”

    “不是,二麻子他娘跟我说的,她弟以前就替华村长干活……”

    “呸,我舅爷以前住华村脚下呢。他亲眼看见——”

    夫妻俩争起来,也没个争执的气势,不紧不慢地,你说你的,我说我的。

    卓无昭就在一旁听着,看着。

    他无意劝解,也无意看到胜负尽头。他道谢,朝着他们口中的方向离开。

    残垣,废墟。

    门户凋敝的祠堂还矗立着,荒草半人高,灰尘呛人嗓。

    四方供桌上,牌位倒伏,摔作两三截。香炉早就不见,或许是毁掉,或许是被搬走,毕竟融了也能换点儿银钱。

    卓无昭蹲下,拼合了一块牌位,上面的字号模糊不清,勉强能辨认出“靖君平仙尊”五个字。

    卓无昭将牌位随手拾上桌,想了想,取出一支短竹毫,在地图上又勾一笔。

    圈圈点点,这一笔,似乎不远不近,在一处大范围的中心。

    这并没有令卓无昭很讶异。他知道有些修仙士惯常会以自家香火地为周转或住所,只是鲜少在百姓面前现身。时运佳时,当面向“仙人”祈祷,碰巧“仙人”又闲暇,自然容易灵验。

    除此之外,对比妖祸发生的时间,围绕着华村的这一圈点位,有先有后,但华村本身,是最晚受难的。

    一个想法在卓无昭心中成形。

    他合起图卷,冷不防听到一声惊呼。

    “聚水!”

    那声音很轻,夹带急促的呼吸声。卓无昭抬眼,就见一道影子在颓落的窗棂边顿住。

    视线相交,那张苍老的脸呆滞着,忽地转身就走。

    卓无昭追出去。

    老人只觉得眼前一花——或许他眼睛本来就不太灵光,竟看不清这年轻人怎么到了自己前头的。

    “你、你……”

    “聚水是谁?”

    卓无昭问得更快。他伸手扶了老人一把,打量之下,这老人身上并没有修炼痕迹。

    老人只觉得头皮发麻,这年轻人的手跟铁箍似的,挣脱不得。

    然而很快,对方就退开一步,给出了一个足够让他喘口气的距离。

    “聚水……你不是……”

    老人张皇着,浑浊眼珠盯着卓无昭,盯得比之前更仔细。

    他脸上渐渐浮现出复杂的神色,譬如失望,譬如松了一口气。

    “聚水是村里的孩子,唔……他还在的话,也不是你这个年纪了。”

    老人摸着旁边的一株倒下的梁木,慢慢地坐下去。卓无昭发现他的腿很细,细得像支持不起他这么个人。

    人也如旧木枯朽。

    “您是本村人?这里发生过妖祸,我以为早就是荒村。”

    卓无昭开口,假装没有看见老人的情绪,只表现出好奇和友善:“我是来寻‘平仙人’的,听说这里有他的祠堂,所以上来看看。”

    老人怔忪地望着他,像是根本没有听见他的话。

    卓无昭很有耐心地等着。他将图卷收进怀中,注意到老人的目光紧随着。

    “聚水以前也喜欢画画,坐在你刚才坐的地方,往地上、树皮上、纸上,涂涂画画的,一待就是一天。”

    老人静静地说起,又道:“他第一次握笔,是我教的。我是村里的石匠。”

    卓无昭愣了愣,或许因为老人终于有了回应,或许是因为事情终于有了点儿头绪。他眼睛亮起来,面对老人盘膝坐下。

    “这么说,祠堂修建也有您一份?”

    老人注视着他,不知为何,这张脸……总显得模糊。

    “你走吧,这里曾经是仙人祠堂,现在不是了,现在什么都没有。”

    老人扬手,像要驱赶他,在空中挥舞过。

    卓无昭轻声道:“我走去哪里?我没有家了。”

    老人的动作僵硬了。他只觉得眼前朦胧,熟悉的脸与这张陌生的脸相互交叠,他越发分不清楚。

    “你……聚水……”

    随着他心意落定,一切都落定。

    他看见记忆中的那个孩子,低着头,用一支断笔,认真地描绘着一副图样。

    他什么都会画,什么都画,从第一次握笔至今,飞禽走兽,男女老少,木石山川,贪嗔痴,悲喜怒,都在他笔下活过。

    这一次,村长说交给他。

    尽管不是祠堂内的布置,但竖在入口的石碑、围绕的栏杆、檐廊……那些花样,都由他来定。

    石匠为他欢喜,他终于有了长久留在村子里的理由。吃百家饭长大,又用一技之长反哺村子,往后娶妻生子,安稳一生,再好不过。

    石匠同他一起琢磨,一起反反复复,把它们落实到胚子上。

    “肩要攒劲,不能摇晃,这样凿下去才正。”

    石匠教他手艺,他改得快,学得认真。

    村子里的人也发现他的不一样,几个以前喜欢调侃他“画不来一个饼子”的同龄伴儿偶尔路过瞅一眼,瞅着瞅着就目瞪口呆,自叹不如。

    祠堂需要的桩桩件件堆起来,一日复一日成形。石匠带他来回跑,盯上盯下,把手里的每一件都完完整整地交付。

    竣工那日,炮仗、流水宴,轰轰烈烈地闹了半日。深夜,酒凉人散。

    聚水扶着石匠回屋。

    石匠摇摇晃晃,偏东倒西。聚水原本就瘦弱,个子更不高,按也按不住。

    石匠想叫他别管,别摔着,没料想好意拒绝变成推搡。聚水腰间的纸筒飞出去,洋洋洒洒,勾勒的图落了一地。

    聚水忙扑过去捡,接着,他似乎笑叹了一口气。

    石匠眯着眼,看不清他的表情。

    他只看到聚水摸出一支新笔,手上动作,风声飒然。

    也许一切都是他的梦。他觉得肩头一紧,被什么东西扣住,一股巨大的力量将他带起来,他足不沾地,忽悠悠凌空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