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无法无天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揽一夜清梦字数:2511更新时间:25/03/06 05:20:21
    “这……这也太无法无天了吧?”

    “谁说不是呢!咱们陇西郡,什么时候出过这样的酷吏?”

    “这日子,没法过了……”

    茶馆里,议论声越来越大,人们的脸上,都露出了惊恐和愤怒的神色。

    类似的场景,在陇西郡的各个角落上演。

    谢家、王家、李家,三大家族联手,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关系,将赵越的形象,彻底扭曲。

    他们雇佣了一批泼皮无赖,在街头巷尾散布谣言,将赵越说成了一个残暴不仁、贪得无厌、草菅人命的恶魔。

    甚至,他们还编造了一些耸人听闻的故事,说赵越有特殊的癖好,喜欢折磨年轻女子,喜欢喝人血,吃人心……

    这些谣言,荒诞不经,却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下,迅速传播开来。

    百姓们大多愚昧,容易轻信谣言,再加上对官府的天然不信任,一时间,赵越在陇西郡的声望,跌落到了谷底。

    除了散布谣言,世族们还买通了一些落魄文人。

    这些文人,平日里就靠着一支笔杆子混饭吃,如今有了金主,更是卖力。

    他们挥毫泼墨,写下了一篇篇“檄文”,将赵越批驳得体无完肤。

    “……观其行,焚祠堂,辱先人,此为不孝;夺民产,害百姓,此为不仁;滥用刑,杀无辜,此为不义。不孝不仁不义之徒,人人得而诛之!……”

    “……赵越小儿,窃居高位,倒行逆施,祸国殃民,实乃国贼!陇西百姓,当奋起反抗,驱逐奸佞,还我朗朗乾坤!……”

    这些文章,文笔犀利,极具煽动性。

    世族们将这些文章大量印刷,张贴在城墙上、街道边、茶馆里、酒肆中……

    只要是人多的地方,都能看到这些“檄文”。

    除了抹黑赵越,世族们还玩起了“收买人心”的把戏。

    他们从各自的家产中,拿出了一部分钱粮,在城门口、集市上,摆起了粥棚。

    “乡亲们,我们世家,世代居住在陇西,与大家同气连枝,休戚与共。”

    “如今,朝廷派来的钦差大臣,不顾百姓死活,横征暴敛,我们世家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啊!”

    “我们不能坐视不理,我们要尽自己的一份力,帮助大家渡过难关!”

    谢家的管家,站在高台上,声泪俱下地说道。

    在他的指挥下,一碗碗热气腾腾的粥,被分发到了百姓手中。

    “谢老爷真是大善人啊!”

    “是啊,要不是谢老爷,我们一家老小,恐怕就要饿死了!”

    “还是世家好啊,关键时刻,能靠得住!”

    百姓们一边喝着粥,一边感激涕零。

    类似的场景,也在王家、李家控制的区域上演。

    他们甚至还组织了一些“义诊”,请来郎中,为百姓们免费看病。

    “大爷,您这病,是常年劳累落下的,我给您开几副药,您按时服用,就能痊愈。”

    “大娘,您这腿脚不方便,我给您针灸一下,能缓解您的疼痛。”

    “小兄弟,你这咳嗽,是风寒引起的,我给你抓几副药,你回去煎服,就能好。”

    郎中们一边为百姓们诊治,一边还不忘“宣传”世家的“恩德”。

    “这些药,都是世家老爷们免费提供的,你们可要记得他们的好啊!”

    “是啊,世家老爷们,真是菩萨心肠!”

    “没有世家,我们这些穷苦百姓,可怎么办啊!”

    百姓们对世家,更加感恩戴德。

    在世族的精心策划下,一种奇怪的现象出现了。

    一方面,百姓们痛恨赵越的“暴行”,对他恨之入骨;

    另一方面,他们又对世家感恩戴德,认为世家是他们的“救命恩人”。

    世族们成功地制造出了一种假象:赵越是破坏陇西郡安宁的罪魁祸首,而世族才是百姓的“守护者”。

    谢府,议事厅。

    “哈哈哈哈……干得好!干得好!”谢安抚掌大笑,“这招‘釜底抽薪’,实在是妙啊!”

    “大哥,这都是您领导有方!”谢平连忙拍马屁。

    “现在,赵越那小儿,在陇西郡,已经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了!”王嵩得意洋洋地说道。

    “哼,我看他还能嚣张到几时!”李牧冷哼一声。

    “不过,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谢安沉吟道,“赵越毕竟是钦差大臣,手握重权,我们还需继续给他施压。”

    “大哥,您有什么吩咐?”

    “继续散布谣言,继续收买人心,继续煽动百姓!”谢安一字一顿地说道,“我们要让赵越,在陇西郡,寸步难行!”

    “是!”众人齐声应道。

    除了散布谣言和收买人心,世族们还暗中安排人手,在各种公开场合,煽动百姓的情绪。

    集市上,一个卖菜的小贩,正和顾客讨价还价。

    “大娘,您就别再还价了,这菜,真不贵了!”小贩苦着脸说道。

    “怎么不贵?前几天,这菜才卖五文钱一斤,今天就涨到八文钱了!你们这些奸商,就知道坑我们老百姓!”大娘毫不退让。

    “大娘,您这话可就说错了,这菜价上涨,可不是我们能决定的啊!”小贩一脸委屈。

    “那是谁决定的?难道是天上掉下来的?”大娘不依不饶。

    “这……”小贩犹豫了一下,压低了声音说道,“大娘,您还不知道吧?这都是那个钦差大臣搞的鬼!”

    “钦差大臣?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大娘瞪大了眼睛。

    “谁知道呢!听说,他要搜刮民脂民膏,好去讨好皇帝!”小贩神秘兮兮地说道。

    “这个挨千刀的!真是个祸害!”大娘气得破口大骂。

    “可不是嘛!咱们陇西郡,什么时候有过这样的事情?”

    “都是这个钦差大臣,把咱们的好日子给搅黄了!”

    “咱们不能就这么算了,咱们得去找他算账!”

    茶馆里,几个读书人,正在高谈阔论。

    “诸位,你们听说了吗?钦差大臣,要查办科举舞弊案!”一个书生说道。

    “这有什么稀奇的?科举舞弊,历朝历代都有,有什么好查的?”另一个书生不以为然。

    “你这就不懂了吧?这次查办科举舞弊案,可不是为了公平公正,而是为了排除异己,打压世家!”

    “哦?此话怎讲?”

    “你想啊,陇西郡的科举,一直都是世家说了算,寒门子弟,根本没有出头之日。钦差大臣这么一查,世家肯定要倒霉,到时候,空出来的位子,不就都成了他的囊中之物了吗?”

    “原来如此!这钦差大臣,真是阴险狡诈!”

    “可不是嘛!他这是要断了我们读书人的活路啊!”

    “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我们得联合起来,抵制他的暴行!”

    书生们义愤填膺,纷纷表示要与赵越抗争到底。

    赵越的住处。

    “殿下,情况不妙啊!”李忠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怎么了?”赵越问道。

    “世族们在外面散布谣言,说您残暴不仁,草菅人命,还说您烧毁王家祠堂,是为了谋夺王家财产……”李忠将自己打听到的消息,一一汇报给赵越。

    “哼,这些老狐狸,果然坐不住了!”赵越冷笑一声,“他们还做了什么?”

    “他们还拿出钱粮,救济百姓,收买人心,制造出一种您才是破坏陇西郡安宁的罪魁祸首,而世族才是百姓守护者的假象……”李忠越说越气愤,“这些人,真是太无耻了!”

    “无耻?这才是世家的真面目!”赵越眼中闪过寒芒,“他们以为,这样就能让我屈服?真是痴心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