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4章 老郑和小郑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文盲写小说字数:2405更新时间:25/03/25 08:47:06
    郑芝莞咬牙切齿道:“殷洪盛,我定叫你不得好死......”

    不等他把狠话说完,周围的亲兵纷纷提醒:“船要沉了,大人快走!”

    郑芝莞当然知道要走。

    可海上与陆地不同。

    不是想走就能走的。

    他脚下的战船已经开始倾斜,随时都有沉没的可能。

    附近的友军纷纷调整航向,向他靠拢并扔出绳索救援。

    郑芝莞脱下身上的甲胄,抓住其中一条绳索拼命爬上了另一艘战船。

    他虽然获救了。

    可坐船(旗舰)沉没的消息也传了出去。

    附近的友军还好,知道郑芝莞并无大碍。

    稍远一些友军以为郑芝莞已经死了。

    有人想战,操控战船继续向前冲锋。

    有人想逃,调整风帆向后撤退。

    还有人打算投降,为了立功开始攻击友军。

    郑芝龙的右翼顿时乱作一团。

    传令官立刻汇报:“我军右翼坐船沉没,右翼大乱,望大人悉知!”

    郑芝龙有些恍惚。

    他的兵力明明比对方多,可形势并未倒向他这边。

    现在的情况是左翼的沈寿岳一动不动,意图不明。

    右翼的郑芝莞坐船沉没,不战自乱。

    仅凭他自己,根本挡不住郑成功和曾英的夹击。

    此时郑成功距离他又近了许多。

    他甚至能从千里眼中看清郑成功额头上的汗水。

    郑芝龙站在船首,仰望天空:“难道这就是天意吗?”

    就在郑芝龙以为自己会在战场上失败的时候,郑成功忽然停止了进攻。

    曾英见状以为出了问题,也调整航向暂时退了回去。

    杨展则趁机朝已经乱作一团的郑芝莞部发起了攻击。

    郑芝莞无奈向南溃逃,杨展立功心切在后面紧追不舍。

    海面上的战船数量比之前少了很多,形势却比之前还要紧张。

    后退数里后,曾英派哨船询问郑成功为何停战。

    郑成功的答复是他要劝降。

    曾英眯起眼睛:“劝降?郑芝龙若有投降之意早就降了,何必等到现在?我看郑成功是想放走郑芝龙一马!”

    “那末将这就派人告诉郑成功,命他继续进攻。”

    曾英摇头:“不,给他一个忠孝两全的机会!”

    “可是李定国将军那边需要咱们的支援...”

    按照约定。

    他们要尽快突破郑芝龙的防线进入泉州湾。

    然后沿着洛阳江逆流而上,协助李定国渡江作战。

    晚到一天,李定国那边就会死不少人。

    “哎!”曾英叹息一声:“他那边确实需要支援,可咱们总不能逼着郑成功杀爹吧?”

    综合利弊,曾英给了郑成功半天时间劝降。

    六十里外的洛阳江东岸。

    刘肇基在右,秦翼明和马万年在左。

    李定国和李宪忠在中间。

    三军列好阵型,时刻准备与水师一起渡江作战。

    眼看已经过了正午时分,还是不见水师的影子。

    刘肇基,李宪忠和秦翼明来到李定国身边,商议对策。

    李宪忠率先问道:“水师那边是不是出岔子了?怎么还不来?”

    刘肇基响应:“是啊,再不来天就晚了。三年早就做好了渡江作战的准备,总不能这个时候下令撤兵吧?”

    秦翼明附和:“要我说不管水师来不来,咱们都得渡江!”

    李定国也有此意。

    不过他不敢自作主张,立刻请示朱慈炯。

    朱慈炯的心思并不在这里。

    见几位将军都很踊跃,点头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命令下达后,几人开始商议作战计划。

    他们虽然有渡江的器械,但郑芝龙的部队尤其擅长水战。

    一旦被他们半渡而击,损失会非常惨重。

    所以不能强行渡江。

    郑鸿逵提议:“咱们可以去洛阳江的上游,那里水浅很浅,战马可以越过。”

    李宪忠瞪了他一眼:“你为何不早说?”

    郑鸿逵连忙解释:“一是路程太远,耽误时间。二是对方肯定有所防备,咱们未必能成功渡江。”

    李定国眨着眼睛说道:“你觉得郑芝龙会在那里布置多少兵马?”

    郑鸿逵琢磨了一会:“几千还是有的。”

    李定国继续问:“如果我军主力突然出现在那里,能有几成胜算?”

    郑鸿逵反问:“李大人说的主力是多少兵马?”

    李定国笑了笑:“除辎重部队以外的所有兵马。”

    “啊?”郑鸿逵大惊:“这...这也太冒险了吧?万一对方趁机渡江,并攻击我军辎重部队怎么办?”

    李定国冷哼一声:“那就换家!他们吃掉我军的辎重部队,咱们攻入泉州府,吃掉他们的辎重!”

    第一次与李定国合作的郑鸿逵,已经不能用震惊来形容此刻的心情。

    李定国的胆子太大了。

    兵者,诡道也!

    只有出其不意,才能攻其不备。

    当天午后,李定国命辎重部队留在营中虚张声势。

    其余主力全部后十里,迂回到洛阳江上游。

    经过半天急行军,骑兵在当天傍晚抵达渡口附近。

    步兵在他们身后二十里处扎营。

    ......

    海面上。

    郑成功劝降失败。

    由于天色将晚,只能率领船队暂时后退。

    郑芝龙并未急着返回泉州湾,而是让沈寿岳来见他。

    沈寿岳违抗军令,理应问罪。

    沈寿岳早就做好了准备。

    他派人给郑芝龙送来一封信,自己则带着船队向郑成功投降。

    郑成功是郑芝龙的儿子。

    在士兵们看来。

    给老郑卖命和给小郑卖命是一样的。

    所以沈寿岳此举并未引起麾下士兵的反抗。

    郑芝龙打开信封后愣了一会。

    信纸上空空如也,一个字也没有。

    郑芝龙怒问:“送信的人呢?把他带进来!”

    不多时,送信的人被五花大绑捆了进来。

    郑芝龙把信纸扔到地上问:“这上面为何没有字?”

    送信的人回答:“字并不在纸上。”

    “在哪里?”

    “在我的脑袋里。”

    郑芝龙威胁:“快说,否则立刻杀了你!”

    送信的人向左右看了看:“人多耳杂,请大人让无关人等离开。”

    郑芝龙骂骂咧咧的将其他人赶了出去。

    此时船舱内只剩下郑芝龙和送信的人。

    郑芝龙黑着脸:“说吧,这里没有外人。”

    送信的人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郑成功将军战功赫赫,且受到陛下信任,前途不可限量!等战事平息,必能爵位加身,郑大人应该不想连累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