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朱霖:原来你叫龚樰啊(保底1更)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泥白佛字数:3319更新时间:25/02/22 15:01:36
    第二天,周惠敏上学的时候特意路过玛丽医院,想把搬家的事情告诉鬼伯。

    然而今天鬼伯没有上班,说是请了事假。

    周惠敏怏怏地去了学校,并在上课的时候偷偷给阿明写信,一节课都没写完。

    接下来的音乐课上又跟和她关系不错的音乐老师请教了《乡恋》该怎么唱。

    等到了下午继续完善给魏明的信,这次自己一定要从揭开他身上的神秘面纱。

    当周惠敏给魏明写信的时候,远在大西北体验生活的龚樰也在给魏明写信。

    谢进导演让她在生活中感受角色,要写一些给她自己看的心得感受,以免等正式拍戏的时候就忘记了。

    龚樰觉得既然写都写了,不如把这些心得感受写成信跟原著作者交流一下。

    虽然知道北大南门的电话,不过他还是觉得写信可以说的更清楚。

    当她写完信去当地的邮局寄信时,意外发现了三月份的《大众电影》,她赶紧拿起来。

    今年的《大众电影》她每一期都买,这一期的封面人物是去年一部电影《归心似箭》的男女主角赵尔康和斯琴高哇。

    不过龚樰都没仔细看,而是直接翻到了后面的封底照片。

    看到那张封底图片,龚樰惊喜地捂住了樱桃小嘴。

    这是年前她、朱识茂还有喜子拍的一组定妆照片,就是一家三口在家里说话的情景。

    谢导说这张照片年后某一期会登上《大众电影》,封面肯定是没戏的,毕竟还没上映,甚至还没拍呢,但可能会是封底或者内页。

    谢进毕竟是知名大导演,拍的又是知名,全国关注度极高,放在封底不仅能满足观众对主创的好奇心,也算是一种宣传手段了。

    作为《祭红》的女主角,龚樰的剧组也曾登上《大众电影》的内页,但关注度肯定没有封底高。

    龚樰捧着杂志,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能登上封面呢。

    她当即把信拆开,又在后面加了一句,叮嘱魏明记得看这个月的《大众电影》。

    《牧马人》首张剧照流出,这确实引起了一部分人的关注,比如朱霖。

    她的病早就好了,不过这会儿还在哀牢山拍戏呢,偶尔还会去许大夫家坐坐。

    她和作家魏明是朋友这件事已经被剧组全员知道了,感觉同事们对自己的态度更客气了一些,感觉在他们眼里自己也成了有背景的人,娜仁花这个小八卦更是想把她和魏明认识的每一个细节都打听清楚。

    而且当《牧马人》剧组和主演阵容曝光后,知道消息的剧组成员立即告诉她,还把自己的《大众电影》借给她看。

    朱霖看着封底的三个人,全都比较陌生,不是什么熟面孔演员。

    “女主角还挺好看的。”借她杂志看的同事本能地说了一句的。

    朱霖点点头,虽然造型比较朴素,但难掩天生丽质,一看就是个很有气质的美人儿。

    突然,朱霖脑中闪过一个画面,这个妹妹,自己好像在哪里见过。

    照片上介绍女主角名叫“龚樰”,朱霖记得自己当初去北大找魏明,有一个女孩跟自己迎面走来,因为长得好看,骑车的自己还多看了几眼呢。

    对,就是她!

    朱霖突然有一种猜测,这个龚樰妹妹莫非也是去找魏明的?她当时应该是从北大离开的!

    难道她能获得这个女主角的机会跟魏明有关系?

    朱霖越想越觉得有可能,而且这个女孩看上去也比魏明大一些的样子,这小子到底有几个好姐姐啊!

    朱霖倒没有特别生气,他又不是自己的什么人,只是觉得有些失落,还以为自己这个姐姐对于他是独一无二的呢。

    不过这份失落随着魏明的信到来而有所缓解。

    魏明直接把信寄到了他们暂居的这个村子,邮递员大哥翻山越岭把信交到了她手上。

    说是信,其实是包裹,魏明遵守承诺,把《放羊班的春天》磁带给她寄了过来,因为朱霖说她还没看过,于是魏明又把2月份的《人民文学》也寄了一本过来,还是签名版,他在信里表示自己很快就要出书了,到时候再给她寄一部。

    看到这些东西朱霖又抿嘴笑了起来。

    ~

    “笑,笑个屁!”魏明横了彪子和小梅一眼。

    刚刚有一个胖丫头缠着魏明聊了一路,那眼神毫不掩饰对他的垂涎。

    好在胖丫头已经下车了。

    魏明哼道:“要不是陪你们俩,我睡卧铺不香吗!”

    不过卧铺太贵了,这俩货小本经营,肯定是舍不得的。

    后来他们各退一步,商定在武汉下车,缓一缓再买票去广州。

    如果直接从燕京坐到羊城那就是40多个小时,屁股都能坐成三瓣。

    梅文化贱兮兮道:“明哥如果你困了可以靠着我的肩膀睡啊。”

    彪子笑得直拍大腿,这是刚刚那个小胖妞的词。

    “滚滚滚,”魏明调整了一下颈枕,靠在窗户那里,“还好回来的时候我跟你们不是一条线,到时候我该享受享受。”

    等到了羊城他们就要分道扬镳了,这两人打算去深镇进些香港货,魏明则要重走北伐路。

    这次他们听从魏明的建议,只进一些电子表,物件小,仗着冬天衣服厚可以藏在衣服里面,回来就是最少一倍的利润。

    不过考虑到他们长途跋涉这么远的艰辛,魏明觉得这钱就该人家赚。

    又过了几个小时,武汉终于到了,他们会下车活动半天,坐下午的那趟或者继续南下。

    难得的半天休息时间,魏明哪也不想去,就在火车站附近活动,三人顺便吃了个热干面。

    等重新上车前,魏明又从报刊亭那里看到了新出的《大众电影》,于是买了一本,今年的《大众电影》他是期期不落的。

    有钱了,总算实现了杂志自由,其他几个主要文学刊物亦是如此,还好现在买书买杂志不要票,就是数量比较少。

    也不知道《动物凶猛》会不会出现一经上市就被抢购一空的情况,反正他已经跟人民文学出版社提前预购了两百册,又往里面搭了100块钱。

    “哎呦,这不是喜子吗!”

    魏明正在看封面的时候,彪子看到了封底,并一眼认出了喜子小朋友。

    梅文化的关注重点则是:“龚,龚樰同志!”

    魏明赶紧把杂志翻过来,并看到了《牧马人》一家三口的剧照。

    “谁?龚樰是谁?”彪子问。

    梅文化:“就是梅琳达离开那天来找明哥的两个漂亮姐姐里面的一个!”

    彪子认真看了起来:“确实漂亮啊!虽然穿着粗布麻衣,但一看就是很洋气的人。”

    魏明眉头一皱,这样的造型都没压住雪姐的气质,看来她这次体验生活可得下点苦功了。

    他把杂志夺过来。

    “行了,赶紧上车吧,接下来还得坐三十多个钟头呢。”

    上车坐定后,魏明看起了这期《大众电影》。

    他现在每期不落除了关注电影事业,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断了17年的百花奖要重启了,也就是第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

    年初就放出了这个消息,所以从今年第一期开始后面就有一个投票页面,投票后邮寄给百花奖组委会。

    这可是完全靠杂志用户一票一票选出来的,所以今年开始《大众电影》的销量就节节攀升,每期都会增长几十万册,相信百万销量也不远了。

    前面两期魏明的选票都投出去了,魏明表示这一期的投票权就让给梅彪他们俩了。

    两人立即翻看起后面的候选名单。

    63部的大名单,意味着去年国内生产了63部故事片。

    而就是这63部国产片,外加数量不多的外国译制片,在1979年产生了279亿观影人次,平均每天有7000万人次的观众在看电影,平均每人年均观影数量28部(来自《电影年鉴》的官方数据)。

    后世很多人经常以此断定80年代前后是电影的黄金时代。

    然而稍微动一下脑子就知道这里面的问题。

    国产片只有63部,译制片数量更少,总数按照100部计算吧,279亿观影人次,也就是平均每部电影都有2.79亿观影人次,就算译制片数量多,平均每部也得有两亿观影人次了。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现在一部电影的拷贝多的两三百,少的几十个,拿头创造几亿的观影人次啊。

    哪怕这年头只有电影、图书、广播等少量娱乐方式也不可能。

    大部分电影其实就像《祭红》那样扑的无声无息,63部名单上的电影绝大多数是后世人闻所未闻的。

    去年也就《小花》《保密局的枪声》《瞧这一家子》等寥寥几部成为全民热议的话题之作,达到了上亿观影人次。

    所以很显然,这279亿观影人次水分极大,恐怕把流动放映都加上也达不到,搞不好在一个村子里放一场能把全公社的人头都算上。

    魏明正琢磨着,彪子和梅文化已经就选谁吵了起来。

    我说《保密局的枪声》更好看,他说《小花》更感人。

    我说刘小庆演得好,他说陈充演技更胜一筹。

    你说唐国墙实至名归,我说孙道林技高一筹。

    他们的争论甚至把车厢里其他乘客都吸引了过来,大家一起辩论谁演的更好,车厢里好不热闹。

    魏明则闹中取静地看起了三月新出的《当代》……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