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63章 把我们勾来

类别:女生频道 作者:五味子1字数:2246更新时间:25/02/22 03:18:13
    “上课啦!”晚饭后张志成在操场上喊道。

    战士们汇集过来。

    袁红梅身边站了十几位老师,张志成身边站了四五位老师。

    大家按自己的实际情况选课程,然后到地窝子里上课,外面实在冷。

    老师在地窝子门口,那里有光,能看书本,听课的在里面坐着,听就是。

    学写自己名字的,老师用纸张写下,教会笔画顺序,自己拿回去一笔一划在地上临摹。

    炊事班的战士没空,收拾锅碗瓢盆,准备下一顿的食材,还要给豌豆地添柴火。

    冯素莲看着不多的黄豆,还有不少的绿豆、豌豆挠头。

    黄豆可做的东西多,消耗快。

    绿豆相对少一些,弄啥呢?豆芽?

    好像也只有这个,一斤豆子发个五六斤豆芽,就能做一顿炒豆芽。

    算起来是最划算的,其他的消耗量都比这大。

    打了一斤绿豆,温热水清洗后,找了个无油的簸箕,铺平,用油毡布盖上,再压上些泥土。

    冯素莲也没辙,能做的就这个。

    没下雪前还能搞到婆婆丁、蕨根榨粉、辣蓼草、野花椒、酸酐。

    隆冬时节,冰天雪地,啥都没有。

    补给中有一捆海带、一袋紫菜,东西是好东西,可刮油。

    没有油水的海带、紫菜越吃越挠肠刮肚,夜里都睡不着。

    内陆人一直以为海鲜好吃,但没有油水的海鲜真的不好吃,越吃越饿。

    这就是为啥有人迷惑,以前海边的渔民守着大海越很穷很饿。

    长期吃没油水的海鲜吃不饱,渔民会拿海鲜去找人换粮食吃。

    这会儿老冯守着海鲜也是无奈,偶尔弄一顿换口味行。

    不能一直吃,越吃越饿,粮食遭不住。

    冯素莲没想到一个师部会穷成这样,还不如团部、营部。

    其实都是一样的补给,区别在于一团团部与几个营部距离较近,又在朗萨城附近,交通相对便利,消息传递快。

    都赶在下雪前薅了不少野菜、蕨根等储藏,又有大木箱种豌豆苗,还有坛坛罐罐装。

    品种丰富,伙食质量好。

    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搭着庆功宴吃上肉。

    师部远离,消息传递慢,收到时冰雪覆盖,啥都捞不着,坛坛罐罐更是听都没听说。

    想想三一九师师部挺惨的,下属各部被打散不说,自己仅剩机关人员和警卫连,在犄角旮旯修机场。

    跟曹营长他们深入无人区修路有得一拼,唯一区别是这里距离邦大镇不到一百里。

    早知来的时候,多带几个坛子,再要上几根羊骨头啥的,师部也能沾点儿腥荤。

    “老冯,明天咱们包包子吧!”冯素莲看着醒好的面团道。

    这会儿课快结束,去了也听不到啥。

    不如趁热打铁,把包子包了,明早直接蒸。

    “那啥包?”老冯也想。

    “土豆丝、泡萝卜!”冯素莲能想到的,就这个。

    厨房里剩的几个萝卜全泡进坛子里,满满一坛,酸酸的味道比寡淡的白萝卜好吃。

    “成!”老冯也爽快。

    于是炊事班趁着天色未黑尽,叮叮当当一阵忙活。

    切好的土豆丝、泡萝卜颗粒,锅里放油,一把辣椒丢进去,辣味飘出,土豆丝下锅。

    翻炒两下,再加入泡萝卜颗粒,酸酸辣辣的香味飘出,装盆包包子。

    “阿嚏!”“阿嚏!”顺风一吹,宿舍这边不少人被呛得直打喷嚏。

    “咕咕!”不少人肚子开始鸣叫。

    “阿嚏,炊事班在做啥?这会儿就赶下一顿啦?”陈师长被呛到。

    闻着酸酸辣辣的香味,直吞口水,起身去厨房看看。

    刘政委也出来,两人来到厨房,嚯,乖乖!一大盆油汪汪、冒着热气的土豆丝!

    “咋,这是要过年啦?”陈师长背着手进来。

    “包包子!顿顿馒头,换个口味。”冯素莲呵呵笑道。

    “你们炊事班毒烟一阵放,今晚好多人得睡不着!”刘政委笑道。

    “瞧瞧,这土豆丝炒的油汪汪、热腾腾,看着就流口水!一定很下饭!”

    “还好啦,酸萝卜、辣椒提香、提味儿!要是觉得这菜味道好,下一顿再炒一个,大家吃沥水米干饭。”

    刘政委这一说,冯素莲想起另一道饭菜。

    “还有洋芋焖饭!土豆块儿用油翻炒,再焖上沥水米饭,焖出锅巴,焦香美味,就着豆腐乳、咸菜,香得很!”

    冯素莲绘声绘色描绘,当年二毛、细毛最爱吃的饭。

    “咕咚!”全是吞口水的声音。

    门口探出不少脑袋,“小冯,要不明天就做洋芋焖饭?”

    酸酸辣辣的香气把人全都吸引过来,得知是明早的早餐,各个喜笑颜开。

    再听到什么洋芋焖饭,天啊,喉咙里都快伸出手来!太馋人了!

    “好啊!”冯素莲没想到大家会这么迫切。

    “兔崽子些,不是上课么?怎么全都跑来啦?”陈师长笑骂。

    “呵呵,师长,不能怪我们,风非要把香味儿吹到屋里,非得把我们勾来!”战士们笑嘻嘻道。

    “老冯,我会包包子,我来帮忙!”有北方战士主动提出。

    “对,我也会!我也来!”不少战士撸起袖子就要上。

    “去去,把手洗一洗!”老冯笑着挡开魔爪。

    “好嘞!”几个北方战士到门口洗手,回来加入包包子队伍。

    其他战士守在门口看,也不嫌冷。

    陈师长、刘政委也没撵人,难得的娱乐活动,就让战士们看吧。

    “一、二、三…”有战士包不来,就担任点数任务。

    一人俩包子,一百三十一人,得包二百六十二个。

    一笼装三十个,得九笼少八个,有人很快算出。

    “哧!”老冯忍不住笑了,“哪有那么准,恰好就那么准!”

    每天做馒头,同样的分量,分剂子很熟练,基本不会少,也不会多。

    不过包子很少包,份量未必准确。

    包的馅儿也一样,到最后不是剩面团,就是剩馅儿,没见谁就刚好用完。

    “呵呵!”算数的战士不好意思挠挠头,没干过伙食,还真没想到这些。

    在战士们的注目下,包子包完,架在灶上蒸熟闷着。

    “好啦,去睡觉!明早醒来就能吃上!”陈师长开始撵人。

    “师长,要不今晚就发给我们?这一晚太煎熬,睡不着!”有战士提出请求。

    “兔崽子!睡觉!闻着香气,做梦都是香喷喷的大肉包!”陈师长笑着,把人往回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