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战事要提前,抢就有了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无垠石字数:4602更新时间:25/02/19 07:34:18
    “殿下,两位将军都有要事要做了,我们又该干嘛呢?”

    程处默也急不可耐的问道。

    八百破国,这是何等的壮举,要是无事,他可是也要成为那一千六中的一员了。

    正值年轻气盛之时,也是最期盼上阵杀敌的时候。

    “你当然也是有事情要做了,就是将平壤的水泥道修到辽东来。”

    李承乾回道。

    “啊,就这!”

    “殿下,不带这样玩的,他们都在吃肉,我汤都喝不上。”

    程处默不服的嚷嚷道。

    他自幼修武,就是为了能有朝一日上战场杀敌,怎么现在,天天修路了。

    在平壤在修路,回到了辽东也还是在修路。

    这不是大材小用吗?

    修个路,谁不能来啊?

    “你若能将路修好了,本宫到时候给你封个国公。”

    李承乾说道。

    相比战争,他更看重基础的建设,水泥路一通,那么航运以及兵员的驰援速度,都会成倍提升。

    想致富,先修路。

    “殿下,你不是说笑了吗?我是长子,国公之位本来就是我的。”

    程处默嗤之以鼻,他可没有容易这么就打发掉了。

    “你是忘了吗?你现在是叛逆的身份,哪里有资格去继承呢?”

    李承乾也是笑道。

    严肃的气氛,也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好,这可是殿下说的,到时候,我把路修好了,就给我封爵。”

    程处默也顺势而下,也明白李承乾的良苦用心。

    “你修好了再说吧!”

    虽然李承乾会对这几人多以照顾,但也是顾虑其他的人。

    不然难以服众。

    后门开的有限。

    “裴行俭、刘仁轨听令!”

    李承乾转头看向了这两人。

    “末将在!”

    两人一同出列,也在期盼李承乾会给予他们下发什么任务。

    “本宫决定改变军制,将军权下放,什长以上均赋予自由行动的军权,可以根据局势进行判断,进而更改出战方式。”

    “在正将阵亡之后,副将可接替其职位,行其职权,指挥军队,依次而下执行。”

    “殿下不可,如此一来,恐怕生乱!”

    李承乾话音未落,刘仁轨便出声否定了。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若是军士不听统帅军令,何以上行下效,何以指挥作战呢?”

    军权向来都是要被掌权者稳握,李承乾如此一来,是在自毁根基。

    变相的来说,那就是一个什长都有独立谋反的指挥权了。

    “刘将军勿急,虽也有你说的缺点,但以如今的军制来说,如果是主将或是中军大营出现了问题,就会发生溃败,军队陷入无人指挥的境地。”

    “而本宫所提出的军制,那就再加上限制条件,就可行了,此军制,唯有可在战时启动,而且,每个下达命令的军官,都要承担其发下名令的责任后果。”

    李承乾耐心的解释着,要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单改变兵器,战斗力的提升,还是极为有限的。

    从军制上入手,才是最主要的。

    刘仁轨陷入到深思之中,而后,微微点头。

    “殿下高瞻远瞩,末将不及之,如此军制得以实施,军队的战力至少提升一倍,不过…”

    刘仁轨欲言又止。

    他们不是没有想过这样的方式,但是代价很大。

    那就是军权被分散了。

    当权者是第一个不要如此行事的。

    几人看向李承乾的眼光,都充满了担忧之色。

    被反噬的可能极大。

    更有可能会出现,低级军官为上位,坑杀上司的行为。

    “本宫知道你们担忧的都是什么,但本宫相信,本宫麾下的将士,都是忠诚之人。”

    这一套军制,就是建立在忠诚之上。

    不然,真的会出现,他们担忧的情况出现。

    “本宫以国士待之,其又安能负本宫呢?”

    李承乾则是有着莫名的自信心。

    “募兵之后,此军制便可实施了,征兵和改变军制两不误。”

    渐渐的,几人才打消了顾虑。

    “黑齿常之听令,你负责事从农桑,明年一定要将土豆、红薯推及四道所有的地方,后年,本宫要四道之内,家家有余粮。”

    李承乾是在下着一盘大棋。

    如今所做的一切,无一不是在为三年之后而准备。

    出征北境诸国,是为了消除后顾之忧。

    修缮道路,是为了四道的物资兵员调动。

    土豆、红薯的推广,也是为了积累物资基础。

    毕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几人分到的任务,都是十分的重要,相辅相成,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有可能波及全局。

    自此,他们每一个人都有了事情做了。

    反而,李承乾却成了那个最闲的人了。

    众人又是详谈了良久之后。

    才各自散去。

    ……

    “殿下,近日天气渐凉,不要着凉了!”

    伴随着这声关切的话语,两道倩丽婀娜的身影宛如轻盈的蝴蝶般翩然而至,映入了李承乾的眼帘。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眼中不由自主地掠过一抹温柔之色。

    一阵轻微的拉扯感从裤脚传来,李承乾疑惑地低下头,只见一个粉雕玉琢、粉嫩可爱的小女孩正站在那里,小手紧紧揪着他的裤脚。

    小女孩那红扑扑的小脸蛋犹如熟透的苹果一般,让人忍不住想要轻轻捏一捏,真是煞是可爱。

    “阿耶,抱抱!”

    小女孩奶声奶气地撒娇道,声音清脆悦耳。

    李承乾脸上立刻绽放出宠溺的笑容,柔声说道:“好嘞,来,阿耶抱抱!”

    他小心翼翼地弯下腰,轻柔地将小女孩抱入怀中。小女孩咯咯直笑,两只胖乎乎的小手搂着李承乾的脖子,开心极了。

    这个小女孩名叫李羡燝,乃是李承乾与德善女王所生之女。她继承了父母双方的优良基因,不仅模样长得甜美可爱,而且聪明伶俐,深得众人喜爱。

    “殿下,菜肴皆已备好,请移步前往用膳吧!”

    德善女王款步走来,轻声细语地说道。她举止优雅大方,仪态端庄自若,虽然如今已身为人母,但那与生俱来的女王气质依然不减分毫。

    甚至在岁月的沉淀之下更显雍容华贵。即便是面对已经养成帝势的李承乾,她亦是毫不逊色。

    “嗯,走吧,咱们一同前去用餐!”

    李承乾微笑着点点头,当真可谓是享尽了齐人之福。

    不过随着,他的眼神也略微的有些神伤,抬眼望去,目眺远方,似乎此时,其心间还围绕着散不开的牵挂。

    “殿下是担忧长安的太子妃吗?”

    善德女王善解人意的问道。

    李承乾的情况,并不是什么秘密。

    “无事,用不了多久,就能回去了。”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一日夫妻百日恩。

    自出征以来,已有数年了,李承乾也会时不时想起长安太子府的生活来。

    在其的潜意识之中,还是将太子府当成了家。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

    “太子妃毕竟是天家之人,想必也不会出现意外。”

    倚靠在一边的金胜曼,也宽慰的说道。

    “殿下就不要忧心了,用膳之后,我们来做点游戏,必能让殿下乐在其中的。”

    闻言,李承乾也不由对所谓的游戏,充满了向往。

    各种香艳的画面,瞬间充斥到了李承乾的脑海之中。

    这两位姐妹花,也均被李承乾接到了辽东,百济道的政权则是移交给了金春秋。

    在闲暇之余,还能上演二凤游龙的戏码。

    两女也是久旱逢甘霖,这几日,让李承乾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来对付。

    寒冬已至,又没有太多的娱乐项目,在房内里,除了玩那点事外,确实也没有其他的事可做了。

    这一年,冬雪来到更早了一些。

    才至十月中旬,辽东大地之上,就已经飘起了鹅毛大雪。

    这并不是意味着瑞雪兆丰年,对于辽东百姓来说,这无疑一场大灾难。

    这一年,李承乾虽然施以仁政,但也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百姓的生活。

    只不过是让他们从之前的战争之中喘过一口气来。

    冰雪的提前,也让万物加速了凋零。

    大地之上,一片银装素裹,煞是好看。

    但冰雪之下,也掩埋住了生机,这也包括辽东四道的生民。

    之前生机勃勃、繁华一片的景象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死寂。

    “殿下,如今辽东四道遭受天灾,情况极为严峻!辽东之地的民众,生而多坚,不知殿下对此是否已有应对良策呢?”

    李道宗率先开口说道,他神色凝重地望着李承乾。

    话音刚落,张世贵和薛万彻也接踵而来。虽然他们手中并无直接掌控军队的权力,然而却肩负着一方地域的内政事务,责任重大。

    面对眼前的困境。

    还能有什么妙计呢?

    无非就是发放粮食以赈济灾民罢了。

    “这场罕见的大雪无情地覆盖了大地,断绝了百姓们赖以生存的食物来源。传本宫的命令下去,各州各道即刻开仓开粮。若有人胆敢借此机会中饱私囊,一经查实,立刻处以斩首极刑,绝不姑息!”

    李承乾毫不犹豫地做出决定,并大声下达指令。

    自古以来,每当遇到类似的灾荒情况,朝廷大多采取这样的措施来缓解灾情。

    因此,李承乾几乎是不假思索就说出了这番话。

    听到李承乾的决策后,李道宗、张世贵和薛万彻三人不禁相互对视了一眼,彼此的眼神都显得颇为复杂。

    果不其然,正如他们所料想的那样,这位年轻的殿下终究还是太过稚嫩了一些。

    尽管他在军事方面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甚至可以与当今圣上相提并论;

    但在治理国家、处理政务等方面,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你们为何这般神情看着我?难道本宫说的不对吗?或者说,你们心中另有想法?不妨直说吧。”

    李承乾突然间像是意识到了什么似的,猛地回过神来。

    “殿下,府库之中,虽还有些粮草,但那都是为了应急而置,这些粮草都是用来保证来年军队乃是行政所留。”

    “若是如今均用来救治百姓,虽能渡过冬季,但开春之后,不只是百姓再次陷入危机,而是全境都会面临粮食短缺的境地。”

    李道宗解释道,如今他们来,就是为了提前告知李承乾,要防范百姓揭竿而起,抢劫府粮。

    百姓,被逼入绝境之后,那就是反贼了。

    “这确实是本宫考虑有所欠缺,不知以几位老将军之见,该当如何?”

    事情如果真这么的简单,那么这几位怕是早就解决了。

    “有得有弃,以如今的存粮来算,只能救治一半的生民,另外的一部分,只能听天由命了。”

    李道宗再道,听着很残忍,但是这就是现实。

    别说是相对落后的高句丽三国,就是大唐,在面如此灾难之时,也是束手无策。

    “当前应该开放辽东道和平壤道的粮仓,而新罗、百济,则需要加强防守,以免有叛乱之事发生。”

    李承乾闻之,则摇了摇头。

    “四道均已入我唐国,皆为我唐民,如果如此区别对待,本宫之前所为的一切,那都没有任何意义了。”

    “传本宫之令,四道粮仓开仓救治百姓,开设粥舍。”

    “殿下,还需三思而行!”

    李道宗大惊,连连劝阻。

    上位者,虽要有仁德之心,但都不似李承乾这般的怜悯之情泛滥。

    “无需再言,就如此决定了,粮食不够,来年可以再想办法,但是百姓一旦熬过不这个冬季,你们也应该能想到,所至的后果是什么吧?”

    人口,才是最大的资源。

    这场雪,确实在很大的程度上,打乱了李承乾的布置。

    实在不行,那就只能把土豆和红薯拿出来救急了。

    无任如何,人都必须要救。

    “殿下仁德,是万民之福,如此危机,也并不是无法解决。”

    张世贵说道。

    “哦,国公,有何计?”

    李承乾眼前一亮。

    “殿下是忘了当初,我们东征之时,被截断粮草之后,如何做的吗?”

    张世贵一语,点醒梦中人。

    “对啊,我们是没有粮草,但是别人有啊!抢来不就行了吗?”

    薛万薛一拍大腿,激动的说道。

    “雪天行军虽难,但也并不为一条良策,加上天气恶劣,别人的防范也必然是有限。”

    李道宗也赞同道,矛盾外移。

    “几位老将军言之有理,就依策而行,开放粮仓,对外宣战。”

    看来,战争的行程又要提前了。

    计划永远还是跟不上变化。

    “不知道,殿下可有用到我们这几个老骨头的地方否?”

    薛万薛希翼的问道。

    他还是不甘就此埋没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