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大唐人才济济,各有所长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无垠石字数:4679更新时间:25/02/19 07:34:18
    “看来卫国公病的真不轻啊!”

    客堂之中,李治几人等了好一会儿,并为见到主事之人,前来接待。

    许敬宗放下了手中,早已凉透了的茶水。

    这几人的身份地位,不需多说,在整个大唐都是举足轻重的。

    但是,入了卫国公府,却是被冷落。

    李治虽未所说,但是脸上却也已经写满了不满之色。

    李靖无病,这是在给他这个太子甩脸色。

    “太子殿下,如今天气炎热,茶凉了,更爽口不是吗?”

    房玄龄还一如既往的稳重,举起茶杯,对几人露出了淡淡的笑意。

    李靖何等的精明,怎么会犯下这样低下的错误呢?

    给人以把柄。

    “太子殿下,这茶想必是卫国公精心为我们准备的,我们可不能辜负了其的好意了。”

    褚遂良也轻轻抿了一口茶水。

    他们一个个都是老谋深算,看出了李靖的用意。

    把他们晾的越久,李靖出征的可能就会越大。

    “军情似火,孤难以下咽。”

    李治摆了摆手,显得急不可耐。

    现在外面已经乱了套,他确实是没有这个心情了。

    “太子殿下,可记得昔日秦国王翦为了避免猜疑如何为之的啊?”

    褚遂良上前几步,在李治的身侧低语着。

    “王翦?”

    李治眼中的迷离之色逐渐敛去,经过褚遂良这一提醒,也便恍然大悟起来。

    端起桌案边的茶水杯,一饮而尽。

    “确实是另有一番滋味。”

    李治想通了其中的关键,但心情也没有因此变的舒畅起来,更像是被什么堵在胸口了一样。

    他只不过是十多岁的少年,让其来和这些能与李世民掰手腕的人物来勾心斗角,肯定还是火候不够。

    不过好在他天资过人,一点便通。

    “那接下来,想必太子殿下你也应该知道如何行事了吧?”

    褚遂良还是不放心的问道。

    “孤心中自有定数!”

    李治也特意的控制着自己的神情。

    自己前来探望,是李靖天大的福分,怎么敢如此冷落自己呢?

    要是独自一人亲来,那也无所谓。

    但是,现在却是当着几位顾命大臣面,让自己难堪啊。

    “太子殿下,卫国公李靖恃宠而骄,就算是其病重,也需要让人来知会一声,而不是如此轻慢殿下。”

    气氛已经烘托的差不多了,许敬宗毫不避讳的弹劾李靖道。

    “依臣之见,应该治李靖一个大不敬之罪!”

    许敬宗微微拱手。

    “哼!”

    李治突然间,便猛然起身,径直的朝房门外走去。

    理解归理解,但是将其当成了算计的对象,李治焉能不动气。

    功过,自有评说。

    “太子殿下请息怒,吾父病情突然加重,所以耽搁了!”

    在李治前脚刚刚踏出门槛之时,李德謇匆急赶至,向李治抱拳请罪。

    病重!

    这是真当自己傻子,

    还是觉得自己新上任,威信不足,可以随意拿捏。

    李治闻言,微微一顿,随着,便大步流星的望前走去。

    没有了你李屠夫,难道还就不吃猪肉了吗?

    着实是李靖让他有些难堪了。

    “太子殿下,既然我们都来了,那就前去看望吧,毕竟卫国公突发重症。”

    褚遂良又是快了几步,挡在了李治的面前。

    “不知叛军何时发动攻击,城外局势紧张,孤没有多余时间待在此了,既然卫国公无碍,孤便放心了。”

    李治头也不回,怒意难消。

    但是否是其故意表现出来的,还是真的还是小肚鸡肠,那就不得而知了。

    “褚大夫,你就待孤去看望卫国公吧。”

    李治掠过身去,身后的房玄龄欲言又止,也加快跟上了脚步。

    只留下了李德謇和褚遂良面面相觑?

    玩脱了吗?

    两人心中各有心思。

    显然,计划并没有像他们想象之只能那般的进行。

    “褚大夫,里面请吧!”

    半晌后,李德謇举手示意。

    “你们在做什么?把太子晾的也太久了。”

    褚遂良埋怨道,随着便大步流星的冲进到了府邸之中。

    “老药师,别装病了,你现在玩过火了。”

    一路上,褚遂良大喊道。

    但是,并无人回应。

    “啪!”

    突然,房门的被用力推开,褚遂良鱼贯入内,来到了李靖的床榻前。

    刚要开口责问,但话至嘴边,就又生生的被其咽下了。

    “卫国公,你真生病了吗?”

    只见李靖趟在床榻之上,额头上,不断冒着汗珠。

    大热天的,盖着两层被子,能不热吗?

    “原来是褚大夫啊!”

    李靖慢慢睁开松散的睡眼,语气虚弱无比。

    “人老了,身子骨不行了,一点小灾小病不要紧。”

    “我这府中,素来清净,不知是什么风,将褚大夫吹来了?”

    李靖一脸坦诚,搞的褚遂良也看不出,其是装的,还是真的不知道。

    老狐狸也有区分,李靖是千年的老狐狸,比褚遂良更狡猾。

    就算是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是装病的,但是只要一直装下去,那么自己也就真的病了。

    功成身退最要紧。

    李靖现在的这福模样,摆明了不想再插手。

    “老药师,你是真的没有听说吗?”

    褚遂良将信将疑,目光充满了疑虑。

    “家父一直在府中静养,所以为了家父的病情着想,所以我等也并未告知,如今外面的局势变化。”

    身后的李德謇解释说道。

    “唉,老药师,你有所不知,张亮领兵反叛,已经兵临长安城下了。”

    “情势万分危机,唯有国公你才能力挽狂澜了。”

    褚遂良严声道。

    李靖眼睛闭合不停,也不知道是否听进去了。

    “朝中能人猛将众多,怎么轮到我这个老头子来力挽狂澜呢?就算是轮到老头子我,褚大夫,你看我这样子,还能分出几分力来啊?”

    李靖说的很慢。

    “要是之前,一个小小的张亮倒是翻不起什么大浪,而是能兵强将都跟随陛下北伐去了。”

    褚遂良急道。

    若是李靖真的病了,那局势就更加糟糕了。

    “唉,你瞧我这脑袋,你要是不提,我都忘记陛下已经出征去了。”

    “现在朝堂如何应对之?”

    李靖开口问道。

    “叛军来势汹汹,已经让莒国公唐俭出使叛营了,以此拖延叛军进攻的行程,以待援军。”

    见李靖还忧心国事,褚遂良也是如实告知。

    “莒国公大义,每次都是不顾自身安危,深入敌营,这份胆魄,吾不及之。”

    李靖由衷的赞叹道。

    虽然他们互有冲突,但对于各自的能力也是相互欣赏的。

    但是战与和,到最后来只能有一个。

    这次也显然不会例外。

    “希望能够拖住张亮吧!”

    褚遂良说的口不对心。

    因为,若是唐俭谈成了,那极有可能,就是要牺牲他们几人。

    让他们来背负罪责。

    “张亮能悄无声息的就攻到了长安,想必军中,自有高人相助,怕是已经看出了我们的谋划,莒国公此次出使,怕是凶多吉少了。”

    李靖摇了摇头,并不看好此次的出使。

    其实,褚遂良等人有焉能不知,只是死马当活马医了。

    唐俭那张嘴毕竟是抹了开塞露,说话是一套一套的。

    这是他们其他人所不具备的。

    “那依卫国公之见,该当如何?”

    褚遂良遂是问计道。

    “要破敌,也并不难,无非就是再打一次东突厥之战。”

    李靖声音提高了几分。

    对于东突厥的战略部署,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还一度因为这事闹腾了一阵。

    “卫国公的意思是,趁现在唐俭出使叛营之际,着一将领袭击之。”

    褚遂良对此,也是心领神会。

    唐俭如今可是贵为国公,没有人不会不把他的性命当一回事。

    谈判之时,张亮军中的高层,肯定都会被唐俭牵扯到了谈判桌之上。

    这就是一大战机。

    “褚大夫误会了,我一个病入膏方之人,还能有什么意思,我现在连自己都照料不了,哪里还能顾得上家国大事。”

    李靖矢口否认,将这功劳送于了褚遂良。

    不过,锅也甩了出去。

    原本李靖是不想出计的,但是一听到唐俭出使了,不由临时心生一计。

    “德謇,我乏了,你好生招待褚大夫,不容有失。”

    言尽于此,至于采不采取他的建议,那就是李治的事了。

    “国公好生休息!”

    褚大夫忧心忡忡的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出了卫国公府。

    “李药师,还真的只是你啊,慈不掌兵。”

    褚遂良回头望了一眼卫国公府,便走进了车辇之中。

    ……

    “不行,此计过于狠毒,是卫国公想出来的吗?”

    转眼间,褚遂良便把计策进言给了李治。

    急得李治团团转。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打法。

    他可不想背上一个坑杀贤臣能将之骂名。

    在明面上,他绝对不会同意此计策。

    唐俭为国请命,只身前往敌营。

    他为国之储君,怎么能在其背后来一棒呢?

    “殿下还请三思,莒国公出使叛营,也并不见得能全身而退,战机稍纵即逝,万万犹豫不得。”

    褚遂良再次劝诫,并没有正面回答李治的问题。

    这计策是好是坏,在他出口之时,就已经成为了他的计策了。

    “亡一人,而保全国,此乃大义,莒国公敢屡次进入敌营,想必已经将生死置于度外了。”

    “如果,莒国公知道此计谋,想必也会答应的。”

    李治差点跌倒。

    别欺负他小,不知道一些往事。

    “勿要再议,纵使城破,孤也不会以一员臣子的性命去交易。”

    李治甩手转身,往后宫走去。

    只留下褚遂良、房玄龄和许敬宗相对而视。

    “梁国公,你善谋,觉得此计何如?”

    褚遂良忍不问道。

    “兵事充满变数,既然你觉得可行,那便是可行。”

    房玄龄看破不说破。

    他虽然善于谋划,但是对于兵事的指挥战略,他还远比不上李靖。

    而且,这套战术,已经得到了验证。

    “战略虽可行,但是太子殿下却是迟迟下不了决心,怕是战机一过,就全部付之东流了。”

    许敬宗这时也插话进来。

    “太子殿下不是下不了决心,而是不能下这个决心。”

    “我等为臣为官,自当为上位反忧,也并不要凡事都要经过上位。”

    立场不同,得到的决定也不行。

    李治越是坚决不下命令,就越证明其已经成熟了。

    房玄龄的话,让许敬宗和褚遂良都不由一凛。

    “太子殿下传话,天子殿下乏了,今天闭宫,有事明朝再议。”

    一员内侍走出,看向三人,轻声的叮嘱道。

    这也相当于放权了。

    “走吧,我们也该出去了!”

    三人也都是心照不宣,转身离去。

    “褚大夫,可有人选否?”

    许敬宗问道,战略已有,现在是缺一个执行的人。

    他们都是一把老骨头了,动动嘴还行,动手却不行了。

    冲锋陷阵,唯有武艺高绝者可胜任之。

    “左仆射可还记得,早朝之时,出来请命的那位小将?”

    褚遂良已经有了人选。

    “王方翼?”

    可以说,对于这个小将,今天的百官都记下了。

    “对,就是王方翼,其出自皇亲王氏,自来便是大族,王方翼文武全才,又是皇亲国戚,足以堪当此任。”

    放眼当下,能用之将,已经没有了。

    只能冒险启用新人了。

    “或许还有一人,可胜此任!”

    房玄龄笑了笑后,还是觉得王方翼太年轻了,缺少战阵经验。

    如果不是非常之人,第一次上战场,肯定是会被吓个半死。

    还怎么能够指挥军队呢?

    “梁国公推荐何人?”

    褚遂良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一个再合适的人选来。

    “禁卫统领冯立!”

    房玄龄说道。

    对于此人,秦王府的老人,都是记忆犹新。

    此人很是凶猛,其武力值,不在尉迟敬德之下。

    在当年的玄武门之变之中,李世民派镇守玄武门的三大守将,其中有两人便是被冯立斩首了的。

    最后,还是尉迟敬德拿出了太子和齐王的人头,才迫使冯立败退离开。

    之后,为了安稳太子的原班人马,李世民让魏征为说客,劝服了一众人马。

    更是让冯立担任了皇宫禁卫的将军,以显其胸襟。

    不过,内城的守卫,还是由自己人镇守。

    “国公有所不知,冯立已经被陛下派去广州赴任了。”

    因为之前,冯立办事不利,被李世民迁去了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