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隐患薛延陀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无垠石字数:2235更新时间:25/02/19 07:34:18
    时至深秋,北方的风已经有了一些刺骨。

    天际之上的那火热的日头,也变的有些荒凉了。

    但是长安之内,还是繁华依旧。

    人来人往,络绎不绝,人声鼎沸,没有显得如同深秋之时的萧瑟,而是还是生机勃勃。

    秋起病多。

    东坊,孟诜的医堂内,也挤满了人影。

    “小青,看来你们很忙啊!”

    李承乾从侧门走入,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他已经有一阵没有来医堂了。

    这次是又来给孟诜送来经费。

    “阿兄,你来了,有没有带吃的!”小青小跑了上来,在李承乾的周身转了一圈。

    自此从徐州回来之后,小青就跟随孙思邈学医。

    “有,来看小青,怎么会没有呢?”

    李承乾从衣袖之中,取出了一包糕点。

    “就知道吃,学医学的怎么样了。”

    小青一把将糕点抢到了身后,“我已经学会了针灸,若诗阿姐,可夸我很厉害呢。”

    “好,你很厉害,那这糕点就赏你了。”李承乾揉了揉小青的小脑袋,就进入了里堂。

    孙若诗在就诊治病。

    银白的长针在其手上拨动,散发着瘆人的寒芒。

    “你来!”

    孙若诗将银针拔出,而后才看向了李承乾。

    “来了,可能要出去一段时间了!”

    李承乾也在一边坐了下来。

    “出去,去哪里?又是去赈灾吗?”

    孙若诗问道,她还不知道李承乾的正真身份,只是知道他身份很大,在朝为官。

    不过由于李承乾出了很多资金,开办医堂,孙若诗觉得是个好人。

    “不是,是去打仗,这次也是顺道来看看你们。”

    李承乾苦笑回答道。

    他的医堂、酒馆、水泥部和学堂都看了一个遍,都发展的很好。

    大唐要对高句丽发动战事的消息,也早就传遍了国内,号召百姓参军。

    孙若诗看了李承乾一眼,闪过了一丝忧色。

    打仗哪里有不死人的?

    大唐是强盛无比,但是哪有百分百的胜率呢?

    但是身为国家男儿,还是朝中之臣,孙若诗也知道,这是不可能避免的。

    “朝廷之中,也有招收军医,学堂之中,说不定也有人要去的。”

    孙若诗说道,但是那么多军队,分配到哪里也是都不知道的。

    “你知道是属于哪个军吗?”鬼使神差般,孙若诗说道。

    “你的腿还不方便,长期奔走的话,会复发的。”

    程处默嘿嘿开口道:“我们大哥去的是水军!”

    不止是李承乾要上战场,程处默他们几人同样要去前线。

    “水军吗?”孙若诗轻轻念叨。

    “对的,要是孙神医若想为国效力,来在我,我家中有些关系,能安排孙神医去任何的军旅。”

    程处默看破,但是没有说破。

    “老四,看把你给能的。”李德謇推了推程处默。“不过,确实也是如此,他家是有那么一点关系。”

    “要论军中关系,谁比的过你阿,其实孙神医找他更好,他家那老头子可牛着呢。”

    程处默再道,这样那种微妙的气氛荡然无存。

    孙若诗也只好当做若无其事的为下一个病人就诊,但是心中的躁动却久久没有能停下来。

    我在为他担心吗?

    孙若诗心中暗想。

    但是他这般年纪了,又是长安勋贵,肯定是妻妾成群,说不定儿女都成排…

    孙若诗不由的猛然摇头,自己是在想什么呢?

    她的神情久久不能够平定下来。

    “孙神医,请将这箱子转给孟医!”李承乾看见到了王迅走来,就知道,宫里面的那位又要见自己了。

    “好!”孙若诗不由自主的抬头,认真的看向李承乾。

    在这两个月里,李承乾也时常来医堂,他们也有很多的思想碰撞,特别是李承乾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让她对医学有了新的感悟。

    “殿下,你还不懂孙神医的心意吗?就连我老程一个大老粗都看不出来。”

    “殿下,那叫做当局者迷。”

    出了医堂,程处默和李德謇嘿嘿的笑着。

    “你们懂什么,这你们两只种马,也配来说爱情!”

    李承乾嘴角始终挂着笑意,心情很不错。

    “种马?”

    两人瞪大眼睛,他们也没有那样放浪形骸好不好。

    “殿下,宫中快来消息,陛下好像有急事宣你入宫。”

    王迅走近,低语道。

    “殿下,我们也走了!”程处默和李德謇知趣,就躬身走开了。

    李承乾也上了马车,穿过东市的街道,往玄德门而去。

    太极殿上,已经集聚了一群人。

    这不是朝议,而是政议,不用所有人都到场,但是一些关键人物必须到场。

    左右仆射长孙无忌和许敬宗、门下省侍郎马周、中书令岑文本、谏言大夫褚遂良、礼部尚书豆卢宽。

    “太子到了,那便说事情吧。”

    李承乾摆了摆手,让所有人都蹲坐起来。

    政议也没有朝议那般的正式,所以就都可以坐着谈事情。

    坐于最下方的礼部尚书豆卢宽开口道:

    “薛延陀的真珠毗伽可汗夷男,派遣使者而来,欲与我唐国结盟,一起攻打高句丽。”

    “陛下,薛延陀此举,有可能是为了打探我朝的虚实,不可不防。”

    长孙无忌立即开口道,在其看来,薛延陀是大唐之大敌。

    薛延陀本来是居于漠北,是属于匈奴的一个分支。

    大唐为了削弱东突厥,曾实施过远交近攻之策略,与薛延陀结盟,让其时不时骚扰东突厥,让东突厥腹背受敌,疲于奔命。

    后来东突厥被李靖所灭,薛延陀也趁机做大做强,唐朝只是杀灭东突厥的主力军,而领地却没有占据多少。

    东突厥原本的地盘几乎全部被薛延陀占据,薛延陀也就是在东突厥都原址之上,成立了薛延陀汉国。

    并且回纥、拔野古、阿跌、同罗、仆骨、霫[xí]等少数民族部落也成为了其附属,一跃成为了新的一个东突厥政权。

    对于唐朝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威胁,一旦被其咬上一口,肯定也是伤筋动骨。

    如今唐朝的重心都是放在了高句丽国的身上,也可以说是全国备战了。

    这时候,再跳出一个薛延陀来,是极为的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