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拿几亿留住周老师?(求月票!!!)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十五合字数:2356更新时间:25/02/18 15:22:55
    “周老师,你要的那个研究室批下来了,文学院特聘教授,可以招收硕士生。”陈院长道。

    “至于说博士生的话,可能暂时还有一些困难,不过周老师放心,我们这边会尽快努力做到的。”

    周越看了他一眼,也是笑着,“那就麻烦陈院长了。”

    至于说不给他博士生的名额,那也没问题。

    应当是怕硕士生比较好毕业,觉得带博士生他未必有这个实力吧?

    那也没问题。

    手底下见真章嘛。

    周越开口道,“既然事情已经定下来了,那明天我去讲座,欢迎都来听听。”

    “也行。”

    陈院长点了点头,也觉得有些惊喜。

    别人肯定是有顾虑的,毕竟,特聘教授这个甚至也不仅仅是名头,而是实实在在的四级教授的位置。

    文学教授。

    学术水平的话,陈院长觉得周越未必能够达标。

    但肯定是有功底的。

    而且,周越的学历,也够了。

    博士毕业。

    跨学科,来聘个教授位置,对别人来说不正常,但是对周老师来说,也很正常的?

    甚至,周越本身就是教授职称。

    周越也没想到,陈院长这边能量居然这么大。

    要走流程的东西,直接帮他办好了。

    而且,一点不含糊的。

    可能也是想要把他留住吧。

    周越没有多想。

    毕竟,明天就是学术讲座了,到时候,自然能够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水平。

    这个消息不胫而走。

    很多人都是极为的侧目。

    甚至,杨校长都亲自打电话过来询问。

    “周老师是想要调到文学院去吗?而且,还直接搞了个教授职称?陈院长直接向省里申请的,我都没看到文件。”

    “没有,只是觉得,甲骨文的研究很有意思,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

    杨校长沉默了一阵,“周老师是觉得宁大在建筑学上,已经做到顶点了,所以想要拓展一下别的方向?”

    “如果是因为这个,那我这就可以向上面打报告,去申请新的项目启动资金,保证建立一个不比京华弱的一些配套设施。”

    周越也是比较意外。

    杨校长这是打算下血本啊?

    不比京华差,那可不是几个亿就能做下来的。

    他觉得杨校长在给他画饼。

    毕竟,上面哪能批下来这么多钱?

    不过,杨校长也急啊!

    确实。

    周老师已经在建筑学领域没有什么太大的挑战了。

    但也不至于说是拓展业务?

    而且,拓展的这么彻底?

    直接转换风格了。

    搞甲骨文了?

    那东西有什么值得研究的?

    别说是不值得研究。

    就算是真的研究出来什么成果,也没用啊!

    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

    之前,文科的学者可以和理工的学者相提并论,但是后来,文科的学者就像是销声匿迹了一样,因为这个时代,似乎人类不需要文学。

    文学只是一种调料一样,并不能当做人们生活当中的主菜。

    仅仅是一个调味剂,或者是登山望远可以简单的感慨一下,但也不至于说是把文学放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

    而且甲骨文?

    这更是冷门中的冷门。

    就连郭老师,也是直接过来寻找他。

    觉得他是不是受了什么刺激,居然会选择研究这种东西。

    “我虽然知道你的学术水平,在建筑学领域已经没有什么概念了,但是你如果想研究新东西的话,可以跨学科去研究化学,理论物理,或者是数学,我知道你在这三个方面的水平都绝对不低。”

    毕竟这也是建筑学科的一部分。

    “但是文学实在是没有什么前景。”

    “你看陈院长,老老实实的做了一辈子学问,赚到的钱可能还不如我们一个大项目多。”

    “而且影响力也不大,做老学问,根本没有什么用处。”

    “以前,开会的时候,陈院长都是坐在头把交椅上,只不过这二十年来,即便他的学科评级仍然是a+,但座次不断的往后推,我当院长的时候,甚至要坐在我的后面。”

    “这并不是对他学问的否认,甚至陈老一直也都是德高望重的,而是没有人重视文学。”

    周越也是笑着,“陈院长甚至能够直接到上面把我的文学教授职称都申请下来,我答应了他要把这件事情做好,那就先试试看。”

    “如果真的在甲骨文一道上,做不出成绩的话,那么,我就在文学院简单的做一个网络文学研究的导师。”

    “这没什么的,而且也浪费不了多少时间。”

    郭老师也有些欲言又止,确实啊。

    周越的时间虽然很宝贵。

    但是,也没见他在时间上窘迫过。

    反正多么大的项目,他都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

    “行吧,反正你自己决定,但是,现在社会真的不太需要文学,甚至不太需要那些古老的文学母题。”

    郭老师很快就离开了。

    此刻,郭老师已经是副校长了。

    来给他说这些也算是善意的提醒。

    “文学母题啊。”

    也就是那些爱情,生死之类的。

    一直在文学之中出现的命题。

    “生活还是需要这些来调剂的。”

    不过,文学确实是越来越少了,文人也没有那么多,影响力更是微乎其微。

    但是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比如说网络。

    这种快节奏的东西,还是有很多人在意的。

    最根本的东西,就是文字。

    甲骨文是古老的文字源头。

    很多东西都能够从现代的或者是古代的一些汉语当中破译,解析出来。

    依托的,就是后来的文字,以及音韵。

    比如说一些现在看起来不押韵的诗,在某个时期,对仗的文字是属于同一韵部的。

    所以还是有必要去做的。

    难道学术就不能抽象吗?

    周越也没有多想。

    甚至明天讲座,今天都没有去准备什么,也根本没有必要去准备啊。

    图片都不需要。

    他还有很多事情去忙,没有必要一直关注这个东西,也就是其他人听说了之后觉得有些感慨吧。

    但感慨归感慨,也没有人认为他转头去研究甲骨文,做不出成绩来。

    甚至就连杨校长也是这么想的,甚至要拿几个亿甚至十几个亿来留住他,继续的研究建筑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