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敌我皆叹
类别:
玄幻奇幻
作者:
红豆茶字数:2212更新时间:25/09/20 08:25:09
忧心忡忡之灾瞬息消解,作乱叛贼兵锋折断。
怀州府应安城中欢声阵阵,一时上下皆畅快,城中百姓也趁机见到了传说中的人与影响天象的法。
但有人欢喜亦有人忧,收到丞相遗言的大康皇帝诸念杂声。
‘莫入怀州’四字在他心中不断起伏,使他仿佛少时看鬼怪话本般,既嗅到了危险滋味,也忍不住探索怪异之事。
这种置身安全之地、探索凶险之事的独特刺激感,令他深深迷醉。
只因他的处境与看鬼怪故事的人极为相似。
虽得秘境之安、但视天下为怪,隔着一层秘境门户眺望人间,有所见不同受,喜纷乱四起、好血腥滋味。
可他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会陷入同样的处境,令那俯视凶险的安全褪了色。
“这就是争天下吗,一招不慎损失惨重,倒是和那些斗鬼之人处境相似。”
看着大康皇帝阴晴不定的面容,一众大康遗民颇为紧张。
他们不知该如何开口驱散死寂氛围,让这位法通阴阳的皇帝莫要恼怒问责。
如此沉静近一刻钟后,方才有人仗着辈分较高拱手发言。
“陛下切莫生气,有道是百密之谋总有一疏。
我等谋划本无差错,就算遭遇伪魏众多强将联手围剿,丞相他们也会有脱身再战的机会。”
“此番未能保住小败底线,非我等备战不利,亦非陛下决断不妥,而是意外突生所至。”
大康遗民心中很清楚,他们发动的突袭力大势沉,即便不能诸战皆胜,也能保证进退有度扰乱一地。
但谁都没想到丞相此行会败的如此快,快到来不及交代所见,快到人至怀州数息而亡。
此刻他们只想知道丞相究竟遇到了什么,伪魏究竟还隐藏着什么高手,可否挑唆其聚兵代魏先乱天下。
宗亲臣子之言,令大康皇帝回过神来,果断按下心中奇特的刺激感与探索凶险的自毁欲,满脸伤感道。
“诸君亦不必难过,我等能失败无数次,那伪魏却只能失败一次。
丞相与三位宗室将军出战有功,为我们探明了伪魏有几分能耐。
这很好,终有一日我们会探明伪魏的国力极限,届时自然能稳中求生,不必像今日这般行险一搏。”
“不过,丞相四人虽先归祖庙,但也遗失了冥祭永平塔。
需向祖师道明此事,才好不损伤我等数代积累下的情分。”
大康皇帝的观念转变极快,在意识到魏国的实力远超他们预估后,他便熄了借机内乱之心。
但他不打算通知虞皇此事,反倒更想让虞国也品尝一番落败滋味,从而加深双方联合治魏的合作范围。
在他的主导下,一众大康文武神色严肃的离开藏身秘境,传送至纸灵派寻蒯荃、蒯介两位祖师请罪。
他们本以为纸灵屋主蒯介祖师会要求他们寻些灵物交差,或者将他们痛斥一番后揭过此事。
不想蒯介祖师竟然知晓意外由何引发,且不因失宝追责,反倒另有气愤之处。
“你们好大的胆子,竟敢招惹清源分院掌门、七星真传、彩戏门主、真幻道宫副掌门。”
此言一出,大康遗民先是奇怪祖师这位秘境人,为何知晓人间战事的情况。
随后又感慨丞相一行人败的不冤,毕竟是以四人之力迎击四大势力,差距如此悬殊又岂能不败。
大康皇帝更是在心中连连感叹丞相不智。
“丞相何时变得这般莽撞了,怎敢同时挑战这么多秘境势力。
且还多是道门势力,非副掌门便是门主之尊。”
“他不是去攻打人间怀州之地了吗,为何最后成了挑战秘境道门,难道大魏累势多年,已将多位道门掌教启智?”
大康遗民心中的疑问并未因祖师之言减少,反而变得更多了。
与他们一样,纸灵屋主同样持疑问态度,且不能自解。
“你们究竟在做什么,难道要代我挑战天下道门,意图掀起正邪之战?”
纸灵屋主蒯介之言虽然属实,但这等罪责太过严重,大康遗民是万万担不起的。
“祖师息怒,吕铄师兄素来谨慎,定然不会同时冲撞如此多的道门势力。
此中必有误会,应是道门中人趁机埋伏,围剿了出门在外的吕铄师兄。”
故意招惹祸事与被动迎战的意义完全不同,前者是保藏祸心,后者是被迫迎战。
大康遗民想用此法消除引发正邪之战的罪名,从而保留与纸灵屋主的至交关系。
他们成功了,纸灵屋主对道门之人,尤其是七星道人带有偏见,认为他们是一群莽撞杀才。
但他们也得到了一个坏消息,那便是,从来没有四大势力围攻,有此名者实为一人。
初闻此言大康遗民不敢致信,勉强接受后不由哀叹。
“秘境人无这等繁杂身份,得此名者多半是人间道人。
可世间怎会有这等人,他为何能得此名位?”
若说怀州之事令大康遗民满心疑惑,那么纸灵派之行便让他们再难看清人间局势。
此时多彩鲜活得人间,仿佛被蒙上了一层迷雾,且那雾气越发厚重,足以遮挡前方之路。
大康皇帝心惊之下突然萌生一种奇特感觉。
“或许人间也是一处秘境,那人便是类似秘境领主一般的人物。
杀他应有所得,或能开天地宝箱见大造化。”
“可惜他威势已成,若能早见其神异,那该多好。”
是夜,大康遗民辗转难眠,怀州城中酒宴正酣。
远在丰京的大魏皇帝虽未能东巡赴宴,但心中喜意同样醉人。
待身侧皇后询问缘由,其方言你儿有福了,情义未散时那少年多半已高升若仙,几分反馈便能稳定天下。
皇后闻言撇嘴道,女儿安仁嫁的早了,若知那少年有此能耐,何必让女儿入楚国和亲。
言止于此有余味,魏皇自然知晓其中意。
“哈哈···,正是如此,安仁所行才不亏。
她呀,若能趁着东风起,未必不能获得楚国敬重。”
“还有我们既然执掌天下,便不能依赖他人福泽。
需要事事多尽心,方能让国中奇才知道大魏不错,乃人间有德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