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家父搞定了还有外父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字数:4012更新时间:25/04/15 22:27:25
    暹罗,万岁佛。

    这座刚刚被改称春武里的城市,一片花团锦簇,从吞武里赶来的王室白象正在仆役的伺候下,悠闲地吃着水果。

    一队队王室禁军穿着具有强烈暹罗风格的战裙,头戴从明朝飞碟盔变化而来的南洋特色铁制笠盔,在大街上来回巡逻。

    当然,最引人注意的,是一队身穿红色战袄,头戴朱漆勇字盔,手持燧发枪的武士。

    他们一副非常紧张的样子,在城内的万岁佛寺外笔直的站立着。

    佛寺一个靠海平台上,郑信与莫子布相对而坐,莫子布正在熟练的冲茶、煮茶。

    而在平台下,左侧站立着以裴氏春为首的莫子布近卫武士。

    包括裴长武、王无楚、陈光祖、李全、梁文英、袁开道等人,全是战场上能以一敌十的猛人。

    郑信那边也不遑多让,拍景银、披耶披叻、刍知、乃汶、以及几个武艺高强的郑氏族人。

    郑信看着台下众人,心里顿时觉得有些苦涩,他很是萧索的看向海面。

    这一看,他心情就更不好了。

    海面上船帆若隐若现,那是莫子布的舰队在近海游弋。

    此时莫子布的水师实力还是很强的,李献文部的海盗本来就善战,他还有三艘大型欧洲武装商船和一艘正规五级风帆巡航舰。

    打不过巴达维亚的荷兰人,但打百废待兴的暹罗和几乎没有海军的缅甸,还是可以的。

    “子布,什么时候我们翁婿见面,已经需要这样了?”郑信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莫子布也轻轻叹了口气,停下了手里的动作。

    “外父佬,我不信通、陈森、林武这些人没劝过让你干掉我。

    同样的,我手下也有一票人觉得,至少我应该把安戴地区并入河仙,我若不带舰队而来,他们根本不会让我上岸。”

    郑信气得眼白一翻,重重一拳垂在茶几上,“可是我没有同意,因为我郑国英不是一个擅杀功臣的人,何况你还是我女婿。

    这暹罗国,这吞武里朝能建立起来,你是有很大功劳的,只要我不同意,就没人能对你怎么样!”

    莫子布点点头,“我当然知道外父对我如何,但我更知道,人心难测。

    不是你我之心难测,是下面的那些人,人心难测。”

    说着,莫子布指了指下面互相眼神中充满了火药味的兵将们。

    “他们,乃至他们子子孙孙的富贵,都系在我们翁婿身上,这么大的利益,足够任何人做出任何疯狂的事情来了。”

    莫子布看了郑信一眼,“外父日后,也要多注意这一点。”

    他说的有点隐晦,郑信自然是没听出来。

    这位暹罗王的内心翻腾着,他还是难以接受,莫子布突然从他最重要的左膀右臂,变成了如今这样。

    相比起郑信,冷酷、清醒,能用理智压制住感情的莫子布,更像是一个干大事的君王,一个政治机器。

    而郑信,他与莫子布的情况一样,都属于那种非常意外的崛起,然后在种种机缘巧合下,非常快速,甚至称得上很轻易,就拿下了绝大部分人一生都不会拥有的东西。

    在这个迅猛的过程中,郑信的心理建设,始终没跟上他获得的权力和地位,导致他总是不能在关键时刻,将个人感情与国家利益分割开。

    历史上潮州人大量涌入暹罗,他处理不好导致纳真集团和他分裂。

    关键时刻选择心软,明明占据优势,却要冒险承诺落发为僧,希望能感化对方弥和冲突,而不是立刻消灭叛党,结果导致被野心家挟持,

    这些,都是郑信为人最大弱点的集中体现。

    他是个好人,好领导,好长辈,也是一个英雄,如果生在中原王朝平稳期,或许可以做一个汉明帝,宋仁宗那样的好皇帝。

    但命运,把他选择在了情况异常复杂的十八世纪暹罗。

    这种感性一面非常充沛的人,如果是个普通人,那充其量不过是个有些矫情的文青,或者是喜欢作的搞艺术的。

    但在君王身上,有时候就会非常致命,大大降低执政的容错率。

    而这种性格,在一方面受了挫败之后,又很容易极端到另一面。

    果然,郑信觉得念头非常不通达之后,突然有些愤恨难平看向远方,随后说道:

    “子布昔日那么支持我,是早就想到这天了吗?”

    郑信指的是把安戴地区分裂走。

    莫子布只能苦笑,他确实是想到了,但那不是别的,是因为他开了天眼。

    “外父,未来之事,何人能料。子布追随您,一开始是想着给咱们这些流落南洋的唐儿,建一个太平天国。

    我原想着,能做一个披耶,娶了诗诗,再把富贵传给子孙,此生就算圆满了。

    可是到了今日,我收服了下缅甸,打杀了白象王,数万精兵随我刀山火海转战万里。

    若我只作一个披耶,他们呢,他们怎么办,难道让他们立下了这样的功劳,最后就作一个小小的坤,甚至万?

    这不是子布非要做帝王,而是我不得不做一个帝王,如此才能让下面的人做公侯将相。”

    古往今来,恐怕再也不会有郑信和莫子布这种翁婿,在这种情况下,把事情说的如此浅显直白了。

    听到莫子布这么说,郑信的态度也软了下来,他思考了半天,突然说道:

    “若是这样,我可以册封你为副王。允许你在安戴开府,封爵赐官,丹那沙林和勃固地区,也由你统治。

    子布,我们翁婿两个同心合力,把缅人的地盘也吃下来,建一个大大的帝国。以后你和诗诗的子子孙孙,都做王朝的副王。”

    莫子布还是有些感动的,作为一个王,郑信已经把他能开出来的价码,全部开出来了。

    虽然有些天真,但确实是真情意。

    莫子布要不是个穿越者的话,完全可以接受这个提议了。

    但可惜,莫子布很清楚,这个时间点,就是南洋华人最后的机会了。

    因为,等到欧洲军事上打完拿破仑战争。

    生产力上以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1807年富尔顿制造出蒸汽机船,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到来。

    那时候,欧洲人有了更强开拓殖民市场的动力,也有了更恐怖的煤铁生产能力,欧洲格局暂时稳定,他们也能腾出手来了。

    到时,不单是南洋华人要完蛋,哪怕就是满清政府,也会完全落后世界,整个东方,都要跟着一起挨打。

    “孩儿,拜谢外父重恩,但缅甸之地太过遥远,距离故国也太远,很难让麾下兵将满意。

    且儿外祖家在嘉定,时刻被阮氏欺压,会安明香人对我也有救命之恩,正翘首以盼。

    子布不能去缅甸,我誓要北上,护我亲族,擒杀张褔峦,以张氏全家之血,洗清我身上的耻辱。”

    郑信给说的一愣,他这才突然想起来,莫子布身上,也还是背着冤屈的,脑袋上到现在,还有好大一顶绿帽子没彻底洗清。

    呃,张福岳和阮氏媛是杀了,但是张福岳的爹张褔峦还在。

    按莫子布的脾气,肯定是要杀了这个人才能算了结,且不杀张褔峦,莫子布甚至都没法上岸,一辈子都是个广南通缉犯。

    也怪我莫大王发展太快了,以至于人们往往忽略了他有一个苦大仇深的‘出身’。

    不过,郑信看了莫子布一眼,既然女婿打开天窗说亮话,那他这岳父,也不用藏着掖着。

    “安戴地区,自古就是暹罗属地,你做昭披耶管辖没有问题,但是归到河仙,肯定是不行的。

    就如同你麾下的兵将,不希望你只做一个昭披耶一样。暹罗上下,也不能容忍安戴地区丢失。”

    “我知道。”莫子布点了点头,把一杯茶递给了郑信,“所以,这还需要外父为我多多操心了。

    暹罗国内觉得不能失去安戴地区,无非是因为扩张的空间被堵住了。

    因为暹罗往北,除了南掌三国就是大清,前者贫穷无益,后者乃是宗主。

    向东之高棉,就算不提我莫家,高棉人也不喜欢被暹罗统治,很难驯服。所以只能往南,要是丢了安戴,就再无拓展空间。”

    这个分析很正确,郑信也点头同意,因为安戴地区,几百年来都是羁縻统治而已。

    暹罗非要这地方,其实还是想着往柔佛、马六甲的方向扩张,不一定要很快拿下,但必须要有这么个可以扩张的可能。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莫子布用茶碗摆出了一个形势图,“现在包括毛淡棉的大丹那沙林,勃固、仰光都在我们掌握之中。

    外父要是愿意,我可以把除丹老、土瓦以外的地区,都让出来,镇缅大将军的官职,也可以由你指定。

    卑谬城以巴拉敏丁为首的十一个包税封臣及所有利益,我也可以让出来,让外父去拓张土地,安置从大陆下来的乡党,给暹罗亲近封置地盘。”

    郑信忽地一下站了起来,他定定的看着莫子布,只觉得自己真的看不透这个女婿。

    毛淡棉、勃固、仰光,地处伊洛瓦底江和萨尔温江的入海口三角洲,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历来就是不输于昭披耶河(湄南河)入海口大平原的富庶之地。

    任何人掌握了这样的地方,都不可能舍得放弃,先前莫子布分封给苏基将军等人,还可以看做是无法掌握的权宜之计。

    现在这么大方的给了他,他就这么舍得吗?

    看着郑信震惊的表情,莫子布嘿嘿一笑。

    舍不得?有什么舍不得的。

    因为这地方,迟早还会是莫子布的。

    从表面情况来看,下缅甸的好地方,莫子布已经封出去了。

    上有三侯五伯,下有一大推汉、孟、克伦小封臣,镇缅大将军的机制也初步建立起来了。

    郑信就算接受,按暹罗的曼荼罗体系,也只能萧规曹随,最多安插三五个封臣到下缅甸,安置一些泰人过去,不能改变大局。

    但这种情况,郑信,特别是他下面的暹罗贵族绝对不能容忍,所以一定会在下缅甸搞事,从而引起本地人的反弹。

    不是莫子布看不起他们,他们搞上一二十年,都不可能压服这些远离暹罗本土的地区,反倒很可能搞出大事件。

    从文化上来说,缅、孟、泰、克伦都是从中国境内南下的,除了孟族长一点,其他都只有几百年,连一千年都不到。

    大家都是一样的,谁也不比谁的文化更丰富、包容、文明些。

    那么缅、孟、克伦等族,他们凭什么要捧你们泰人当老大?

    说白了,暹罗的底蕴,泰人的文化,注定了不可能同化这些民族。

    唯有中华文明,挟大势,谈血缘,有生产力的优势可以给好处。

    才能熔化、团结这些民族,把他们拉到华夏大民族或者叫东方大民族的体系中来,其他谁也不行。

    先让他们搞,搞得灰头土脸后,最后还是得莫子布去收拾。

    更何况,莫子布也不想跟暹罗完全斩断关系,那他以后还怎么去影响泰人呢。

    这下缅甸,就是莫子布插手日后暹罗事务的一个借口。

    有了闹了矛盾,你才能去调解,才能插手不是。

    当然,莫子布有些渴望的看着郑信,不加点东西,安戴地区是不可能直接置换下缅甸的。

    郑信自然也明白,但莫子布今天给他的冲击太大了,他一时间无法做出回应,还需要回去商量下。

    不过他随即想到了一个问题,“诗诗今年十五岁了,你们的婚事,不能再拖了。”